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顯示在人體細胞內進行的某一生命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該過程共涉及5種核苷酸
②該過程可以發(fā)生在G1
③該過程也可以發(fā)生在病毒體內
④該過程準確地傳遞了遺傳信息.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考點: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
專題:
分析:題圖是解答本題的切入點.圖示表示以DNA為模板轉錄形成RNA的過程.圖中可以看到DNA分子的4種脫氧核苷酸和RNA的四種核糖核苷酸,以及五種堿基;一般轉錄可以發(fā)生在細胞的任何時期,除了分裂期.
解答: 解:①、該過程共涉及8種核苷酸(四種脫氧核苷和四種核糖核苷酸),故①錯誤;
②、細胞在G1期會合成新的蛋白質、RNA和其他分子,所以該過程可以發(fā)生在G1期,故②正確;
③、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完成圖示過程,故③錯誤;
④、該過程將DNA上的遺傳信息準確地傳遞到RNA上,故④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過程,意在考查考生識圖能力;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對細胞膜的功能特性起主要作用的是(  )
A、膽固醇B、蛋白質
C、磷脂D、多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小組進行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鹽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碘液可用于染色體染色
C、在高倍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分裂末期細胞內的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
D、細胞內染色體的存在狀態(tài)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蚱蜢的褐體色對綠體色顯性;在某地區(qū)釋放一群人工飼養(yǎng)的蚱蜢,這群蚱蜢中,褐體色約占90%,而褐色個體中雜合子的比例為60%;第二年在該地區(qū)對該種蚱蜢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褐體色下降至約86%;第三和第四年的調查結果都與上一年相似.以下分析正確的有( 。
A、被釋放的群體中,顯性基因頻率為56%
B、第二年褐體色比例下降的原因是原野生蚱蜢種群顯性基因頻率很高
C、該地區(qū)褐體色較綠體色更有利于蚱蜢生存
D、連續(xù)兩年的調查,初步證明體色的顯性和隱性基因頻率相對穩(wěn)定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生物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個測定植物細胞液濃度的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
 外界溶液濃度 0.15 0.2 0.25 0.3
 質壁分離
狀況
 不分離 剛分離 顯著 顯著
則其細胞液濃度(X)應為( 。
A、X≥O.2
B、X≤0.2
C、O.15<X<0.2
D、0.2<X<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有關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是蛋白質合成的直接模板
B、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C、DNA復制就是基因表達的過程
D、雙鏈DNA分子中嘌呤數(shù)等于嘧啶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屬于動物獲取化學信息的感受器是( 。
A、魚類的側線器官
B、人的前庭器
C、響尾蛇的頰窩
D、雄蛾的觸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觀察線粒體時,可用嫩而薄的蘚類葉代替口腔上皮細胞
B、探究低溫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能觀察到新細胞壁的生成過程
C、制備純凈細胞膜時,可用雞的紅細胞代替豬的紅細胞
D、探究DNA和RNA的分布時,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需現(xiàn)用現(xiàn)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實驗探究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時應另設對照組
B、鹽酸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和“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中的作用相同
C、在還原糖、蛋白質和脂肪的鑒定過程中,只有還原糖的鑒定需要加熱
D、調查某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時以患者家系為調查對象,往往導致結果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