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無絲分裂與有絲分裂相比較,最主要的區(qū)別是無絲分裂( 。
A.無DNA復制B.無紡錘絲出現(xiàn)和染色體的變化
C.有染色體周期性變化D.有核膜周期性消失和重建

分析 細胞無絲分裂的過程比較簡單,一般是細胞核先延長,核的中部向內(nèi)凹陷,縊裂成為兩個細胞核;接著,整個細胞從中部縊裂成兩部分,形成兩個子細胞.因為在分裂過程中沒有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因此叫做無絲分裂.

解答 解:A、無絲分裂過程中也存在DNA復制,A錯誤;
B、與有絲分裂相比較,無絲分裂最主要的特點是無紡錘絲出現(xiàn)和染色體的變化,B正確;
C、無絲分裂過程中農(nóng)沒有染色體周期性的變化,C錯誤;
D、無絲分裂過程中,沒有核膜周期性消失和重建,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無絲分裂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無絲分裂的概念、特點及過程,明確無絲分裂的特征是其分裂過程沒有紡錘絲和染色體的出現(xiàn)而形成的,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生物中均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
A.青霉菌、念珠藻B.酵母菌、發(fā)菜C.乳酸菌、霍亂弧菌D.大腸桿菌、金針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關于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細胞的胞間連絲具有物質(zhì)運輸?shù)淖饔?/td>
B.細胞核是遺傳物質(zhì)儲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
C.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可用于細胞內(nèi)的吸能反應
D.哺乳動物的細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為質(zhì)膜結構及其部分功能的示意圖,圖中E、F、G和H表示膜的組分,①和②表示物質(zhì)跨膜運輸方式.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物質(zhì)E起著細胞標志物的作角
B.與H分子一樣,G分子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C.②過程中,被轉運物質(zhì)與載體蛋白結合后的形狀改變,需要能量
D.甘油以①方式進人小腸上皮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為了確定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過程,科學家在豚鼠的胰臟腺細胞中注射了一定量的3H標記的亮氨酸,每隔一定的時間檢測放射性在細胞中出現(xiàn)的位置.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3H標記的亮氨酸是合成分泌蛋白的原材料之一
B.選擇胰臟腺細胞是因為它能合成和分泌分泌蛋白
C.放射性依次在高爾基體、分泌小泡、內(nèi)質(zhì)網(wǎng)中出現(xiàn)
D.該過程體現(xiàn)了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存在一定聯(liá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是患甲。@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和乙。@性基因為B,隱性基因為b)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已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攜帶者,請據(jù)圖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為顯性基因.
(2)乙病的致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為隱性基因.
(3)Ⅰ-2的基因型為aaXbY,Ⅱ-3的基因型為aaXBXb
(4)Ⅲ-1與Ⅲ-5結婚生了一個男孩,則該男孩患一種病概率為$\frac{1}{4}$.
(5)若Ⅱ-6的父親是乙病患者,Ⅲ-2與Ⅲ-3結婚,所生的子女中,只患乙病的概率為$\frac{1}{8}$,患病的概率為$\frac{5}{8}$.所以我國婚姻法禁止近親間的婚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下面坐標圖表示某種生物雄性生殖器官細胞中核DNA含量的變化曲線;甲、乙、丙、丁四圖分別表示與坐標曲線相關的該種生物四個正在進行分裂的細胞,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坐標圖中A和F時期細胞核中DNA含量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間期DNA經(jīng)過復制.
(2)甲圖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分裂中期,分裂產(chǎn)生的子細胞是精細胞.
(3)甲、乙兩圖分別對應坐標圖中時期為:K、C;其中丁圖細胞的名稱初級精母細胞.  
(4)若該動物體細胞內(nèi)有兩對等位基因Yy和Rr,它們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不考慮交叉互換),則圖丙細胞分裂形成的子細胞基因組成為YyRr;基因Y與y的分離發(fā)生在丁圖細胞所示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下列為關于酶的實驗,分析作答
Ⅰ、重金屬離子會導致蛋白質(zhì)分子變性.為驗證銅離子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某同學進行了實驗,實驗步驟如下(已知SO42-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實驗步驟試管甲試管乙
步驟1加入1%CuSO4溶液和pH為6.8的緩沖液各1ml加入A
步驟2各加入1%的淀粉酶溶液1mL,混勻后放置一段時間
步驟3各加入1%的淀粉溶液1mL,在37℃(或適宜溫度)保溫一定時間
步驟4取出試管,各加入1%的碘溶液3滴,觀察顏色變化
(1)“實驗步驟”中A處應為蒸餾水和pH為6.8的緩沖液各1ml.
(2)實驗中加入緩沖液的作用是維護反應過程中pH的穩(wěn)定.
(3)有同學提出由于CuSO4溶液呈藍色,用上述步驟的檢測方法可能會對實驗結果產(chǎn)生干擾,應使用斐林試劑檢測,水浴加熱后觀察是否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Ⅱ、幾丁質(zhì)(一種多糖)是昆蟲外骨骼的重要成分,幾丁質(zhì)的催化降解主要依賴于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ase)的作用.溫度、pH和NAGase催化水解產(chǎn)物對NAGase催化活力的影響如圖1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4)NAGase的最適溫度和最適pH分別約為40℃和6.
(5)若以NAGase催化水解的產(chǎn)物葡萄糖、半乳糖、蔗糖為效應物,則這三種糖對NAGase的催化活力均有抑制(填“抑制”或“促進”)作用.
(6)研究發(fā)現(xiàn)精氨酸能降低NAGase的催化效率.圖2是降低酶活力的兩個模型:
在研究實驗中加入一定量精氨酸,同時不斷提高底物濃度.結果分析:如果酶促反應速率能提高,則屬于模型A;如果酶促反應速率不能提高,則屬于模型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科學家在某溫泉噴水口中發(fā)現(xiàn)一種耐熱細菌,其最適環(huán)境為:溫度、PH為7.0,從這種細菌體內(nèi)提取到一種蛋白酶,現(xiàn)將這種細菌蛋白酶、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乳清蛋白、淀粉和適量水混合后,裝入一容器內(nèi),調(diào)整PH至7.0,保存于的水浴鍋內(nèi),一段時間后容器內(nèi)最終剩余的物質(zhì)是( 。
A.細菌蛋白酶、多肽、淀粉、水
B.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多肽、麥芽糖、水
C.細菌蛋白酶、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D.細菌蛋白酶、胃蛋白酶、麥芽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