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保衛(wèi)細胞的吸水膨脹、失水收縮會引起氣孔開閉.為了探究影響氣孔開閉的因素,研究者所做預實驗的分組和實驗結果如下:
一實驗分組:
A組:蠶豆葉片+100mLpH為7的KCl溶液+太陽光照;
B組:蠶豆葉片+100mLpH為7的KCl溶液+黑暗處理;
C組:蠶豆葉片+100mLpH為4.5的KCl溶液+太陽光照.
每組設置若干個重復樣品.
二制片觀察每組燒杯中葉片下表皮氣孔的開閉情況,結果記錄如下表:
完全開放(%)半開放(%)關閉(%)
A組40.042.018.0
B組1.011.088.0
C組21.042.037.0
請下列回答:
(1)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光照、pH等因素對氣孔開閉的影響.
(2)要觀察每組葉片下表皮氣孔的開閉,需制片并觀察.請補充制片的操作過程:取每組的蠶豆葉,用鑷子撕取下表皮;在載玻片上滴一滴,將表皮展平于液滴中,原燒杯中的液滴蓋上蓋玻片.
(3)依上述實驗結果可推測,與氣孔的開閉調節(jié)過程有關的細胞器有液泡、葉綠體(或線粒體)(寫出2種).
(4)為進一步探究K+和Na+對促進葉片氣孔開放的綜合影響,請完善以下實驗實驗方案.
①在上面實驗的基礎上,再取三個燒杯編號D、E、F,依次加入100mLpH均為7的NaCl溶液、KCl和NaCl的混合液蒸餾水.
②在暗處理的同一蠶豆葉上剪取同樣大小的若干葉片小塊分別置于上述三個燒杯中.
③將燒杯置于適宜光照條件下照光4h左右.
④在顯微鏡下觀察氣孔的開閉,記錄并統(tǒng)計實驗結果.
⑤結果預測及結論:如果E組的氣孔開度最大,A組和D組次之,F(xiàn)組最小,則說明K+和Na+都能促進葉片氣孔開放,且作用效果可疊加.

分析 根據(jù)題意分析,甲組和乙組的自變量是光照強度,甲組和丙組的自變量是PH,甲組和丁組的自變量是K+(Na+);因變量是氣孔的開度.探究 Na+和Ca+對豌豆葉片氣孔開放的復合影響,則變量為Na+、Ca+及Na+和Ca+,因變量是氣孔開放.

解答 解:(1)由實驗分組內容可知變量較多,自變量應有K+(Na+)、光照、PH等因素,因變量就是氣孔開度.
(2)為保證表皮細胞的滲透壓與原來一致,需要在載玻片上滴一滴,將表皮展平于原燒杯中的液滴中,并蓋上蓋玻片.
(3)題干中指出保衛(wèi)細胞是因為吸水膨脹、失水收縮引起氣孔開閉,需要液泡,離子的進出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所以與氣孔的開閉調節(jié)過程有關的細胞器有液泡、葉綠體(或線粒體).
(4)要探究 Na+和Ca+對豌豆葉片氣孔開放的復合影響,除了蒸餾水的空白對照外,應設置一個Na+、Ca+及Na+和Ca+對氣孔開放的影響,然后觀察記錄結果.結果預測及結論:如果E組的氣孔開度最大,A組和D組次之,F(xiàn)組最小,則說明K+和Na+都能促進葉片氣孔開放,且作用效果可疊加.
故答案為:
(1)探究光照、pH等因素對氣孔開閉的影響
(2)原燒杯中的液滴蓋上蓋玻片
(3)液泡、葉綠體(或線粒體)
(4)①NaCl溶液    KCl     NaCl的混合液
⑤E組的氣孔開度最大,A組和D組次之,F(xiàn)組最小

點評 本題考查實驗設計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運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試題有一定的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紅外線CO2分析儀可用于測定混合氣體中CO2的濃度及其變化量.將水稻的成熟綠葉組織放在密封透明的小室內給予適宜光照,在不同CO2濃度下測定光合作用效率.圖1為光合作用增長率隨CO2濃度變化的情況.圖2是某植物葉肉細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質變化示意簡圖.其中a、b表示物質,①~④表示生理過程.請分析回答:

(1)圖1中光合作用速率最大的是E點.
(2)圖2中各種生物(除病毒外)都能進行的過程是③(填序號).
(3)將某綠藻細胞懸浮液放入密閉的容器中,在保持一定的pH值和溫度時,給予不同條件,細胞懸浮液中溶解氧濃度變化如圖3所示.請分析回答:
①在圖中乙處光照開始后,溶解氧濃度稍有增加后不再增加而穩(wěn)定,原因是水中的二氧化碳減少,光合作用只能由綠藻細胞呼吸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②在圖中丙處添加CO2,短時間內細胞中C3和C5的含量變化是C5的數(shù)量減少,C3的數(shù)量增多.
③若在圖中丁處加入使光反應停止的試劑,則正確表示溶解氧變化的曲線是a~g中的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基因重組、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都必然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
B.高等動物體內的非等位基因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C.基因突變都可通過有性生殖過程遺傳給后代
D.生物進化時,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種群的基因庫也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對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進行研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了如下三條曲線,圖甲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與光照強度之間的關系(氧氣濃度為15%)、圖乙表示呼吸作用速率與氧氣濃度之間的關系、圖丙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與溫度之間的關系.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研究表明,植物嚴重缺水還會使葉綠體變形,影響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過程,據(jù)此推測最可能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被破壞,光合能力不能恢復.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了兩種物質,請寫出在光反應中形成這兩種物質的反應式:①ADP+Pi+能量$\stackrel{酶}{→}$ATP②2H2O→4[H]+O2
(2)由圖甲看,當植物生長在缺鎂元素的土壤中時B點向右側移動.圖乙中細胞呼吸有關曲線的數(shù)據(jù)需在無光或黑暗條件下測量.
(3)由圖丙可知,環(huán)境溫度大于40℃時,植物體不能(填“能”或“不能”)顯示生長現(xiàn)象;當環(huán)境溫度為5℃、40℃時的狀態(tài)可用圖甲中B點表示.
(4)用大棚種植蔬菜時,白天應控制光強為C點對應的光照強度,溫度為25℃最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果蠅的眼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僅位于X染色體上.A和B同時存在時果蠅表現(xiàn)為紅眼,B存在而A不存在時為粉紅眼,其余情況為白眼.
(1)一只純合粉紅眼雌果蠅與一只雄果蠅雜交,F(xiàn)1代全為紅眼.
①親代雌果蠅的基因型為aaXBXB,F(xiàn)1的雄果蠅能產生4種基因組成的配子.
②F1雌、雄果蠅隨機交配,F(xiàn)2粉紅眼果蠅中雌、雄比例為2:1,F(xiàn)2紅眼果蠅中雜合子占$\frac{5}{6}$.
(2)果蠅體內另有一對基因T、t,與基因A-a、B-b均能自由組合,當t基因純合時對雄果蠅沒有影響,但會使雌果蠅性反轉成不育的雄果蠅.讓一只純合紅眼雌果蠅與一只白眼雄果蠅雜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蠅隨機交配,F(xiàn)2代雌、雄之比為3:5,且無粉紅眼出現(xiàn).
①親代雌、雄果蠅的基因型分別為TTAAXBXB、ttAAXbY.
②用帶熒光標記的B、b基因共同特有的序列作探針,與F2代雄果蠅的細胞裝片中各細胞內染色體上B、b基因雜交,通過觀察熒光點的個數(shù)可以確定細胞中B、b基因數(shù)目,從而判斷該果蠅是否可育.在一個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中,若觀察到2個熒光點,則該雄果蠅可育:若觀察到4個熒光點,則該果蠅不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RNA聚合酶、ATP酶和抗利尿激素可在人體同一細胞中合成
B.蛔蟲、變形蟲、草履蟲都是消費者,它們的細胞呼吸方式均為有氧呼吸
C.有中心體的細胞不會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
D.溶酶體內的溶菌酶具有殺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為研究汽車尾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對人成熟T淋巴細胞的影響,用含不同濃度顆粒物的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T淋巴細胞,48h后檢測Na+-K+-ATP酶活性及細胞活力.實驗結果如下:
組別顆粒物濃度/μg•mL-1Na+-K+-ATP酶活性/U•mg pro-1細胞活力(相對值)
1035.81
25030.60.98
310020.50.87
420012.40.48
(SDH是有氧呼吸的關鍵酶.細胞活力通過測定各組細胞SDH總活性來表示,用于反映顆粒物對細胞的毒性,SDH總活性由該組細胞數(shù)及每個細胞SDH酶活性共同決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汽車尾氣中吸入的顆粒物可能抑制了細胞有氧呼吸的過程
B.該實驗可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所計的細胞數(shù)均為活T淋巴細胞,計數(shù)表明隨著顆粒物濃度的增加T淋巴細胞數(shù)減少
C.該評價指標所反映的顆粒物對T淋巴細胞的毒性,或表現(xiàn)為殺傷作用致細胞數(shù)減少
D.長期汽車尾氣暴露的人群,T淋巴細胞執(zhí)行的細胞免疫功能障礙,導致識別、攻擊癌細胞的能力下降,癌癥發(fā)病風險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某科學興趣小組發(fā)現(xiàn)某植物雄株出現(xiàn)一突變體,為確定該突變基因的顯隱性及其位置,設計了雜交實驗方案:利用該突變雄株與多株野生純合雌株雜交,觀察記錄子代中表現(xiàn)突變性狀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現(xiàn)突變性狀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若突變基因僅位于Y染色體上,則Q和P分別為1、0
B.若突變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且為顯性,則Q和P分別為0、1
C.若突變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且為隱性,則Q和P分別為1、1
D.若突變基因僅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為顯性,則Q和P分別可能為$\frac{1}{2}$、$\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關于種群和群落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進化必然伴隨著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但不一定形成了新的物種
B.群落中植物和動物的垂直分布的最終決定性因素都是光照
C.1:1的性別比例最有利于種群數(shù)量增長
D.火山噴發(fā)后的演替一般屬于初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