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人工濕地是為了處理污水人為設計建造的、工程化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如右圖.對該人工濕地作用效果進行檢測結果見下表.其中化學耗氧量(COD)表示在強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機物所需的氧氣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水體中有機物所需的氧氣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項目 COD(mg/L) BOD(mg/L) 總氮量(mg/L)
進水 750 360 700
出水 150 50 25
A、污水流經人工濕地后,水中有機物增加,這是植物呼吸作用的結果
B、污水流經人工濕地后,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程度未得到任何改善
C、人工濕地可通過物理沉降、微生物分解和植物吸收等作用凈化污水
D、人工濕地既無能量輸入,也無法進行物質循環(huán)
考點:人工濕地的作用
專題:
分析:表格中COD、BOD、含氮量都能表示水體中有機物的含量,因此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進水口的有機物污染程度高,而出水口的有機物污染程度有所降低.這是水體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同時產生的N、P、K等無機鹽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從而降低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
解答: 解:A、污水流經人工濕地后,水中有機物有所減少,這是水體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水體中的有機物,并且植物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機物,故A錯誤;
B、污水流經人工濕地后,植物可以從水體中吸收N、P、K等無機鹽,從而降低水體中的無機營養(yǎng),故B錯誤;
C、由表中進出口檢測的COD和BOD數(shù)據(jù)可知,污水流經人工濕地后,水中的有機物在減少,原因可能是由于濕地通過物理沉降、微生物分解和植物吸收等作用,從而凈化了污水,這樣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也得到了改善,故C正確;
D、人工濕地中的能量輸入有生產者的光合作用和污水中的有機物,物質循環(huán)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中,U型管R端裝有蛋清溶液,S端內為清水,并為一半透性膜(X)隔開.向S端加入雙縮脲試劑,預計一段時間后( 。
A、S端呈紫色,液面高于R端
B、S端呈藍色,液面低于R端
C、R端呈藍色,液面高于S端
D、R端呈紫色液面低于S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已知夫婦雙方均為白化病攜帶者(Aa),他們希望生育兩個健康的孩子,正常情況下,此愿望得以實現(xiàn)的概率是( 。
A、
1
16
B、
3
16
C、
1
4
D、
9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中央液泡逐漸變小,顏色逐漸變深.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洋蔥表皮細胞是活的
B、細胞正在失水
C、細胞已死亡
D、細胞液濃度低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人體內某些信息的傳遞過程,箭頭表示信息傳遞方向.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若該圖表示一個完整的反射弧,則其中的信息都是以局部電流的形式由a傳到c
B、若a表示下丘腦,b表示垂體,則c可能是甲狀腺
C、若該圖表示細胞中遺傳信息的表達過程,則d為復制轉錄
D、若a表示抗原,b表示B細胞,則c表示T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甲狀腺細胞可以將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狀腺球蛋白,并可將甲狀腺球蛋白分泌到細胞外,其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b過程用180標記氨基酸,則生成的水含有的18O最可能來自氨基酸的羧基
B、細胞內的碘濃度遠遠高于血漿中的碘濃度,這表明a是主動運輸過程
C、與c過程有關的細胞器是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
D、用含3H標記的氨基酸注射到該細胞中,則出現(xiàn)3H的部位依次為③①②⑥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實驗人員用脫落酸(ABA)和脫落酸抑制劑(ABAI)處理“百麗”桃,分析其果實成熟過程中硬度、乙烯釋放量和呼吸速率的變化,得到如圖結果.

據(jù)圖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
A、由圖可推測ABA處理能夠使果實細胞中纖維素酶和果膠酶的活性降低
B、由圖可知長距離運輸水果可用ABA處理,短距離運輸可用ABAI處理
C、ABA能夠促進呼吸速率的原因是ABA在促進細胞分裂時需要更多能量
D、乙烯釋放量和細胞呼吸速率呈正相關,且ABA可使兩者峰值提前出現(xià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有關人體免疫的問題:
如圖表示人體的免疫過程.

(1)圖中細胞a可以吞噬多種病原體,此免疫過程的特點是
 

(2)細胞f中,與其功能相適應并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是
 

(3)圖中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
 
(填字母).
(4)圖中X表示的功能是
 

(5)在感冒高發(fā)季節(jié),對特定人群接種感冒疫苗,則會減少他們的感染機會,主要是體內已存在了圖中的細胞
 
(填字母).接種疫苗屬于
 
免疫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科學工作者利用基因工程研制出兩種丙肝病毒疫苗,為檢測兩種疫苗的免疫效果,以小鼠為實驗材料進行實驗,實驗處理及結果如下表:
組別 實驗處理 淋巴細胞
增殖
產生某種
淋巴因子
效應T細胞
殺傷力
產生特異性抗體
1 接種生理鹽水 - - - -
2 接種未重組空白載體 + + + -
3 接種重組DNA疫苗 ++ ++ ++ +
4 接種未重組細菌 + + + -
5 接種重組細菌疫苗 ++ +++ +++ ++
注:“-”表示免疫應答效果不顯著,“+”數(shù)目表示免疫應答效果的顯著程度.
(1)制備疫苗的過程中首先要形成重組DNA分子,其過程是以分枝桿菌的
 
作為載體,目的基因來源于
 
(生物),用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分別切割目的基因和載體,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用
 
酶進行連接.再將該重組DNA分子直接導入分枝桿菌,可制成重組細菌疫苗.或者對該重組DNA分子進行修飾使其能在真核細胞內表達,可制成DNA疫苗.
(2)重組細菌進入小鼠的巨噬細胞內,利用
 
細胞的表達系統(tǒng)合成抗原蛋白.
(3)設置第2組和第4組作為對照,其目的是
 
.檢測結果顯示,未重組細菌和未重組空白載體
 
(能/不能)刺激機體產生體液免疫.
(4)每組實驗需要接種3次,利用再次免疫具有
 
的特點,使實驗結果更加顯著.效應T細胞可來源于
 

(5)實驗結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