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濾膜法是檢測水樣中大腸細菌群的方法.將一定量水樣注入已滅菌的微孔薄膜的濾器中,經(jīng)過抽濾,細菌被截留在濾膜上,將濾膜貼于伊紅美藍培養(yǎng)基上,經(jīng)培養(yǎng)后計數(shù)和鑒定濾膜上生長的大腸菌群菌落,依據(jù)過濾水樣計算每升或每100毫升水樣中的大腸菌群數(shù).操作簡單、快速,主要適用于雜質(zhì)較少的水樣.
解答 解:(1)過濾待測水樣需要用到濾杯、濾膜和濾瓶,這些實驗儀器都需要經(jīng)過滅菌處理,與過濾有關的操作都要在酒精燈火焰旁進行,防止雜菌的污染.
(2)待測水樣過濾完之后,還有部分細菌吸附在濾杯杯壁上,此時可以在無菌條件下,用無菌水沖洗濾杯,再次過濾,將這部分細菌也盡可能集中到濾膜上.
(3)將完成過濾之后的濾膜緊貼在EMB培養(yǎng)基上,屬于微生物培養(yǎng)中的接種操作.從功能上看,該培養(yǎng)基中含有伊紅美藍,因此EMB培養(yǎng)基屬于鑒別培養(yǎng)基.
(4)無菌操作下將90ml無菌水加入到10ml待測水樣中,這樣就將待測水樣稀釋了10倍;根據(jù)大腸桿菌鑒定的原理可知,黑色菌落為大腸桿菌,因此1升待測水樣中的大腸桿菌數(shù)目=5×(1000÷10)=500個.
(5)若要測定待測水樣中酵母菌的數(shù)目,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大腸桿菌屬于原核生物,真核細胞的直徑比原核細胞大,因此應更換上述過濾裝置中的濾膜,選擇孔徑更大的濾膜.
故答案為:
(1)濾杯、濾膜和濾瓶
(2)無菌條件下用無菌水沖洗濾杯,再次過濾
(3)接種 鑒別
(4)10 500
(5)更大
點評 本題以實驗流程圖為載體,考查了微生物的分離與計數(shù)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掌握濾膜法的原理和步驟,掌握無菌技術(shù)的主要內(nèi)容,識記大腸桿菌鑒定的方法等,結(jié)合題干信息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實驗條件 | 20℃ | 30℃ | 35℃ | 40℃ |
① | 黑暗 | -10 | -18 | -34 | -40 |
② | 弱光,CO2濃度為0.03% | 0 | -8 | -24 | -33 |
③ | 全光照的50%,CO2濃度為0.03% | +5 | 0 | -16 | -24 |
④ | 全光照,CO2濃度為0.03% | +8 | +4 | +2 | +1 |
⑤ | 全光照,CO2濃度為1.00% | +20 | +40 | +28 | +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凋亡過程中既有蛋白質(zhì)的合成,也有蛋白質(zhì)的降解 | |
B. | 圖示表明細胞凋亡是特異性的,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信息傳遞功能 | |
C. | DNase能夠破壞細胞的生命控制系統(tǒng),從而影響細胞代謝 | |
D. | 凋亡細胞的清除主要依賴于吞噬細胞的高爾基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自變量是NAA,因變量是平均生根數(shù) | |
B. | 不同濃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條生根率 | |
C. | 生產(chǎn)上應優(yōu)選320mg/L NAA處理插條 | |
D. | 400mg/L NAA具有增加生根數(shù)的效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研究揭示,與病毒和腫瘤作戰(zhàn)的T細胞,具有短期保護和長期保護的分工.當研究人員捕捉到剛剛分化的T細胞時,T細胞相反的兩極分別生成了兩類不同的蛋白,一類蛋白帶有“戰(zhàn)士”的分子標記,另一類則顯示“記憶細胞”的特性,而記憶T細胞能潛伏多年,以防備未來的異物入侵。下列關于記憶T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記憶T細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夠迅速地產(chǎn)生大量的抗體
B.記憶T細胞一旦產(chǎn)生就能夠永久記憶
C.記憶T細胞能夠呈遞抗原并激活靶細胞內(nèi)的溶酶體酶
D.記憶T細胞和效應T細胞相比,細胞中的DNA相同,RNA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