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某種細菌內發(fā)生的生化反應,據(jù)此判斷其新陳代謝類型是
A.自養(yǎng)厭氧型 B.異養(yǎng)厭氧型
C.自養(yǎng)需氧型 D.異養(yǎng)需氧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度安徽安慶五校聯(lián)盟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果用同位素32P標記某一噬菌體內的雙鏈DNA分子,然后讓其侵入大腸桿菌內繁殖,最后釋放出400個后代,則其后代中含有32P的噬菌體應占總數(shù)的
A.1%
B.2%
C.0.5%
D.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圖中a、b、c三類生物各自及共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a中生物都含有核酸,且都能發(fā)生變異,但a中有的生物不構成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B.b中生物除藍藻外都不含葉綠素,但都含核糖體,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它們都是分解者
C.c中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且都有細胞器和細胞壁,細胞壁的成分不盡相同
D.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基因只存在于a和b中生物內,a中有的生物的遺傳物質不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在正常和干旱條件下觀賞植物蝴蝶蘭CO2吸收速率的日變化的曲線圖。長期干旱條件下,蝴蝶蘭在夜間吸收CO2并貯存在細胞中。下列關于蝴蝶蘭在長期干旱條件下0~4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有ATP和[H]的合成,可進行暗反應 B.無ATP和[H]的合成,不進行暗反應
C.有ATP和[H]的合成,不進行暗反應 D.無ATP和[H]的合成,可進行暗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豌豆的高莖基因與矮莖基因的區(qū)別是
A.所控制的性狀不同 B.所含的遺傳密碼不同
C.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D.在染色體上的位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長受多種激素的調節(jié),如下圖所示,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越冬休眠時,植物體內的赤霉素和脫落酸的含量都會增加
B.秋末①→③→⑤過程能增加葉肉細胞內的胡蘿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C.夏季①→③→④過程能增加植物體內細胞分裂素含量,促進植物生長
D.各種植物激素通過直接參與細胞內的代謝過程實現(xiàn)對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7分)某興趣小組為驗證2,4-D對插條生根的促進作用,進行了如下實驗。
A.剪取同一楊樹植株上長勢與長度相同、部位相近且有3個芽的健壯枝條20根,隨機均分為甲、乙兩組;
B.甲組每根插條上都保留3個芽,乙組每根插條上的芽全部去除;
C.將甲組插條的下端插入適量蒸餾水中,乙組插條的下端插入等量適宜濃度的2,4-D溶液中。兩組均置于相同且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
D.每天觀察、記錄插條上芽的數(shù)目。
請對上述實驗進行分析:
(1)每組選取多根插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指出該實驗設計的兩項不合理之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設計改正后,甲組起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頒給了研究囊泡運輸?shù)恼{控機制的三位美國科學家,研究顯示:囊泡是由單層膜所包裹的膜性結構,主要司職細胞內不同膜性細胞器之間的物質運輸,稱之為囊泡運輸,一般包括出芽、錨定和融合等過程(如下圖所示),需要貨物分子、運輸復合體、動力蛋白和微管等的參與以及多種分子的調節(ji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囊泡運輸需要載體蛋白和ATP
B.囊泡中物質運輸需要跨過多層生物膜,才能“錨定”
C.囊泡運輸會導致某些生物膜成分更新
D.“出芽”和“融合”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流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