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8.圖甲是物質A通過細胞膜的示意圖.請回答以下問題.

(1)物質A跨膜運輸的方式是主動運輸,判斷理由是物質運輸逆濃度梯度進行.
其運輸方式也可用圖乙中的曲線②表示.如果物質A釋放到細胞外,則轉運方向是Ⅱ→Ⅰ(填“Ⅰ→Ⅱ”或“Ⅱ→Ⅰ”).
(2)圖甲中細胞膜是在電子顯微鏡(填“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下放大的結果.該膜的模型被稱為流動鑲嵌模型,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科學家用該模型很好地解釋了生物膜的結構及特點.生物膜的結構特點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生物膜的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
(3)圖中物質B指的是載體,該物質徹底水解的產物是氨基酸.
(4)圖乙中曲線①反映出物質運輸速率與膜兩側物質的濃度差有關,曲線②Q點之前影響物質運輸速率的因素可能有載體數量和能量.

分析 1、據圖甲分析,物質A從低濃度向高濃度運輸,應屬于主動運輸,其中B物質表示載體;Ⅰ側含有糖蛋白,表示細胞膜外.
2、根據圖乙分析,①曲線圖表示細胞外濃度與運輸速率成正比,運輸方式是自由擴散;曲線圖②表示物質運輸可逆濃度進行,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

解答 解:(1)物質A物質的跨膜運輸能逆濃度運輸,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圖乙中,曲線②反映出物質進入細胞可以逆濃度梯度進行,說明物質運輸方式與A相同.Ⅰ側含有糖蛋白,代表膜外,如果物質A釋放到細胞外,則轉運方向是Ⅱ→Ⅰ.
(2)圖甲中細胞膜的結構圖是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該圖是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得到的,該膜的模型被稱為流動鑲嵌模型,膜的基本支架是 磷脂雙分子層,生物膜的結構特點 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生物膜的功能特點 選擇透過性.
(3)圖中物質B指的是載體蛋白,蛋白質徹底水解的產物是氨基酸.
(4)圖乙中曲線①反映的是自由擴散,而影響自由擴散的因素主要是膜兩側的濃度差;曲線②反映的是主動運輸,而影響主動運輸的因素主要是載體和能量.
故答案為:
(1)主動運輸     物質運輸逆濃度梯度進行     ②Ⅱ→Ⅰ
(2)電子顯微鏡   流動鑲嵌模型     磷脂雙分子層       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選擇透過性
(3)載體蛋白     氨基酸
(4)膜兩側物質的濃度差     載體數量和能量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膜的結構和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與真核細胞相比,原核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是( �。�
A.細胞壁B.質膜C.DNAD.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某種蛋白酶是由129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的蛋白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蛋白酶分子結構中至少含有129個氨基和129個羧基
B.該蛋白酶溶液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
C.該蛋白酶在水解蛋白質時在高溫條件下比低溫條件下效果更好
D.用含該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漬,效果比其他類型加酶洗衣粉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呼吸作用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生物體吸收的O2用于在線粒體內與[H]結合生成水
B.無線粒體的生物不一定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C.H20也可作為反應物參與有氧呼吸過程
D.對植物而言,產生CO2的部位一定在線粒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甲、乙、丙三個圖中,其中圖甲表示綠色植物葉表皮上分布的氣孔,氣孔由兩個半月形的保衛(wèi)細胞組成,可以張開和關閉,是植物氣體交換的窗口;圖乙表示葉肉細胞氣體交換情況;圖丙表示在適宜條件下,某植株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的關系.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炎熱夏季中午,部分氣孔會處于關狀態(tài),在短時間內,葉肉細胞內三碳化合物的含量會減少(或降低).
(2)圖乙所示細胞能合成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葉綠體.(用文字描述)
(3)假設溫等條件適宜且不變,氣孔關閉后,丙圖中C點將向左下移動.
(4)若外部條件適宜,圖丙中C點時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內部因素是葉綠體中色素的含量和酶的數量及活性.
(5)如果處于圖丙所示階段B點時,對該植物所有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來說,葉綠體消耗的CO2量大于(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細胞呼吸產生的CO2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下兩幅圖中,圖甲是食物關系圖,圖乙是生態(tài)系統的碳循環(huán)圖解,圖丙為能量動示意圖(單位:J/hm2•a).乙圖中A~D代表生態(tài)系統的4種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在生態(tài)系統中循環(huán)的途徑.請仔細分析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是一個簡單的食物網,含有3條食物鏈.如果蚱蜢突然減少,蚯蚓的數量在短時間內將先增加.
(2)已知圖甲中各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轉化效率為10%,若一種生物攝食兩種以上的上一營養(yǎng)級的生物,它們被攝食的生物量相等,則鷹每增加9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產者33300千克.
(3)圖乙中A代表生產者,碳在C中以有機物形式存在.
(4)圖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是③(填序號),生態(tài)系統維持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wěn)定的能力基礎是負反饋調節(jié).
(5)流經某生態(tài)系統的總能量是指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能量流動具有單向、不循環(huán)的特點,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物不能利用代謝中產生的熱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表示物種A與物種B的關系,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信息可在物種A和物種B之間相互傳遞
B.A物種含有的能量比B物種多
C.物種A與物種B之間是捕食關系
D.物質在物種A與物種B之間是循環(huá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以下有關育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用普通二倍體西瓜培育出四倍體西瓜,再用普通二倍體西瓜給四倍體西瓜授粉,則四倍體植株上會結出三倍體無子西瓜,而且其無子性狀是不可遺傳的變異
B.在單倍體育種的過程中需要使用秋水仙素處理萌芽的種子或幼苗
C.用基因工程培育的轉基因生物,其后代一定具有轉基因的性狀
D.用基因型為Aa的小麥隨機交配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在F3中Aa基因型頻率為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主要化學成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序等有關

B.動物中的肝糖原和植物細胞中的纖維素都屬于多糖

C.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都屬于脂質

D.SARS病毒因為沒有細胞核,所以不存在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