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種類 | 地點A | 地點B | 地點C | 非生物因素 | 地點A | 地點B | 地點C |
草 | 3 | 5 | 9 | 風速 | 低 | 高 | 高 |
蕨類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m的光強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18 | 4 | 2 | 土壤濕度/% | 48 | 35 | 15 |
松樹 | 0 | 2 | 0 | 土壤的有機物/% | 6.5 | 3.8 | 2.5 |
落葉樹 | 15 | 5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土壤含氮量(mg/kg) | 9.4 | 4.5 | 2.4 |
分析 分析表格:表格表示山坡上三個不同地點A、B、C的植物群落,以及這三個地點的一些非生物的環(huán)境因素.A地點物種數為3+7+18+0+15=43種,B地點物種數為5+5+4+2+5=21種,C地點物種數為9+8+2=19種,物種豐富度最大的地點是A.
解答 解:(1)根據調查結果,物種數目最多的地點是地點A,所以地點A物種豐富度最大.地點B處草、蕨類植物、灌木、松樹以及落葉樹都有分布,體現(xiàn)了群落結構的垂直結構.A區(qū)域可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除了表中列舉生產者和非生物成分以外,還包括消費者和分解者.
(2)如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徹底燒光,則原地點將發(fā)生的群落演替屬于次生演替,演替將向物種多樣化、結構復雜化、功能完善化方向發(fā)展,直至達到頂極群落(穩(wěn)態(tài))為止.
(3)土壤中的有機質經過微生物分解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故答案為:
(1)A 垂直分層 消費者、分解者
(2)次生 頂極群落(穩(wěn)態(tài))
(3)微生物的分解
點評 本題結合圖表,考查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生物多樣性、生物進化,首先要求考生認真分析表格,能從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題;其次還要求考生掌握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能根據圖示正確判斷.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一對無色眼親本所形成的受精卵中基因a或b發(fā)生突變,發(fā)育成的子代為深紅色眼 | |
B. | B基因上可結合多個核糖體,以提高酶B的合成效率 | |
C. | 該動物群體中無色眼的基因型只有1種,猩紅色眼對應的基因型有4種 | |
D. | A基因正常表達時,以任一鏈為模板轉錄和翻譯產生酶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④⑥ | B. | ②④⑦ | C. | ①③⑤ | D. | ⑤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胚胎細胞核的移植成功率高于成體細胞核的移植 | |
B. | 兔子卵細胞質的作用之一是激發(fā)大熊貓細胞核的全能性 | |
C. | 重組細胞最初分裂時,DNA復制后立刻進行轉錄 | |
D. | 大熊貓的克隆成功證明細胞質具有調控細胞核發(fā)育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不一定都有細胞周期 | |
B. | 被HIV病毒感染的T細胞的清除過程屬于細胞凋亡 | |
C. | 人體衰老的細胞體積變小,核體積變大,代謝減弱 | |
D. | 動物ES細胞經體外誘導分化成多種組織細胞,體現(xiàn)細胞的全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