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實驗1和實驗2都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將DNA和蛋白質徹底分開 | |
B. | 實驗1的培養(yǎng)基中最先出現(xiàn)的S型細菌應來自R型細菌的轉化 | |
C. | 實驗1和實驗2的設計思路一致,結論都是DNA是遺傳物質 | |
D. | 實驗2中攪拌不充分對兩組實驗結果(放射性分布)的影響不同 |
分析 1、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2、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解答 解:A、實驗1沒有采用同位素標記法,A錯誤;
B、實驗1的培養(yǎng)基中最先出現(xiàn)的S型細菌應來自R型細菌的轉化,B正確;
C、實驗1和實驗2的設計思路一致,結論都是DNA是遺傳物質,C正確;
D、實驗2中攪拌不充分對兩組實驗結果(放射性分布)的影響不同,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時,攪拌不充分會導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強,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時,攪拌不充分對放射性分布沒有什么影響,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方法、實驗現(xiàn)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酶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 |
B. | 低溫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壞了酶的空間結構 | |
C. | 酶通過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 |
D. | 酶既可以作為催化劑,也可以作為另一個反應的底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性狀 | 花色 | 種皮顏色 | 子葉顏色 | 高度 | 子葉味道 |
所在染色體 | Ⅰ | Ⅰ | Ⅱ | Ⅲ | ? |
品系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性狀 | 顯性純合 | 白花aa | 綠種皮bb 甜子葉cc | 黃子葉dd | 矮莖ee | 純合 隱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無機鹽對維持生物體的新陳代謝有重要作用 | |
B. | 無機鹽對維持細胞的形態(tài)有重要作用 | |
C. | 無機鹽離子容易進出細胞 | |
D. | 水分子容易進出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IIYY | B. | IiYy | C. | IIYy | D. | IIy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催化①過程的酶是逆轉錄酶 | |
B. | 從圖示可以看出要將堿基對之間的氫鍵斷開可以用核酸酶H和高溫處理 | |
C. | 從圖中信息分析可知,②⑤過程為DNA復制,催化⑤過程的酶能耐高溫 | |
D. | 如果RNA單鏈中有堿基100個,其中A占25%,U占15%,則通過該過程合成的一個雙鏈DNA片段中有胞嘧啶30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吞噬細胞在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過程中均能發(fā)揮作用 | |
B. | 皮膚對各種病原體的屏障作用、白細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對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對花粉過敏身上出現(xiàn)紅色丘疹等均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 |
C. | 在特異性免疫過程中,淋巴細胞經增殖、分化形成的漿細胞、效應T細胞以及記憶B細胞和記憶T細胞的過程均與抗原的刺激有關 | |
D. | 在特異性免疫過程中,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記憶細胞等都能識別抗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海南?诤蠋煷蟾街泻?诟叨缕谥猩镂木恚ń馕霭妫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分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分化是一種持久性的變化
B.細胞分化是生物個體發(fā)育的基礎
C.細胞分化過程中,細胞的遺傳物質發(fā)生了改變
D.細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組織和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