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圖A、B分別是兩種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某時期的示意圖,圖C是相應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的DNA分子數(shù)目變化曲線.請回答:

(1)B圖表示有絲分裂的后期期,A所示生物體細胞有6條染色體.
(2)A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與B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相比,差別主要發(fā)生在圖C中的bc或gh段和ef或jk段(填字母).
(3)C圖中ab段的變化是由于DNA的復制,ef段的變化是由于細胞分裂.
(4)在C圖中能完整的表示一個細胞周期的是f-k段,請在C圖中畫出該細胞周期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規(guī)律.

分析 分析A圖:A細胞中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應處于有絲分裂中期;
分析B圖:B細胞中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均勻地移向兩極,應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分析C圖:圖C是相應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的DNA分子數(shù)目變化曲線,其中ab和fg表示分裂間期,bc和gh表示前期,cd和hi表示中期,de和ij表示后期,ef和jk表示末期.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B圖表示有絲分裂的后期;A細胞中有6條染色體,12條染色單體,12個DNA分子.
(2)A生物細胞含有中心體無細胞壁,為動物,而B生物細胞有細胞壁無中心體,為高等植物.動物細胞與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差別主要發(fā)生在前期(bc或gh)和末期(ef或jk).
(3)C圖中ab段DNA含量加倍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復制;ef段的變化是由于細胞分裂.
(4)細胞周期是指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的過程,因此在C圖中能完整的表示一個細胞周期的是fk段.
故答案為:
(1)后期    6   
(2)bc或gh    ef或jk     
(3)DNA的復制    細胞分裂
(4)f-k

點評 本題結合細胞分裂圖和曲線圖,考查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及其變化規(guī)律,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變化規(guī)律,以及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異同,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與DNA分子特異性有關的是(  )
A.磷酸、脫氧核糖、堿基的連接方式B.堿基的配對方式
C.堿基對的排列順序D.磷酸與脫氧核糖的排列順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下列實例中,能說明“細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
A.壁虎斷尾后重新長出尾部
B.用體外培養(yǎng)的皮膚治療燒傷病人
C.高度分化的月季韌皮部細胞離體培養(yǎng)成月季幼苗
D.小鼠肝臟細胞的自我復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馬蛔蟲受精卵與菠菜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有絲分裂不同,其結構基礎是因為菠菜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
A.有葉綠體和細胞壁B.有細胞壁和液泡
C.有葉綠體和液泡D.有細胞壁、無中心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科學家通過誘導黑鼠體細胞去分化獲得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PS),繼而利用iPS細胞培育出與黑鼠遺傳特性相同的克隆鼠.流程如下:

(1)從黑鼠體內(nèi)獲得體細胞后,對其進行的初次培養(yǎng)稱為原代培養(yǎng),培養(yǎng)的細胞在貼壁生長至鋪滿培養(yǎng)皿底時停止分裂,這種現(xiàn)象稱為接觸抑制
(2)圖中2細胞胚胎可用人工方法從灰鼠輸卵管內(nèi)獲得,該過程稱為沖卵(或沖胚);也可從灰鼠體內(nèi)取出卵子,通過體外受精(或核移植)后進行早期胚胎培養(yǎng)獲得.
(3)圖中重組囊胚通過胚胎移植技術移入白鼠子宮內(nèi)繼續(xù)發(fā)育,暫不移入的胚胎可使用冷凍(或低溫)方法保存.移入白鼠子宮內(nèi)的胚胎能夠存活,是因為代孕子宮并不會對其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同時能夠與受體子宮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組織聯(lián)系
(4)小鼠胚胎干細胞(ES)可由囊胚的內(nèi)細胞團分離培養(yǎng)獲得.iPS與ES細胞同樣具有發(fā)育全能性,有望在對人類iPS細胞進行定向誘導分化后用于疾病的細胞治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對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中性狀分離現(xiàn)象假設性解釋中錯誤是( 。
A.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決定的
B.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互不融合
C.生物的雌雄配子數(shù)量相等,且隨機組合
D.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對遺傳因子中的一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圖1面是某個高等動物體內(nèi)細胞分裂的示意圖,圖2的曲線圖表示該動物細胞中一條染色體上DNA的含量變化.分析回答:

(1)該動物體細胞內(nèi)有染色體4條,表示細胞有絲分裂的圖象是A.
(2)在曲線圖中,a~b段DNA含量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DNA復制.在A、B、C三圖中,與b~c段相應的細胞是圖A、B.
(3)圖A、B、C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A、B,C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時期),其產(chǎn)生的子細胞名稱為精細胞或(第二)極體.
(4)若該動物體細胞內(nèi)有兩對等位基因Y、y和R、r,它們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該動物細胞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基因組成可能為YRYryRy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回答下有關植物代謝的問題

圖1為光反應過程模式圖,字母表示物質(zhì).
(1)圖1中的“某結構”是類囊體;B為H+  F為ATP
以浮游藻類為材料研究浮游藻類的光合作用,用圖2光合測定裝置測得浮游藻類細胞在不同條件下的凈光合速率(指光合作用生成量-細胞呼吸量),用Pn表示.圖3為不同NaHCO3濃度(pH8.5,25℃)條件下測得的Pn 曲線圖.
(2)圖2裝置是通過測量氧氣變化量來表達光合作用速率指標的.
(3)通過變換圖2中的光源設備,可研究以下哪些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ABC(可多選).
A.光照強度     B.光的顏色     C.溫度       D.二氧化碳濃度
(4)在測定不同光照對Pn的影響時,如不精準控制溫度,則測得的光照與Pn的關系B.
A.正相關      B.難以確定       C.負相關      D.無關
(5)若在相應條件下測得呼吸速率為50μmolO2•mg-1ch•h-1,則圖3橫坐標數(shù)值為80時,真正的光合速率產(chǎn)生的O2量為250μmolO2•mg-1ch•h-1
(6)由于弱堿性的藻類培養(yǎng)液中游離CO2濃度很低,藻光合作用主要通過胞內(nèi)碳酸酐酶(CA)分解水中的HCO3-獲得CO2.若圖3數(shù)據(jù)在最適溫度下測得,則在高NaHCO3濃度下,Pn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ABC.(可多選)
A.光照強度沒有達到最適值        B.浮游藻類細胞內(nèi)碳酸酐酶(CA)有限
C.浮游藻類細胞內(nèi)色素有限       D.二氧化碳濃度不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贛州市北校區(qū)高二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示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膜運輸葡萄糖的過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該過程也存在于線粒體膜上

B.圖中的脂質(zhì)中可能會出現(xiàn)膽固醇

C.圖中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質(zhì)分子都能運動

D.甲側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糖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