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二倍體動物缺失一條染色體稱為單體.大多數(shù)單體動物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蠅中,點狀染色體(Ⅳ號染色體)缺失一條可以存活,而且能夠繁殖后代,兩條同時缺失不能存活.
(1)形成單體的變異屬于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若要研究某雄性單體果蠅的基因組,則需測定5條染色體上的堿基序列.
(2)果蠅群體中存在無眼個體,無眼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將無眼果蠅個體與純合野生型個體交配,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見下表:
無眼野生型
F1085
F279245
根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判斷出的結果,高三(7)同學利用正常無眼果蠅與野生型(純合)單體果蠅交配,探究無眼基因是否位于Ⅳ號染色體上.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實驗步驟:
①讓正常無眼果蠅與野生型(純合)單體果蠅交配,獲得子代;
②統(tǒng)計子代的性狀及分離比,并記錄.
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
①若子代中野生型果蠅:無眼果蠅=1:1,則說明無眼基因位于Ⅳ號染色體上;
②若子代中全為野生型果蠅,說明無眼基因不位于Ⅳ號染色體上.
若實驗結果①成立,同學們繼續(xù)讓F1雌雄蠅之間進行自由交配,則F2中有繁殖能力的個體中正常無眼果蠅所占的比例是$\frac{4}{15}$.

分析 動物缺失一條染色體的個體叫做單體,因此從要遺傳變異的角度看,屬染色體變異或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無眼果蠅與野生型純合個體交配得F1,F(xiàn)1無眼0,野生型為85,可推知無眼基因為隱性基因,顯性性狀為野生型.設無眼基因為a,若野生基因位于Ⅳ號染色體上,則單體基因型為a0,雜交過程為aa×A0(Aa:a0=1:1),若無眼基因不位于Ⅳ號染色體,其無眼果蠅基因型為aa,雜交過程為aa×AA→Aa,全是野生型.

解答 解:(1)提示信息,缺失一條染色體的個體為單體,所以從變異類型來看,單體屬于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若要研究果蠅的基因組,要測定3+XY共5條染色體上的堿基序列.
(2)①因為無眼果蠅產(chǎn)生配子的染色體組成4條,而純合Ⅳ號染色體單體果蠅產(chǎn)生的配子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4條或3條,所以讓無眼果蠅與野生型Ⅳ號染色體單體果蠅交配,假如無眼基因位于Ⅳ號染色體上,后代野生型和無眼果蠅的比例為1:1;②若不在Ⅳ號染色體,野生型為AA,無眼為為aa,進行交配,后代基因型為Aa,全是野生型.
若實驗結果①成立,F(xiàn)1為Aa:a0=1:1,則A的基因頻率為$\frac{1}{4}$,a的基因頻率為$\frac{1}{2}$,0的基因頻率為$\frac{1}{4}$.讓F1雌雄蠅之間進行自由交配,則F2中野生型AA=$\frac{1}{4}$×$\frac{1}{4}$=$\frac{1}{16}$,野生型Aa=2×$\frac{1}{4}$×$\frac{1}{2}$=$\frac{1}{4}$,正常無眼aa=$\frac{1}{2}$×$\frac{1}{2}$=$\frac{1}{4}$,野生型A0=2×$\frac{1}{4}$×$\frac{1}{4}$=$\frac{1}{8}$,異常無眼a0=2×$\frac{1}{2}$×$\frac{1}{4}$=$\frac{1}{4}$,00=$\frac{1}{4}$×$\frac{1}{4}$=$\frac{1}{16}$(死亡).因此F2中有繁殖能力的個體中正常無眼果蠅所占的比例是$\frac{1}{4}$÷($\frac{1}{16}$+$\frac{1}{4}$+$\frac{1}{4}$+$\frac{1}{8}$+$\frac{1}{8}$+$\frac{1}{4}$)=$\frac{4}{15}$.
故答案為:
(1)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5
(2)①野生型果蠅:無眼果蠅=1:1
②全為野生型果蠅       $\frac{4}{15}$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染色體變異、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探究實驗的相關知識及實驗分析與設計的能力,屬理解層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
A.探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實驗中,生根的數(shù)量和長度是因變量
B.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實驗中,需要從靜置的培養(yǎng)瓶中吸取酵母菌培養(yǎng)液進行檢測
C.血球計數(shù)板在使用后要清洗干凈,可用試管刷小心刷洗
D.制作好的生態(tài)瓶應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并且定期打開瓶蓋,確保氧氣的供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表示三個神經(jīng)元及其聯(lián)系,其中“”表示從樹突到細胞體再到軸突,甲乙為兩個電流計.將三個神經(jīng)細胞置于細胞外液的溶液S中,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給e點一個強刺激,甲電流表指針發(fā)生一次(填“一次”、“兩次”或“不會”)偏轉;乙電流表指針不會(填“會”或“不會”)發(fā)生偏轉.
(2)給a點一個強刺激,此時膜外鈉離子大量內流,使a點處于外負內正的動作電位狀態(tài).
(3)適當降低溶液S中的鈉離子溶液,測量b點的靜息電位將不變(填“不變”、“增大”或“減小”),給b點一個強刺激,動作電位峰值將減。ㄌ睢安蛔儭、“增大”或“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有關人體內環(huán)境和穩(wěn)態(tài)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遭到破壞必將引起細胞代謝紊亂
B.免疫系統(tǒng)的作用與機體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無關
C.溫度下降時甲狀腺激素會定向運輸給產(chǎn)熱器官
D.大量出汗后只補充水,血漿滲透壓會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制作小生態(tài)瓶時,應定時向瓶內通氣,保證生物的有氧呼吸
B.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時,宜采用標志重捕法
C.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可將胚芽鞘分別置于單側光和無光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
D.摩爾根以果蠅為實驗材料通過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為探究大氣CO2濃度變化對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研究人員對三種作物所處環(huán)境的CO2濃度分別進行如下控制:自然CO2濃度(375gμmol•mol-1,簡稱[375])、倍增CO2濃度(簡稱[750])、倍增后恢復到自然CO2濃度(先在倍增CO2濃度下生活60天,再轉入自然CO2濃度下生活,簡稱[750-375]),每種作物的三種處理均設置3個重復組,測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
(1)當CO2濃度升高為[750]時,植物細胞葉綠體內的C5含量將減少.
(2)由圖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在CO2濃度倍增條件下,三種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均增大,這主要是CO2濃度倍增時凈光合速率增大與蒸騰速率降低共同作用的結果.
(3)為進一步測定在[375]和[750]條件下干旱脅迫對大豆光合作用的影響,進行了相應探究實驗,結果如下:
  干旱脅迫水分充足 
[375][750][375][750]
 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22.5 23.95 27.05 31.65
 呼吸速率(μmol•s-1 2.36 2.21 3.23 3.34
 光飽和點相對值 900 900 850 1100
 葉綠素相對含量 12.012.5  13.014.2 
①凈光合速率的觀察指標為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二氧化碳吸收量.在水分充足、[750]時大豆的真正光合速率為34.99μmol•m-2•s-1
②在水分充足條件下,[750]能顯著提高大豆的光飽和點,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CO2濃度增加,暗反應中三碳化合物的還原需要的能量增多;另一方面葉肉細胞中葉綠素的含量增加,大豆捕獲光能的能力增強.
③分析上表數(shù)據(jù)可知,通過增加水分供應,提高二氧化碳濃度措施可降低干旱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次地震后,工作人員對損毀的某自然保護區(qū)進行系統(tǒng)的恢復工程.自然保護區(qū)恢復過程中,能量流動的關系如圖〔單位為103 kJ/(m2•a)〕.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保護區(qū)生態(tài)恢復過程中群落經(jīng)歷了次生演替,環(huán)境條件適宜時,其將發(fā)展到森林階段.
(2)據(jù)圖可知,流經(jīng)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1.29×105kJ/(m2•a).能量在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傳遞效率為15.6%(百分數(shù)表示,保留1位小數(shù)).
(3)伴隨著能量的輸入,碳元素以CO2形式進入生物群落,這體現(xiàn)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是物質循環(huán)的動力.
(4)自然保護區(qū)恢復過程中,對珍稀野生動物的保護是重中之重,必須盡快改善其棲息環(huán)境以提高其K值(環(huán)境容納量),從而提高珍稀動物的種群數(shù)量.此外,保護區(qū)風景秀麗,對其合理的開發(fā)可陶冶人的情操,這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據(jù)英國《每日郵報》2012年3月26日報道,美國科學家研制出了一種能幫助人體免疫系統(tǒng)摧毀癌細胞的新型藥物.據(jù)悉,新型藥物的效力集中于一種大量存在于癌細胞表面的蛋白質,這種名叫“CD47“的蛋白質能使癌細胞免于被叫作“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所吞噬.新藥物能去掉癌細胞這一“不要吞噬我信號“,讓免疫系統(tǒng)直接對惡性腫瘤細胞展開攻擊.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巨噬細胞”內存在大量的溶酶體以“消化”吞噬物,溶酶體中的酶是由游離的核糖體合成
②癌細胞的出現(xiàn)是細胞異常分化的結果
③細胞癌變是由于基因突變產(chǎn)生了原癌變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結果
④“巨噬細胞”中也存在原癌變基因和抑癌基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圖1和圖2、圖3)分別表示某生物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模式圖、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數(shù)的變化.據(jù)圖回答:
(1)圖1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DNA分子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分別是4、8和8.
(2)圖2所示細胞處于圖3中D點以后,完成圖3中CD段變化的細胞分裂時期是后期;AB段發(fā)生的變化是DNA分子的復制.
(3)若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分裂至末期,在這一時期中活動旺盛的細胞器主要是高爾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