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1.下列生物學研究所選擇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A.用樣方法研究鼠等動物的種群密度時,應隨機取樣
B.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時,可以用取樣器取樣法調查
C.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酵母菌數(shù)量時,應統(tǒng)計方格內和四邊上的菌體
D.廢棄農田上的進行及沙丘上進行的演替為初生演替

分析 1、樣方法的適用范圍:植物種群密度,昆蟲卵的密度,蚜蟲、跳蝻的密度等.標志重捕法的適用范圍:活動能力強和范圍大的動物,如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和昆蟲等動物.
2、土壤是無數(shù)小動物的家園,常見的小動物有蜘蛛、鼠婦、蜈蚣、馬陸、蚯蚓以及多種多樣得昆蟲等.大多數(shù)土壤動物身體微小,不適于用“樣方法”或“標志重捕法”進行調查,在這類研究時,常采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即用一定規(guī)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蟲器等)進行取樣,通過調查樣本中小動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來推測某一區(qū)域內土壤動物的豐富度.
3、由于酵母就是單細胞微生物,因此計數(shù)必須在顯微鏡下進行;顯微鏡計數(shù)時,對于壓線的酵母菌,應只計固定的相鄰兩個邊及其頂角的酵母菌.
4、群落演替的類型:
(1)原生演替(又稱初生演替):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例:如在火山巖、冰川泥、沙丘上進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當某個群落受到洪水、火災或人類活動等因素干擾,該群落中的植被受嚴重破壞所形成的裸地,稱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開始的生物演替,稱為次生演替.例:如在火災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

解答 解:A、鼠的活動范圍廣,活動能力強,因此調查其種群密度時應該選用標志重捕法,A錯誤;
B、大多數(shù)土壤動物身體微小,不適于用“樣方法”或“標志重捕法”進行調查,在這類研究時,常采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B正確;
C、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酵母菌數(shù)量時,應統(tǒng)計方格內和相鄰兩條邊及夾角上的菌體,C錯誤;
D、沙丘上進行的演替為初生演替,而廢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為次生演替,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群落演替、探究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及其適用范圍;識記群落演替的類型及實例;識記探究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動態(tài)變化的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圖1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染色體與核DNA數(shù)比例的變化關系;圖2表示某動物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圖象.請據圖回答:

(1)圖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復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
(2)圖2中丙、丁細胞處于圖1中的CD段.
(3)圖2中具有同源染色體是甲、乙、丙細胞,甲細胞中有4 個染色體組.丙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時期.
(4)圖2中丁細胞的名稱為次級精母細胞,如果丁細胞中的M為X染色體,則N一定是常染色體.若M的染色單體上出現(xiàn)等位基因,則原因是發(fā)生了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交叉互換.(不考慮基因突變)
(5)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都發(fā)生在圖1中的CD段(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獲得者之一拉爾夫•斯坦曼發(fā)現(xiàn)的樹突狀細胞(DC細胞),在特異性免疫中具有重要意義.圖一是樹突狀細胞(DC)的發(fā)生過程示意圖,圖二為研究人員研究樹突狀細胞能否體外誘導T細胞產生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長所獲得的曲線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示可知,樹突狀細胞最終來源于多能造血干細胞;從分子水平上分析,圖中各種細胞內的mRNA分子(或mRNA和蛋白質分子)存在差異,從而使形成不同種類的細胞;圖中吞噬細胞在特異性免疫中的作用是處理抗原并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或吞噬并消化抗原--抗體復合物).
(2)樹突狀細胞能激活同源的T淋巴細胞,使其增殖分化為效應T細胞和記憶T細胞,該過程屬于細胞免疫(或特異性免疫)免疫.
(3)研究人員進行了如下實驗,請完成相關內容:
①材料準備:選擇健康狀態(tài)相同、等體重(20g左右)的已接種相同數(shù)量的人大腸癌細胞的裸鼠(先天無胸腺),飼養(yǎng)適宜時間備用.大腸癌患者外周血中提取淋巴樣干細胞,并誘導分化產生樹突狀細胞和T細胞,分離兩種細胞備用.
②實驗分組:將隨機等分3組進行實驗.治療組定期瘤內注射一定量樹突狀細胞和T細胞;加強治療組用量加倍;對照組處理方法是定期瘤內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T細胞.
③數(shù)據收集處理:定期測算裸鼠腫瘤體積,求取平均值并繪制成曲線(如圖二)
④結果分析:根據圖二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樹突狀細胞能誘導T細胞產生抗腫瘤免疫反應;b.隨著細胞用量的增加,樹突狀細胞誘導T細胞產生抗瘤免疫反應的能力增強.
有同學認為上述實驗不嚴密,不能排除樹突狀細胞本身是否具有抗腫瘤免疫反應.建議再補充對照組,其實驗處理是定期瘤內注射一定量樹突狀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用完全培養(yǎng)液在兩個相同的容器內分別培養(yǎng)水稻和番茄幼苗,假設水稻和番茄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時間后,測定培養(yǎng)液中各種離子濃度與實驗開始前之比如圖所示.該實驗的結果能得出( 。
A.水稻培養(yǎng)液中鈣離子、鎂離子濃度比實驗前高是因為水稻細胞的分泌造成的
B.與番茄相比,水稻對Si離子需要量小
C.番茄對鈣離子的吸收量相對比鎂離子大
D.植物對各種離子的吸收速率與溶液中離子的濃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顯微鏡下分別觀察小麥的葉肉細胞和干種子子葉細胞,發(fā)現(xiàn)葉肉細胞的細胞質有明顯的胞質流動,而子葉細胞則無此現(xiàn)象,原因是( 。
A.葉肉細胞是活細胞,而子葉細胞是死細胞
B.葉肉細胞中有自由水,子葉細胞中沒有自由水
C.葉肉細胞中自由水/結合水的比值大,細胞質呈溶膠狀態(tài)
D.葉肉細胞中自由水/結合水的比值大,細胞質呈溶液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一箱未成熟的柿子中,放人幾個成熟的梨,結果柿子很快就成熟了,這是因為成熟的梨中含有( 。
A.生長素B.乙烯C.赤霉素D.細胞分裂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然選擇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
B.經過自然選擇的作用一定能形成新物種
C.發(fā)生在體細胞內的基因突變不能傳給后代
D.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環(huán)境導致生物發(fā)生變異并與之相互適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某科學工作者用活體生物材料制作了許多張連續(xù)切片.在電鏡下觀察這些切片后,他畫了一張如圖所示的構成該材料的細胞圖.下列與此有關的敘述正確的( 。
A.該細胞進行生命活動時,吸能反應一般與ATP的合成相聯(lián)系
B.該細胞可能是芽的頂端分生組織細胞
C.具有該細胞的生物的遺傳物質共有5種堿基
D.具有該細胞的生物進行信息傳遞時可以不依賴細胞膜上的受體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是某家庭紅綠色盲的遺傳系譜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Ⅰ代1號一定不帶色盲基因B.Ⅱ代1號一定攜帶色盲基因
C.Ⅱ代2號可能攜帶色盲基因D.Ⅱ代3號的色盲基因來自Ⅰ代1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