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全優(yōu)設計必修二化學蘇教版 蘇教版 題型:058
某學生設計了三個實驗方案,用以檢驗淀粉的水解情況:
方案甲:
淀粉液水解液
中和液
溶液變藍.
結論:淀粉完全沒有水解.
方案乙:
淀粉液水解液
無銀鏡現象.
結論:淀粉完全沒有水解.
方案丙:
淀粉液水解液
中和液
有銀鏡現象.
結論:淀粉已經水解.
(1)根據上述操作、現象,首先回答結論是否正確,然后簡要說明理由.
①方案甲:________;②方案乙________;③方案丙:________.
(2)請你設計出淀粉只部分水解時的實驗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全優(yōu)設計必修二化學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海藻中含有豐富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實驗室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在虛線框內畫出實驗操作①的儀器裝置示意圖(見題后說明).實驗操作③的名稱是_________,所用主要儀器名稱為_________.
(2)提取碘的過程中,可供選擇的有機試劑是_________(填序號).
A.酒精(沸點78℃)
B.四氯化碳(沸點77℃)
C.甘油(沸點290℃)
D.苯(沸點80℃)
(3)在操作②中,溶液中生成少量ICl,為消除此雜質,使碘全部游離出來,應加入適量_________(填序號)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
A.KIO3
B.HClO
C.KI
D.Br2
(4)為使從含碘有機溶液中提取碘并回收溶劑順利進行,采用水浴加熱蒸餾(如圖所示).請指出圖中實驗裝置中錯誤之處(有幾處填幾處,下列空白可不填滿,也可補充).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5)實驗中使用水浴的原因是_________,最后晶體碘聚集在_________(填儀器名稱)中.
說明:實驗裝置中儀器用下面方法表示.鐵架臺、連接膠管等不必畫出,如需加熱,在儀器下方用“△”表示.下列圖示均為玻璃儀器,應標清液面或固體可視界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全優(yōu)設計必修二化學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某學生采用下面的裝置及實驗方法來測定推斷乙醇的分子結構.
(1)該學生分別準備稱取4.60 g乙醇進行多次實驗,結果發(fā)現已排到量筒內的水的體積作為生成氫氣的體積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的體積都小于1.12 L.若忽略量筒本身及讀數造成的誤差,那么該學生認為是由于樣品中含有少量水造成的,你認為正確嗎?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如果你認為正確,請說明理由;你認為不正確,那么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應是什么?________.
(2)該學生認為實驗成功的關鍵有:
①裝置氣密性良好
②實驗開始前要準確確定乙醇的量
③鈉足量
④廣口瓶內必須充滿
⑤氫氣的體積測算方法正確、數據準確
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有________(填序號).
(3)實驗后,該學生從乙醇的可能結構分析入手,對乙醇和鈉的關系進行討論,若乙醇的物質的量為n mol,則對鈉的物質的量取值要求必須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全優(yōu)設計必修二化學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實驗室制取乙烯,常因溫度過高而使乙醇和濃H2SO4反應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設計實驗如下圖所示以確認上述混合氣體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試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中①、②、③、④裝置中可盛放的試劑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將下列有關試劑的序號填入空格內)
A.品紅溶液
B.NaOH溶液
C.濃H2SO4
D.高錳酸鉀酸性溶液
(2)能說明二氧化硫氣體存在的現象是_________.
(3)使用裝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
(4)使用裝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
(5)確認含有乙烯的現象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全優(yōu)設計必修二化學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2009學年度三亞市第一中學第一學期高一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058
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由K2CO3、、CaCl2、Ba(NO3)2,為檢驗它們,做了如下實驗:
①將部分粉末溶于水,振蕩,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懸濁液中加入過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氣泡產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判斷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什么物質,可能含有什么物質試判斷:
(1)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有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用化學式填寫)
(2)寫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2008學年度海南省三亞市第一中學第一學期高一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058
如下圖所示,是實驗室制備某常見氣體的實驗裝置,請?zhí)羁眨?/P>
(1)該實驗裝置制備的常見氣體是(填寫化學式):________.
(2)制備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該氣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檢驗該氣體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5)將充滿該氣體的試管倒立于水槽中,可以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2008學年度海南省三亞市第一中學第一學期高一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058
下面是某同學研究氯水漂白性的一個探究性實驗片斷.
活動記錄[觀察]氯氣的顏色:黃綠色;氯水的顏色:淺黃綠色.
[結論]氯水中含有氯氣.
[實驗操作]用兩根玻璃棒分別蘸取鹽酸和氯水,各滴在兩片藍色石蕊試紙上.
[實驗現象]滴有鹽酸的試紙變紅,滴有氯水的試紙中間變白,外圈變紅.
[分析與結論]氯水呈黃綠色,說明氯水中溶有游離的氯氣.滴有氯水的藍色石蕊試紙外圈變紅,說明氯水中有能使試紙變紅的酸生成;中間變白,說明氯水中有能夠使有色物質褪色的物質生成.
[問題與思考]氯氣溶于水發(fā)生如下反應:C12+H2O=HCl+HClO,溶液中的水和鹽酸都沒有漂白作用,能夠使有色物質褪色的物質是氯水中的氯氣還是氯水中的次氯酸呢?還是二者都有漂白作用?
請你參照他已完成的部分實驗活動記錄,自己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到底是哪種物質有漂白作用.
[實驗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實驗現象]____________.
[分析與結論]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2008學年度北京四中第一學期高二年級期中測驗、化學學科 題型:058
短周期元素的單質X、Y、Z在通常狀況下均為氣態(tài),并有下列轉化關系(反應條件略去):
已知:a.常見雙原子單質分子中,X分子含共價鍵最多.
b.甲分子中含10個電子,乙分子含有18個電子.
(1)X的電子式是________.
(2)實驗室可用下圖所示裝置(缺少收集裝置,夾持固定裝置略去)制備并收集甲.
①在圖中方框內繪出用燒瓶收集甲的儀器裝置簡圖.
②試管中的試劑是(填寫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
③燒杯中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其原因是(用電離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磷在Z中燃燒可生成兩種產物,其中一種產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不全是8電子結構,丁的化學式是________.
(4)n mol丁與n mol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4n mol乙和另一化合物,該化合物蒸氣的密度是相同狀況下氫氣的174倍,其化學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重慶市萬州二中2008-2009學年上學期高一期中考試(化學) 題型:058
工業(yè)純堿中常含有少量NaCl的雜質,可用下列裝置測定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D處鼓入空氣,A試管盛有NaOH溶液,F是盛有稀硫酸的分液漏斗,B廣口瓶中放的是含有NaCl的Na2CO3固體,C為盛有濃硫酸的試管,E為盛有堿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的干燥管.
實驗操作如下: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在干燥管內填滿顆粒狀堿石灰,稱總重為W1g.
③稱取一定量純堿W2g,并放在廣口瓶內.
④緩緩地加入稀硫酸到不產生氣體為止.
⑤緩緩鼓入空氣約5分鐘后,再稱干燥管總重為W3g.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鼓入空氣的目的和裝置E的作用分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2)裝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鈉質量分數計算式為_____________.
(5)如撤去A則測定結果將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