科目: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3月選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工廠的污水中可能含有NH4+、Fe2+、Cl-、Fe3+、SO42-、HCO3-離子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檢驗上述離子,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請回答下列問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污水中一定存在Fe3+,不存在Fe2+ B. 沉淀l為BaCO3和BaSO4
C. 沉淀2可能為AgCl和Ag2SO4 D. 該污水中一定存在NH4+、Cl-、Fe3+、SO42-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3月選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A是一種常見的烴,相同條件下相對氫氣的密度為13,D能與小蘇打反應產生氣體,它們之間存在如下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反應所需條件已略去):
請回答:
(1)D中含有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
(2)反應⑤發(fā)生的條件是加熱和催化劑,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3)檢驗乙醛中所含官能團可以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
a.上述反應中屬于加成反應的只有①和④ b.除去C中含有D可加生石灰蒸餾
c.工業(yè)上獲得大量B可通過石油裂化工藝 d.等物質的量B和C完全燃燒耗氧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3月選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為了確定黃鉀鐵礬[KFe3(SO4)x(OH)y]的化學式,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
請回答:
(1)黃鉀鐵礬的化學式[KFe3(SO4)x(OH)y]中x=________,y=________。
(2)寫出溶液B中所含溶質的化學式________。
(3)紅褐色沉淀能溶于HI溶液,并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3月選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為了驗證SO2的性質,某同學利用輸液管設計了如下微型實驗:
請回答: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C中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裝置l、3、4中溶液均褪色,可證明SO2具有漂白性
B.裝置2中石蕊試液只變紅不褪色,證明SO2是一種酸性氧化物
C.反應結束后,可由a導管向裝置中加水,將氣體趕出后再拆裝置
D.在a導管處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3月選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將6.40g CuO和Fe2O3的混合物分成兩等份,其中一份在高溫下用足量CO還原后,剩余固體質量為2.40g;另一份固體用200mL某濃度的鹽酸恰好溶解,則:
(1)混合物中CuO和Fe2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_。
(2)所用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3月選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氮是一種重要的元素,其對應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的應用。
(1)氮化鋁(AlN)可用于制備耐高溫的結構陶瓷,遇強堿會腐蝕,寫出AlN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氨是制備氮肥、硝酸等的重要原料②③
①己知:N2(g)+3H2(g) 2NH3(g) △H=-92.4kJ/mol
N2(g)+O2(g) 2NO(g) △H=+180 kJ/mol
2H2(g)+O2(g) 2H2O(1) △H= -571.6 kJ/mol
試寫出表示氨的標準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某電解法制氨的裝置如右圖所示,電解質只允許質子通過,試寫出陰極的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
(3)反應:2NO(g)+O2(g)2NO2(g)△H<0是制備硝酸過程中的一個反應。
①將NO和O2按物質的量之比為2:1置于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上述反應,得到NO2體積分數(shù)與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保持其它條件不變,t1時再向容器中充入適量物質的量之比為2:1的NO和O2的混合氣體,t2時再次達到平衡,請畫出tl-t3時間范圍內NO2體積分數(shù)隨時間的變化曲線:____________。
②在研究此反應速率與溫度的關系時發(fā)現(xiàn),NO轉化成NO2的速率隨溫度升高反而減慢。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上述反應實際是分兩步進行的:
I 2NO(g) N2O2(g) △H<0
II N2O2(g)+O2(g) 2NO2(g) △H<0
已知反應I能快速進行,試結合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和平衡移動理論分析,隨溫度升高,NO轉化成NO2的速率減慢的可能原因________。
(4)已知常溫下,Ka(CH3COOH)=Kb(NH3·H2O)=l.8×l0-5。則常溫下0.lmol/L的CH3COONH4溶液中,(CH3COO-):c(NH3·H2O)=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3月選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三草酸合-鐵(III)酸鉀K3 [Fe(C2O4)3]·3H2O (Mr=491)為綠色晶體,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等有機溶劑。110℃下可失去結晶水,230℃時即分解,是制備負載型活性鐵催化劑的主要原料。以硫酸亞鐵銨為原料制備三草酸合鐵(III)酸鉀晶體的流程如下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中也可用Fe3+鹽代替硫酸亞鐵銨來制備該晶體,需先用堿液沉淀Fe3+,若用同濃度的NaOH溶液或氨水通過相同操作來沉淀,選擇______能獲得顆粒較大的Fe(OH)3。
(2)氧化過程中采用水浴加熱,控制最佳溫度為40℃,理由是______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氧化完全后需將所得溶液煮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關于過程X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可采用冷卻和向溶液中加入乙醇的方法促使晶體析出
B.為了快速得到較干燥的固體,可以采用抽濾的方法
C.洗滌晶體時,可先用少量水洗,再用乙醇洗
D.可用加熱烘干的方法得到較干燥的晶體
(4)為了分析產品純度,進行如下操作:
準確稱取產品0.9350g,配制成250mL溶液。每次移取25.00mL置于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稀H2SO4酸化,將C2O42-轉化為H2C2O4,用0.01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終點,現(xiàn)象是_______。平行測定三次,消耗KMnO4的體積分別為20.02mL,19.98mL,20.00mL,則所得粗產品的純度為_________________。(已知:5 H2C2O4+2 MnO4-+6H+=10CO2↑+2Mn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3月選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以對羥基苯甲醛為原料,合成降血脂藥物環(huán)丙貝特的流程圖如下:
已知: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環(huán)丙貝特分子中存在2個手性碳原子 B. D的分子式為C14H16Cl2O3
C.C中含有的官能團有醚鍵、酯基和碳碳雙鍵 D.反應②③⑤均為取代反應
(2)B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 。
(3)寫出A與足量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
(4)請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A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 。
i分子中含有苯環(huán),不含其他環(huán)狀結構
ii 1H-NMR譜顯示共有4個峰
(5)已知:①
②苯環(huán)上有甲基時,新取代基主要取代在鄰位或對位,有醛基時主要取代在間位。請寫出以甲苯為原料合成的流程圖,其他無機原料任選。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路線常用的表示方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陜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蓟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生活、環(huán)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可以用淀粉檢驗加碘食鹽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B. 適量飲酒對身體有利的原因是酒精不能使蛋白質變性
C. PM2.5亦稱可入肺顆粒物,表面積大,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質
D. 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可以防止水體富營養(yǎng)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陜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蓟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其相關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相關信息 |
X | 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化學式為H2XO3 |
Y | Y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
Z | Z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有3個電子 |
W | W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shù)為28,中子數(shù)為14 |
則相關判斷正確的是
A. W原子半徑大于Z
B. 氫元素可以與X、Y分別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分子間容易形成氫鍵
C. 向Z單質與鹽酸反應后的無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過量無現(xiàn)象
D. W的單質與氫氟酸反應生成兩種無色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