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Ⅰ-1一定攜帶該致病基因 | ||
B、Ⅱ-4不一定攜帶該致病基因 | ||
C、Ⅲ-l患該病的概率為0 | ||
D、Ⅲ-3攜帶該致病基因的概率為
|
1 |
2 |
1 |
2 |
1 |
2 |
1 |
4 |
1 |
8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生長 |
B、植物向光側生長素含量比背光側少 |
C、頂端優(yōu)勢的形成是由于側芽合成的生長素多 |
D、生長素相對集中分布在生長旺盛的部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過度砍伐的森林會發(fā)生初生演替 |
B、冰山泥上發(fā)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 |
C、裸巖上的演替大致經(jīng)裸巖→地衣→苔蘚→草本→灌木→森林幾個階段 |
D、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與自然演替相同的方向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片段交換會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
B、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自由組合會導致基因重組 |
C、染色體不分離或不能移向兩極會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
D、姐妹染色單體的相同位置上出現(xiàn)不同基因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基因交流發(fā)生的時間和發(fā)生的強度將會顯著影響物種形成的概率 |
B、種群之間的基因交流被地理隔離所阻斷是形成新物種的唯一途徑 |
C、不同物種間的基因交流可以極大地豐富自然界生物多樣化的程度 |
D、由于地理隔離阻止種內群體基因交流可以導致生殖隔離逐漸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該植株是單倍體 |
B、該植株能穩(wěn)定遺傳 |
C、該植株是雜合子 |
D、該植株體細胞中含四個染色體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分離各種細胞器和制備純凈的細胞膜可使用差速離心法 |
B、構建數(shù)學模型可以精確描述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數(shù)量變化 |
C、薩頓與摩爾根均采用類比推理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
D、艾弗里利用同位素標記法證實了“轉化因子”就是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