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圖示果蠅(2N=8)體內(nèi)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某比值H(H=$\frac{染色體數(shù)}{核DNA含量}$)的變化曲線,f代表細胞分裂剛好結束.回答有關問題:
(1)該圖若為有絲分裂,則cd段中,細胞內(nèi)有同源染色體4對;ef段中,細胞內(nèi)有同源染色體8對.
(2)該圖若為減數(shù)分裂,則分裂期中在cd段具有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該段可以(可以/不可以)具有不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
(3)該圖若為減數(shù)分裂,則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都發(fā)生在cd段.
(4)cd段時,H的值為$\frac{1}{2}$.此時,細胞內(nèi)$\frac{染色體數(shù)}{DNA含量}$的值會比H值。ù/小/相等).

分析 分析曲線圖:圖示為果蠅體內(nèi)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某比例值H(H═$\frac{染色體數(shù)}{核DNA含量}$)的變化曲線,ab段表示G1期;bc段表示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含量由1變?yōu)?,其形成原因是S期DNA的復制;cd段表示每條染色體上含有兩個DNA分子,可表示G2期、有絲分裂前期、中期、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含量由2變?yōu)?,其形成原因是著絲點的分裂;ef段表示每條染色體含有1個DNA分子,可表示有四分裂后期、末期、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

解答 解:(1)該圖若為有絲分裂,則cd段表示有絲分裂的前期、中期,此時細胞內(nèi)有同源染色體2對,ef段可表示有絲分裂后期,此時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細胞內(nèi)有同源染色體4對.
(2)該圖若為減數(shù)分裂,則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時每條染色體含有2個DNA分子,發(fā)生在圖中cd段.
(3)該圖若為減數(shù)分裂,則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即cd段.
(4)由圖可知,cd段時,H的值為$\frac{1}{2}$.此時,由于細胞質(zhì)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分子,因此細胞內(nèi)$\frac{染色體數(shù)}{核DNA含量}$的值會比H值。
故答案為:
(1)4 8 
(2)cd  可以  
(3)cd  
(4)$\frac{1}{2}$ 小

點評 本題結合曲線圖,考查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變化規(guī)律,能準確判斷圖中各段曲線形成的原因或所代表的時期,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3月第一次綜合練習(一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普通有毛黃瓜莖葉表面生有短剛毛,果實表面有的有瘤,有的無瘤,但均有刺;無毛突變體黃瓜的莖葉表面光滑,果實表面無瘤無刺。研究者對無毛突變體進行了系列研究。用這兩種黃瓜進行雜交實驗的結果見圖。

純合普通黃瓜 無毛突變體黃瓜

P 有毛、無瘤、有刺 × 無毛、無瘤、無刺

F1 有毛、有瘤、有刺

F2 有毛、有瘤、有刺 有毛、無瘤、有刺 無毛、無瘤、無刺

90株 27株 40株

(1)已知黃瓜有毛與無毛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由實驗結果分析,控制有毛性狀的基因為 基因,據(jù)此判斷F1與無毛親本雜交,后代中有毛、無毛的性狀比為 。

(2)研究發(fā)現(xiàn),莖葉有毛黃瓜的果實表面均有刺,莖葉無毛黃瓜的果實均無刺,推測基因與性狀的關系。

推測①:這兩對性狀由 控制,但在 表現(xiàn)出的性狀不同。

推測②:這兩對性狀分別由位于 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在F1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中

(3)研究者通過基因定位發(fā)現(xiàn),控制普通黃瓜莖葉有毛和控制果實有刺的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同一位點,且在解剖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剛毛和果刺的內(nèi)部構造一致,從而證實了推測 (①/②),這說明性狀是

的結果。

(4)據(jù)雜交實驗結果分析,控制莖葉有無剛毛(相關基因用G、g表示)的基因與控制果實是否有瘤(相關基因用T、t表示)基因的遺傳符合 定律,兩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 。推測非等位基因存在著相互作用即 基因會抑制 基因發(fā)揮作用。

(5)為證實⑷推測,研究者分別從P、F1、F2的果實表皮細胞中提取核酸進行檢測,過程及結果如下圖(條帶代表有相應的擴增產(chǎn)物)。比較 (兩組)的結果即可為⑷的推測提供分子學證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科研人員通過雜交實驗研究某種矮腳雞矮腳性狀的遺傳方式,獲得如下結果.相關推斷合理的是( 。
親本矮腳♀×高腳♂高腳♀×矮腳♂高腳♀×高腳♂矮腳♀×矮腳♂
F1矮腳28430190
F1高腳26486094
A.矮腳為隱性性狀
B.矮腳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
C.種群中矮腳雞均為雜合子
D.矮腳性狀的遺傳不遵循基因分離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圖示曲線代表某種礦質(zhì)元素離子進入根細胞的一種方式,則在Q點限制物質(zhì)進入細胞的因素是( 。
A.載體的數(shù)量B.能量供應
C.載體的數(shù)量或能量供應D.載體的數(shù)量或離子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4個圖中,只能是由常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決定的遺傳。▓D中黑色表示患者)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為某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在類囊體上分布的色素,經(jīng)提取后再層析分離,擴散最慢的色素帶呈黃綠色.
(2)圖中①為O2,⑥為(CH2O).
(3)14CO2進入葉綠體后,首先能檢測到含14C的有機物是C3(填物質(zhì)名稱),該物質(zhì)被還原成糖類需要光反應提供ATP和[H].
(4)光合作用過程中,發(fā)生的能量變化光能轉(zhuǎn)化成活躍化學能,再轉(zhuǎn)化成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5)若突然停止光照,則短時間內(nèi)④的含量將減少(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6)大田種植玉米時,“正其行,通其風”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提高CO2濃度來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以增加產(chǎn)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表示蘋果的果實在不同外界氧濃度下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的變化曲線(以葡萄糖為呼吸底物).回答:
(1)當外界氧濃度為5%時,蘋果果實吸收氧氣且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大于氧氣吸收量,說明此時進行的呼吸類型是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此時呼吸作用的終產(chǎn)物除了CO2外,還有水、酒精.
(2)蘋果果實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兩條曲線在P點相交后重合,表明從P點開始,蘋果果實進行的呼吸類型是只進行有氧呼吸,此時細胞呼吸的場所為細胞質(zhì)基質(zhì)、線粒體.
(3)當外界氧濃度為6%時,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之比是4:3,此時蘋果果實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為0.2摩爾,則需要吸收0.6摩爾的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果蠅的正常細胞中,有四對同源染色體,其中的一對“點狀染色體”多一條(稱為三體)或少一條(稱為單體)都可以正常生活,但性狀與正常個體不同,可以挑選出來.點狀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形成無眼個體(ee),眼未突變的稱為野生型.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要求所有現(xiàn)象均用野生和無眼表示,如果有固定比例,要求寫出):
(1)如果將無眼個體與點狀染色體單體的野生型果蠅雜交,子一代現(xiàn)象是:野生:無眼=1:1.
(2)子一代中單體果蠅挑選出來,與無眼個體雜交,子二代現(xiàn)象是:全為無眼.
(3)如果將無眼個體與點狀染色體三體的野生型純合果蠅(無基因突變,且能正常減數(shù)分裂)雜交,子一代現(xiàn)象是全為野生,將子一代中三體果蠅挑選出來,與無眼果蠅交配,子二代現(xiàn)象是:野生:無眼=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磷酸肌酸主要儲存于動物和人的肌細胞中,是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和磷酸肌酸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zhuǎn)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磷酸肌酸(C〜P)+ADP═ATP+肌酸(C)
A.磷酸肌酸是能量的一種儲存形式,是細胞內(nèi)的直接能源物質(zhì)
B.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轉(zhuǎn)化與ATP和ADP的相互轉(zhuǎn)化相偶聯(lián)
C.肌肉收縮時,在磷酸肌酸的作用下使ATP的含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
D.可推測生物體內(nèi)還存在著其他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如GTP、CTP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