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一個著絲點 | B. | 一條染色單體 | C. | 兩條染色單體 | D. | 一個DNA分子 |
分析 染色體和染色質(zhì)都是由DNA和蛋白質(zhì)組成,可以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間期和末期以染色質(zhì)的形式存在,前期螺旋化、縮短變粗形成染色體,末期解螺旋,變細長的染色質(zhì);因此染色體和染色質(zhì)的關(guān)系是同一物質(zhì)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tài).
解答 解:A、一條染色體含有一個著絲點,A正確;
BC、一條染色體含有兩個姐妹染色單體或沒有染色單體,BC錯誤;
D、一條染色體含有一個或兩個DNA分子,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染色體的相關(guān)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理解當染色體復制后每條染色體含有2個DNA和2條染色單體.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師大五華區(qū)實驗中學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秋•荔灣區(qū)期中)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 )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tǒ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實驗 | 變量 | 組別1 | 組別2 | 組別3 | 組別4 | 組別5 |
實驗一 (乳糖濃度為10%) | 酶濃度 | 0% | 1% | 2% | 4% | 5% |
相對反應速率 | 0 | 25 | 50 | 100 | 200 | |
實驗二 (乳糖酶濃度為2%) | 乳糖濃度 | 0% | 5% | 10% | 20% | 30% |
相對反應速率 | 0 | 25 | 50 | 65 | 65 |
A. | 實驗一中,導致各組別相對反應速率較低的原因是酶的空間結(jié)構(gòu)被破壞 | |
B. | 實驗一中,若提高乳糖濃度則各組別相對反應速率均將顯著提高 | |
C. | 實驗二中,限制組別5相對反應速率進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數(shù)量 | |
D. | 實驗二中,若適當提高反應溫度則各組別相對反應速率將會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鹽酸--洗去卡諾氏液,固定細胞形態(tài) | |
B. | 70%的酒精--保存土壤小動物標本 | |
C. | 緩沖液--探究機體維持PH穩(wěn)定的機制 | |
D. | 碘液--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脂肪用蘇丹Ⅲ試劑檢側(cè)呈紅色 | |
B. | 還原性糖用斐林試劑檢側(cè)呈磚紅色 | |
C. | DNA人用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檢測呈綠色 | |
D. | 蛋白質(zhì)用雙縮脫試劑檢則呈紫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從精原細胞到初級精母細胞的過程中有DNA復制、基因加倍、染色體加倍 | |
B. | 精原細胞的增殖是通過有絲分裂,精原細胞通過兩次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了精子 | |
C. | 與有絲分裂相比,減數(shù)分裂特有的是現(xiàn)象是出現(xiàn)四分體 | |
D. | 區(qū)分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主要依據(jù)是染色體數(shù)目是偶數(shù)還是奇數(sh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含n個氨基酸、m條肽鏈的蛋白質(zhì)中氮原子數(shù)目至少為n-m | |
B. | 在基因的表達過程中,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共同參與 | |
C. | 同一生物個體不同種類的細胞中所含蛋白質(zhì)種類不完全相同 | |
D. | 人體血漿滲透壓的穩(wěn)定主要由Na+、Cl-和血紅蛋白共同維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氧氣在血液中的運輸 | B. | CO2進入葉綠體 | ||
C. | 葡萄糖在大腸桿菌體內(nèi)氧化分解 | D. | 細胞識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2}$,$\frac{1}{2}$ | B. | $\frac{1}{4}$,0 | C. | $\frac{1}{4}$,$\frac{1}{2}$ | D. | $\frac{1}{2}$,$\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