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為研究不同濃度的脫落酸溶液對水稻幼根生長情況的影響,某研究人員進行了如下實驗.
(1)方法步驟、結果及結論:
①將狀況相同的200粒剛萌發(fā)的水稻種子平均分為甲、乙、丙、丁4組,分別放在濃度為0、5、10、15umol/L 的脫落酸溶液中處理l天后,轉至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條件適宜且相同.
②培養(yǎng)至第3天后,
 

③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
④實驗結論:
 

(2)水稻染色體上的BGLU2基因的表達產物促進幼根的生長.研究人員在第3天分別取上述甲、丁兩組幼苗的等量幼根進行相關實驗,過程及結果如圖2.
請回答:
①過程a表示
 
,其所利用的原料是
 

②過程b的PCR反應體系中,除需模板cDNA和原料外,至少還需向緩沖液中加入的物質有
 
和引物.設計引物是PCR技術關鍵步驟之一,某同學設計的一組引物如圖3(只標注了部分堿基序列)是不合理的,請說明理由:
 


③甲組水稻幼根細胞中BGLU2基因含量
 
(小于/等于/大于)丁組細胞中該基因的含量.依據(jù)電泳結果推測,乙、丙水稻幼根細胞中的BGLu2基因轉錄出的mRNA含量的關系是
 
,導致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是
 
考點: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價值
專題:
分析:PCR擴增DNA技術反應過程包括3個反應步驟:高溫變性、低溫退火和中溫延伸,過程中需要模板、原料、引物、酶.實驗設計注意遵循單因子變量原則、對照原則.
解答: 解:
(1)②根據(jù)圖1可知,實驗中的因變量是各組幼根的長度,由于每組不止一棵植物,避免個別現(xiàn)象影響實驗結果,所以計算每組幼根的平均值.    
    ④根據(jù)圖1,四組剛萌發(fā)的水稻種子被脫落酸處理的濃度:甲<乙<丙<丁,而幼根的平均長度:甲>乙>丙>丁.則說明一定濃度范圍內脫落酸濃度升高,對水稻幼根生長抑制作用增強.  
(2)①由圖2可知:甲丁試管中最初物為RNA,經過a過程,甲丁試管中產物為cDNA,說明a過程是以RNA為模板,以(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合成DNA過程,即為逆轉錄.
   ②PCR擴增DNA技術需要模板、原料、引物、酶.因為該技術反應過程包括3個反應步驟:在90℃~95℃變性、40℃~60℃退火和70℃~75℃延伸.所以需要的DNA聚合酶必須能耐高溫的.設計的引物是與相對應的模板連結合.但圖片中的引物有部分堿基自身折疊發(fā)生配對,這影響了與模板的堿基互補配對.所以不合理.          
    ③根據(jù)對照實驗的單一變量原則,除了自變量不同以外,其他的無關條件都相同,研究員取得材料是甲丁兩組等量的幼根細胞是屬于同種的,則甲組水稻幼根細胞中BGLU2基因含量等于丁組.BGLU2基因的表達產物促進幼根的生長,圖2中乙組幼根平均長度大于丙組,則乙組中表達產物多于丙組.但細胞中的BGLU2基因含量是相等的,乙丙組根本區(qū)別在于浸泡的脫落酸濃度不同.則說明脫落酸抑制了BGLU2基因的轉錄.    
故答案為:
(1)②分別測定各組幼根的長度,并計算(各組)平均值.
     ④一定濃度范圍內,隨著脫落酸濃度升高,對水稻幼根生長抑制作用增強(一定濃度的脫落酸對水稻幼根生長具有抑制作用)
(2)①逆轉錄    (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
     ②(耐高溫的)DNA聚合酶(Taq酶)    引物I自身折疊后會出現(xiàn)局部堿基互補配對
     ③等于    乙>丙    脫落酸抑制了BGLU2基因的轉錄.
點評:本題考查了PCR擴增技術及實驗設計和分析能力,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處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信息傳遞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信息傳遞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功能之一
B、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負反饋調節(jié)由生物種群間的數(shù)量變化引起,與信息傳遞無關
C、信息傳遞生態(tài)系統(tǒng)各組分聯(lián)系為一個整體,且有調節(jié)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作用
D、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是通過信息傳遞實現(xià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與酶活性影響因素相關的曲線,據(jù)圖能得出的結論是(  )
A、相同溫度下不同pH酶活性不同
B、隨溫度改變該酶的最適pH不變
C、相同pH下不同溫度酶活性不同
D、隨pH改變該酶的最適溫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甲所示的是人體穩(wěn)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圖乙為細胞間信息傳遞的幾種模式示意圖,圖丙是圖乙局部結構的放大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根據(jù)激素①和②的含量對激素③的分泌量的影響分析,激素①和②的關系為
 
關系;②的含量對①和③的分泌量也起調節(jié)作用,此種調節(jié)機制屬于
 
調節(jié).
(2)圖甲中胰島A細胞分泌的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
 
,若胰島B細胞受損人體可能會患病,內環(huán)境的滲透壓會
 

(3)若圖乙中細胞3受到刺激產生興奮,則興奮部位的膜外電位變化情況為
 
;興奮在細胞3和細胞2間傳遞的結構為丙圖所示,圖丙的③實際是后一神經元的
 
,丙圖中可能含有甲狀腺素的部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為研究不同光照強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實驗室將水稻幼苗固定于無底反應瓶中的支持架上進行實驗,支持架可上下浮動,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實驗原理:該裝置中水稻光進行生命活動中吸收或產生的氣體,改變了瓶中空氣體積,可使浮力發(fā)生變化,使天平指針發(fā)生偏轉.
實驗步驟:①調節(jié)天平平衡;②用100W的燈泡作為光源.先將燈泡置于距裝置20cm處,15min后觀察并記錄指針偏轉方向和格數(shù);③加大燈泡與裝置間距離,過15min再觀察記錄;④連續(xù)重復步驟③.
實驗結果繪制如圖2,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是通過
 
進行調控.
(2)請據(jù)實驗結果分析回答:
①B點與A點比較,光合強度較大的是
 
點,指針偏轉的方向
 

②C點時甲瓶中水稻苗光合作用
 
(填“>”“<”或“=”)細胞呼吸.
③C點與D相比積累有機物較多的點是
 
點,與C點相比較,D點指針向
 
偏轉.
(3)細胞作為一個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需要外界的能量供應,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物質和能量轉變的兩個重要生理過程.從能量輸入水稻葉肉細胞到能被生命活動所直接利用,其能量轉移的具體途徑是
 
(用文字和箭頭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1為某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金字塔簡圖,其中Ⅰ、Ⅱ、Ⅲ、Ⅳ分別代表不同的營養(yǎng)級,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如圖2為能量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某一營養(yǎng)級的變化示意圖,其中a~g表示能量值.請據(jù)圖作答:

(1)圖1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別為
 

通常情況下,位于營養(yǎng)級Ⅳ的生物個體數(shù)量會遠遠少于Ⅲ,主要原因是
 

(2)圖2中,若A表示圖甲中營養(yǎng)級Ⅱ所攝入的全部能量,則B表示
 
,C表示
 
.若圖甲中營養(yǎng)級Ⅰ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y,則營養(yǎng)級Ⅰ、Ⅱ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
 
(用圖中所給字母表示).
(3)由圖2可以總結出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主要特點是
 

(4)若圖1中營養(yǎng)級Ⅰ、Ⅱ、Ⅲ各有一種生物甲、乙、丙,構成的食物關系如圖3所示.其中,甲能量中比例為X的部分直接提供給丙,則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為
 
kJ(用所給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有關免疫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DNA疫苗被稱為是第三次疫苗革命.DNA疫苗是直接將控制合成保護性抗原的基因,通過體外與質粒重組,再直接注射進入人體而使人體獲得免疫力的一種疫苗.
如圖是某病毒DNA疫苗獲取及預防傳染病的機制示意圖.(A、B、C表示物質.甲、乙、丙表示細胞.①、②表示生理過程)

1)過程①所需的原料是
 
,過程②的名稱是
 
,A物質通過細胞核穿過
 
層膜.
2)圖中所示免疫過程稱為
 
.如注射過DNA疫苗的人體,當該病毒進入人體后會被圖中的
 
(填編號)細胞特異性識別,而發(fā)生免疫反應.
3)DNA疫苗是圖中的
 

A.重組質粒          B.物質A      C.物質B     D.物質C
4)病毒抗原是圖中的
 

A.重組質粒          B.物質A      C.物質B     D.物質C
5)如需體外獲得大量圖中的物質C,可利用細胞工程技術來獲得,請簡述主要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將按照圖1方式取得的切段若干浸入蒸餾水中1h后,再分別轉入5種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A溶液和含糖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在23℃的條件下,避光振蕩培養(yǎng)24h后,逐一測量切段長度(取每組平均值),實驗進行兩次,結果見圖2.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1mg/L的A溶液為促進切段伸長的最適濃度
B、避光培養(yǎng)可以增加切段中生長素濃度
C、切段浸泡在蒸餾水中的目的是作為對照組
D、濃度為0.1mg/L的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偏差較大,應重復實驗查找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遺傳變異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三倍體無子西瓜中偶爾出現(xiàn)一些可育的種子,原因是母本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卵細胞
B、染色體結構變異和基因突變都可使染色體上的DNA分子堿基對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
C、基因型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組合規(guī)律,后代有三種表現(xiàn)型,則子代中表現(xiàn)型不同于親本的個體所占比例可能為7/16
D、八倍體小黑麥是由普通小麥(六倍體)和黑麥(二倍體)雜交后再經過染色體加倍后選育,它的花藥經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