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臨床試用抗生素前,有時需要做細菌耐藥實驗.實驗時,首先要從病人身上獲取少量樣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實驗步驟操作,以確定某致病菌對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從樣本中獲取致病菌菌落,可用平板劃線法或稀釋涂布平板法將樣本接種于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經過選擇培養(yǎng)、鑒別等步驟獲得.
(2)取該單菌落適當稀釋,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于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注意接種量小于0.1毫升,將平板倒置放在37℃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h,使其均勻生長,布滿平板.
(3)為了檢測該致病菌對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將分別含有A,B,C,D四種抗生素的濾紙片均勻置于該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含A的濾紙片周圍出現(xiàn)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抗生素A敏感;含B的濾紙片周圍沒有出現(xiàn)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抗生素B不敏感;含C的濾紙片周圍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說明該致病菌對C的敏感性比對A弱;含D的濾紙片周圍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現(xiàn)了一個菌落,在排除雜菌污染的情況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耐藥菌.
(4)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為達到抗菌目的,最好應選擇抗生素A.

分析 (1)接種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單個細胞,并在培養(yǎng)基表面形成單個細菌繁殖而成的子細胞群體--菌落.
(2)根據(jù)材料分析,透明圈的出現(xiàn),說明該菌不能生長.

解答 解:(1)微生物分離與培養(yǎng)過程中,分離菌落常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或劃線涂布法.
(2)取該單菌落適當稀釋,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于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注意接種量小于0.1毫升,并且將平板倒置放在37℃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h,使其均勻生長,布滿平板.
(3)在抗藥性檢驗過程中,如果在菌落周圍出現(xiàn)透明的圓圈,說明此種抗生素可抑制該細菌;透明圈的大小表示著此種抗生素抗菌的強弱.據(jù)此可判斷抗菌強弱依次是A、C、B;D的透明圈中出現(xiàn)了一個菌落,說明該菌落對此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
(4)根據(jù)(3)的分析,實驗結果抗生素A對該致病菌的作用最好.
故答案為:
(1)平板劃線法    稀釋涂布平板
(2)稀釋涂布平板     0.1       倒置
(3)敏感    不敏感  該致病菌對C的敏感性比對A弱   耐藥菌
(4)A

點評 本題考查了微生物分離與培養(yǎng)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識記培養(yǎng)過程中的接種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實驗結果獲取結論的能力和利用所學的微生物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下圖:左圖表示的是pH對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右圖表示在不同條件下的酶促反應速率變化曲線。下列與圖示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從左圖中可以知道pH=7時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從左圖中可以知道若使人淀粉酶的pH由2升到7時該酶活性逐漸升高

C.右圖影響AB、BC段反應速率的主要原因不同

D.右圖曲線Ⅰ顯示,該酶促反應的最適溫度為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生物體的組成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糖類、脂質和蛋白質都含有C、H、O

B.糖類、脂質和蛋白質都含有相同比例的C、H、O

C.小麥體內的化學元素與自然界中的化學元素在種類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D.小麥體內的化學元素與玉米體內的化學元素在種類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熱休克蛋白(HSP)是生物體內廣泛存在的一類熱應激蛋白(如HSP60、HSP90等),當機體受到高溫、缺氧等刺激時,合成量會迅速增加,其功能也具有多樣化.圖一和圖二示意的是熱休克蛋白基因表達的過程,圖三是HSP60發(fā)揮作用的示意圖,①~⑤表示某種物質或某種細胞結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除圖一、二過程外,細胞內還普遍存在DNA復制、逆轉錄、RNA的復制等遺傳信息流
B.圖一示意的是轉錄過程,相關酶為RNA聚合酶,圖示過程合成的產物一定含有反密碼子
C.圖二示意的是翻譯過程,搬運氨基酸的是轉運RNA,該過程合成的多肽鏈具有生物活性
D.由圖三可推知HSP60所起的作用是促進多肽鏈折疊、盤曲形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是DNA分子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②]代表氫鍵,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①]脫氧核糖交替連接而成的.
(2)DNA分子兩條鏈上的堿基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進行配對,堿基A與T配對.
(3)在真核細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植物激素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發(fā)育中的種子可將色氨酸轉變?yōu)樯L素
B.適時打頂去心,可促進番茄多開花、多結實
C.乙烯只由成熟過程中的果實合成,用以促進果實成熟
D.植物在倒伏后會出現(xiàn)生長素的重新分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檢驗骨骼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的CO2
B.在“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實驗中,如果計數(shù)之前試管中的培養(yǎng)液沒有搖勻,統(tǒng)計結果就偏小
C.在“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實驗中,卡諾氏液浸泡過的根尖要用清水沖洗兩次
D.在觀察細胞中DNA分布的實驗時,用鹽酸作用于口腔上皮細胞膜,將有利于DNA與甲基綠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實驗操作能夠達到預期效果的是( 。
A.在“用過氧化氫酶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過氧化氫分解速率最慢的實驗組的PH就是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值
B.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shù)年P系”實驗中,瓊脂塊越小,NaOH擴散的深度越大,說明NaOH進入瓊脂塊的擴散速率越高
C.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否變渾濁,可準確判斷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
D.在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實驗中,利用卡諾氏液固定細胞形態(tài)后,需用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沖洗兩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和代謝中心
B.線粒體是肌肉細胞產生二氧化碳的唯一場所
C.肝細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受體缺乏,可導致低血糖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細胞,其高爾基體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