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DNA和RNA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有氫鍵,RNA沒有氫鍵
B.一種病毒同時含有DNA和RNA
C.大腸桿菌和酵母菌中既有DNA也有RNA
D.葉綠體、線粒體和核糖體都含有DNA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遼寧省大連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紅花蠶豆栽培園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株開黃花的蠶豆植株,推測該黃花表現(xiàn)型出現(xiàn)是花色基因突變的結果。為確定推測是否正確,應檢測和比較黃花植株與紅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B.花色基因的堿基組成
C.細胞的DNA含量
D.細胞的RNA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桂林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可以稱為種群的是( )
A.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魚 B.一個校園中的全部樹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 D.一塊農(nóng)田中的全部田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上海市七校高三12月聯(lián)合調(diào)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由于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將地衣芽孢桿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轉(zhuǎn)入酵母菌中經(jīng)篩選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種(過程如圖甲所示)。
(1)圖甲中,過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為達到篩選目的,平板內(nèi)的固體培養(yǎng)基應以__________作為唯一碳源。②、③過程需要重復幾次,目的是_______ 。
(2)某同學嘗試過程③的操作,其中一個平板經(jīng)培養(yǎng)后的菌落分布如圖乙所示。該同學的接種方法是_____;推測該同學接種時可能的操作失誤是____ ____。該操作過程中需要對哪些實驗器材進行滅菌( )
A、玻璃刮鏟
B、接種針
C、培養(yǎng)基
D、工程酵母菌種
E、酒精燈
(3)對于實驗結果分析正確的是:( )
A.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碘液進行染色,菌落周圍會出現(xiàn)透明圈,顏色較淺。
B.可挑選透明圈較大的工程菌進行培養(yǎng)。
C.在密閉和不密閉的情況下培養(yǎng),酵母菌出現(xiàn)的透明圈大小不同。
D.在實驗條件適宜時,酵母菌進行孢子生殖,繁殖迅速。
(4)以淀粉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在適宜條件下密閉發(fā)酵,隔一段時間需要進行排氣,其原因是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三上第三次?忌镌嚲恚ń馕霭妫 題型:選擇題
癌癥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關于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的畸形分化與癌細胞的產(chǎn)生有直接關系
B.原癌基因只存在原癌細胞中
C.細胞癌變導致細胞黏著性降低,易分散轉(zhuǎn)移
D.亞硝酸鹽可通過誘導基因的結構改變而致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水深200m的深海處,光線極少,能見度極低。有一種電鰻有特殊的適應性,能通過自身發(fā)出高達 5000V 的生物電,擊昏敵人,獲得食物,保護自己。電鰻生物電直接來源是
A.葡萄糖徹底分解 B.氨基酸徹底分解
C.丙酮酸徹底分解 D.腺苷三磷酸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惠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研究表明健康的心態(tài)能使人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能力提高,其原因很可能是
①健康的心態(tài)有利于T細胞的分化
②健康的心態(tài)有利于提高抗體的生成能力
③健康的心態(tài)有利于效應T細胞增殖分化為大量的記憶細胞
④健康的心態(tài)有利于漿細胞增殖分化為大量的記憶細胞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實現(xiàn)3 :1的分離比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是( )
①觀察的子代樣本數(shù)目足夠多 ②F1形成的兩種配子數(shù)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結合的機會相等 ④F2不同基因型的個體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間的顯隱性關系是完全的 ⑥F1體細胞中各基因表達的機會相等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