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如圖為某種營養(yǎng)物質在人血液中含量的變化曲線,對該圖的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曲線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變化
B、AB段胰島素分泌量逐漸增加
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D、CD段逐漸上升是由于肌糖原的分解補充
考點:體溫調節(jié)、水鹽調節(jié)、血糖調節(jié)
專題:
分析:血糖的來源有食物中的糖類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質轉化.血糖的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轉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解答: 解:A、正常人血糖濃度為80~120mg/dL,A正確;
B、AB段上升是由于糖類消化、吸收,血糖含量上升,胰島素分泌增多,B正確;
C、血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氧化分解,C正確;
D、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D錯誤.
本題選:D.
點評:本題考查血糖平衡,易錯點:葡萄糖可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可分解成葡萄糖但肌糖原不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細胞中元素及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的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N
B、蛋白質的多樣性是由DNA中堿基序列的多樣性決定
C、細胞中的激素、維生素、抗體、酶都是有機物,都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D、細胞中激素、酶、抗體及tRNA發(fā)揮作用后都會立即失活,需不斷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減數(shù)分裂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B、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過程是先有人預測而后通過顯微鏡觀察證實
C、次級精母細胞和精細胞中不一定都含有Y染色體
D、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級精母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正好和核DNA分子數(shù)目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物質進出小腸上皮細胞的過程示意圖.其中●、▲的個數(shù)代表分子(離子)的濃度.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葡萄糖通過主動運輸?shù)男问竭M入此細胞,需要消耗ATP
B、葡萄糖被運出此細胞的速率受O2濃度的影響
C、鈉離子通過協(xié)助擴散的方式進入此細胞,不需要消耗ATP
D、人體的體溫發(fā)生變化時會影響鈉離子進入細胞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人體內的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②~④分別代表血液、組織液和淋巴,它們共同構成人體內環(huán)境
B、②中無機鹽濃度過高時,下丘腦某些細胞分泌會增強
C、正常情況下,②~④的成分保持不變,是通過機體的調節(jié)作用實現(xiàn)的
D、②~④的總量比細胞內液的量多,是人體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甲、乙兩圖為真核細胞中發(fā)生的部分生理過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可以作為遺傳物質
B、乙過程可以在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進行,但甲過程必須在核糖體中進行
C、甲圖所示生理過程進行的方向是從左到右,共有四條多肽鏈正在合成
D、甲圖中堿基配對的方式為A-U U-A C-G G-C,乙圖中堿基配對的方式為A-T T-U C-G G-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面有關生物學實驗的表述,正確的是( 。
A、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可檢測出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B、酵母菌計數(shù)實驗中,先將酵母菌培養(yǎng)液滴于血球計數(shù)板中央,再蓋蓋玻片
C、將質壁分離復原的細胞用龍膽紫染色,可以觀察染色體的形態(tài)變化
D、土壤中小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可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物種豐富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研究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以同一雙子葉植物的葉為材料,用打孔器制成葉圓片并放人瓶中,通過氣泵抽出葉中氣體直至葉圓片降至瓶底.然后將等量葉圓片轉移到含有不同濃度NaHCO3溶液的培養(yǎng)皿中,所有培養(yǎng)皿都置于相同的光照強度和適宜的溫度條件下,測量每一個培養(yǎng)皿中葉圓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時間(T),并以其倒數(shù)(
1
T
)作為光合速率,結果如表所示.據(jù)表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NaHCO3溶液濃度(g/ml) 葉圓片上浮至液面的時間(s) 光合速率(s-1
0 0
0.10 135 7.4×10-3
0.20 105 9.5×10-3
0.30 90 11.1×10-3
0.40 83 12.0×10-3
0.50 83 12.0×10-3
A、葉圓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NaHCO3溶液產生CO2,使葉圓片產生浮力
B、葉圓片的數(shù)量不會給實驗結果帶來影響,因此只要每組等量即可
C、若增加NaHCO3溶液的濃度,葉圓片上浮至液面的時間可能會延長
D、若要縮短葉圓片上浮時間,可適當提高光照強度或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甲表示從青蛙體內分離出一部分新鮮的腓腸肌及相連的部分神經組織,圖中a為神經纖維與腓腸肌細胞的連接處.圖乙是圖甲中a部位的擴大圖,其中Ach(乙酰膽堿)是一種興奮型遞質,當興奮傳到傳出神經末梢時,Ach與Ach受體結合,引起肌肉收縮.(假設在實驗過程中,適宜條件下肌肉和神經組織均能保持正常的結構和功能.)利用上述材料做了如下一些實驗:

實驗一:將2個微電極置于上圖b、c兩處神經細胞膜外,并與靈敏電流計正負兩極相連;微電流間歇刺激e處,結果肌肉收縮,且電流計指針偏轉.
實驗二:將一定濃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與c點之間的某處(d),重復實驗一,結果與實驗一相同;再將一定濃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神經肌肉連接處(a處),重復實驗一,結果肌肉不收縮,但電流計指針偏轉情況同實驗一;
實驗三:將一定濃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內部處,重復實驗一,結果肌肉不收縮,電流計指針不偏轉.
(1)預測實驗一中每一次刺激后指針偏轉情況是
 

(2)實驗二說明阿托品溶液阻斷興奮在
 
,而不影響興奮在
 

(3)實驗三結果說明脊柱內部
 

(4)當完成一次興奮傳遞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種藥物可以阻斷的分解,則會導致
 

(5)研究表示,不少重癥肌無力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機體產生抗體,它除了與病毒結合之外,還能與Ach受體結合,阻礙興奮的傳遞,導致重癥肌無力.這說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種抗原決定簇與Ach受體相似.在免疫學上這種重癥肌無力屬于一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