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1.用顯微鏡觀察標本,一位同學在觀察酵母菌細胞時發(fā)現視野右上方有一中間亮的黑邊圓圈,于是想將它移到視野中央觀察,請根據以上敘述回答:
(1)中間亮的黑邊圓圈是氣泡.
(2)換用高倍鏡觀察前,要將黑邊圓圈移到視野中央,應將標本向右上方移動,這樣做的理由是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像移動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相反.
(3)產生這樣的黑邊圓圈的主要原因是蓋蓋玻片時操作不規(guī)范或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水過少.
(4)若用一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4次,每次僅調整目鏡或物鏡和細準焦螺旋,結果如圖.

①下列目鏡與物鏡的組合中與圖象c的是:B.
A.目鏡10×物鏡10×B.目鏡10×物鏡20×
②圖象太暗則應調節(jié)光圈和反光鏡.

分析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將長或者是寬放大,顯微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
一般高倍鏡和低倍鏡相比,高倍鏡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少、細胞體積大,但是由于進光量減少,因此視野變暗.

解答 解:(1)實驗過程中經常出現這種現象,有的同學誤將氣泡當細胞進行觀察,氣泡圓亮,邊界清晰好看,易找到.
(2)由于顯微鏡下觀察的是倒立的虛像,即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像移動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相反,因此換用高倍鏡觀察前,要將黑邊圓圈移到視野中央,應將標本向右上方移動.
(3)產生這樣的黑邊圓圈的主要原因是蓋蓋玻片時操作不規(guī)范或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水過少.
(4)①圖象c中細胞大,細胞數目少,是在高倍鏡下觀察到的,即目鏡與物鏡的組合B.
②圖象太暗則應調節(jié)光圈和反光鏡.
故答案為:
(1)氣泡 
(2)右上方 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像移動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相反
(3)蓋蓋玻片時操作不規(guī)范或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水過少
(4)①B、诠馊头垂忡R

點評 本題屬于簡單題,屬于考綱中理解層次的考查,考生著重理解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和高倍鏡使用的方法即可,能通過看圖判斷c細胞放大倍數最大,因此視野最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表示某種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生物種群因某些外界環(huán)境變化導致種群中生物個體數量改變時的四種情形,下列有關產生這些變化原因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若圖①所示為草原生態(tài)系統中某種群,則a點后的變化原因可能是過度放牧
B.若圖②所示為某發(fā)酵罐中菌種數量,則b點后的變化原因可能是增加營養(yǎng)供應
C.圖③中c點后發(fā)生的變化表明該種群逐漸消亡
D.圖④表示海洋生態(tài)系統中的某種魚,d點表明捕撈過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為了確定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過程,科學家在豚鼠的胰臟腺細胞中注射了一定量的3H標記的亮氨酸,每隔一定的時間檢測放射性在細胞中出現的位置.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3H標記的亮氨酸是合成分泌蛋白的原材料之一
B.選擇胰臟腺細胞是因為它能合成和分泌分泌蛋白
C.放射性依次在高爾基體、分泌小泡、內質網中出現
D.該過程體現了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存在一定聯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下面坐標圖表示某種生物雄性生殖器官細胞中核DNA含量的變化曲線;甲、乙、丙、丁四圖分別表示與坐標曲線相關的該種生物四個正在進行分裂的細胞,請據圖回答問題:

(1)坐標圖中A和F時期細胞核中DNA含量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間期DNA經過復制.
(2)甲圖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分裂中期,分裂產生的子細胞是精細胞.
(3)甲、乙兩圖分別對應坐標圖中時期為:K、C;其中丁圖細胞的名稱初級精母細胞.  
(4)若該動物體細胞內有兩對等位基因Yy和Rr,它們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不考慮交叉互換),則圖丙細胞分裂形成的子細胞基因組成為YyRr;基因Y與y的分離發(fā)生在丁圖細胞所示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生物或細胞中,含磷脂最少的是( 。
A.蛙的紅細胞B.酵母菌
C.禽流感病毒D.小鼠成熟的紅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下列為關于酶的實驗,分析作答
Ⅰ、重金屬離子會導致蛋白質分子變性.為驗證銅離子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某同學進行了實驗,實驗步驟如下(已知SO42-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實驗步驟試管甲試管乙
步驟1加入1%CuSO4溶液和pH為6.8的緩沖液各1ml加入A
步驟2各加入1%的淀粉酶溶液1mL,混勻后放置一段時間
步驟3各加入1%的淀粉溶液1mL,在37℃(或適宜溫度)保溫一定時間
步驟4取出試管,各加入1%的碘溶液3滴,觀察顏色變化
(1)“實驗步驟”中A處應為蒸餾水和pH為6.8的緩沖液各1ml.
(2)實驗中加入緩沖液的作用是維護反應過程中pH的穩(wěn)定.
(3)有同學提出由于CuSO4溶液呈藍色,用上述步驟的檢測方法可能會對實驗結果產生干擾,應使用斐林試劑檢測,水浴加熱后觀察是否出現磚紅色沉淀.
Ⅱ、幾丁質(一種多糖)是昆蟲外骨骼的重要成分,幾丁質的催化降解主要依賴于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ase)的作用.溫度、pH和NAGase催化水解產物對NAGase催化活力的影響如圖1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4)NAGase的最適溫度和最適pH分別約為40℃和6.
(5)若以NAGase催化水解的產物葡萄糖、半乳糖、蔗糖為效應物,則這三種糖對NAGase的催化活力均有抑制(填“抑制”或“促進”)作用.
(6)研究發(fā)現精氨酸能降低NAGase的催化效率.圖2是降低酶活力的兩個模型:
在研究實驗中加入一定量精氨酸,同時不斷提高底物濃度.結果分析:如果酶促反應速率能提高,則屬于模型A;如果酶促反應速率不能提高,則屬于模型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某同學依據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部分細胞結構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模式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該圖象是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動物細胞
B.①②③④⑤⑥的膜結構均屬于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C.①②③在細胞分裂過程中都能進行復制
D.RNA聚合酶合成后進入⑥內,能體現核孔的選擇透過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圖1為具有2對相對性狀的某自花傳粉的植物種群中甲植株(純種)的一個A基因和乙 植株(純種)的一個B基因發(fā)生突變的過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獨立遺傳的),請分析該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兩個基因發(fā)生突變是由于一個堿基的替換(或堿基對改變或基因結構的改變)引起的.
(2)圖2為甲植株發(fā)生了基因突變的細胞,請在圖中標明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
(3)乙植株發(fā)生基因突變后,該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現突變性狀,可用什么方法讓其后代表現出突變性狀.取發(fā)生基因突變部位的組織細胞,通過組織培養(yǎng)技術獲得試管苗,讓其自交,其子代即可表現突變性狀.
(4)該種植物野生型都為矮莖,現在野生種群中發(fā)現生長著少數高莖植株.若已證明高莖為基因突變所致,有兩種可能:一是顯性突變,二是隱性突變,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方案加以判定.選用多株突變型植株自花傳粉,若后代出現野生型,則為顯性突變所致;若后代全為突變型,則為隱性突變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人排尿反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腎臟
B.排尿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
C.成人尿意的產生與垂體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有關
D.成人“憋尿”的過程表明低級中樞的活動受大腦的調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