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體在特殊情況下,會產(chǎn)生針對自身細胞表面某些受體的抗體.如重癥肌無力是由于機體產(chǎn)生能與乙酰膽堿受體特異性結合的抗體,但抗體不能發(fā)揮乙酰膽堿的作用,致病機理如圖所示.分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乙酰膽堿受體是一種抗原,從而引起特異性免疫反應
B.能產(chǎn)生抗體的效應B細胞,無特異性識別抗原的能力,但產(chǎn)生的抗體能與抗原特異性結合
C.重癥肌無力患者體內(nèi)的部分乙酰膽堿受體被胞吞并分解,使正常的受體數(shù)量減少和功能部分喪失
D.突觸小體完成了“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zhuǎn)變

分析 圖中可以看出,左側(cè)的突觸上,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抗體結合后被胞吞并分解;右側(cè)的突觸上,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抗體結合從而無法與乙酰膽堿分子結合,導致乙酰膽堿無法發(fā)揮作用,表現(xiàn)為重癥肌無力.

解答 解:A、乙酰膽堿受體是一種抗原,從而引起特異性免疫反應,A正確;
B、能產(chǎn)生抗體的效應B細胞,無特異性識別抗原的能力,但產(chǎn)生的抗體能與抗原特異性結合,B正確;
C、重癥肌無力患者體內(nèi)的部分乙酰膽堿受體被胞吞并分解,使正常的受體數(shù)量減少和功能部分喪失,C正確;
D、突觸小體完成了“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zhuǎn)變,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考查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及調(diào)節(jié)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邯鄲大名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細胞學說的建立,正確的是( )

A.該學說認為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及細胞產(chǎn)物構成的

B.施旺和施萊登認為“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chǎn)生”即“細胞通過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

C.顯微鏡的發(fā)明和應用為細胞學說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D.該學說認為由細胞構成的生物分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分析下列圖表,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B是蛋白質(zhì),G所示糖類的具體名稱是脫氧核糖.
(2)D與A的位置關系是D在A上呈線性排列(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3)C的基本單位是圖中的E(填字母),遺傳信息是D中E(堿基)的排列順序.
(4)從分子水平看,D與C的關系是D是具有遺傳效應的C片段(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5)與RNA相比,在DNA分子中特有的一種F物質(zhì)是胸腺嘧啶.
(6)一對D在減數(shù)分裂時與一對A的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研究者選取西瓜幼苗進行實驗,結果如圖.由此推斷正確的是(  )
A.A點時葉肉細胞中合成ATP的細胞器有葉綠體和線粒體
B.B點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
C.光合酶對溫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低
D.溫室栽培該植物,為獲得最大經(jīng)濟效益,應控制的最低溫度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觀察如圖的某生理過程示意圖(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問題:

(1)丙氨酸的密碼子是GCU,連接甲和丙的化學鍵的結構簡式是-NH-CO-.
(2)若②中尿嘧啶和腺嘌呤之和占42%,則相應的①分子片段中胞嘧啶占29%.
(3)在該生理過程中,遺傳信息的流動途徑是DNA→RNA→蛋白質(zhì),細胞中tRNA共有61種.
(4)一種氨基酸可以由多個密碼子決定,這對生物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堿基的改變而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或:當某種氨基酸使用頻率高時,幾種密碼子決定同一種氨基酸,可以保證翻譯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農(nóng)場種植的H品種玉米自交后代中,發(fā)現(xiàn)了葉片顏色為黃綠色的變異植株.此變異植株因光合作用不足,在開花前死亡.請分析回答:
(1)有研究者提出:玉米葉片為黃綠色的原因是葉綠素含量減少.取等質(zhì)量的黃綠色葉片和正常的綠色葉片,分別加入無水乙醇(丙酮)作為提取液,研磨、過濾得到濾液;再用紙層析法分離濾液中的色素.若黃綠色葉片色素分離的實驗結果如圖中的乙(甲,乙)所示,則說明上述假設成立.

(2)研究者對上述變異有兩種假設:
假設1:與葉綠素合成相關的酶的基因(M基因)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假設2:葉片黃綠色是由于“含M基因”的染色體片段丟失所致.
研究者讓H品種玉米進行單株自交,其中某株玉米所結種子再種植,子一代中葉片黃綠色有123株,葉片綠色有363株.
①上述性狀分離結果可用假設1和2(填1、2或1和2)解釋.
②若假設1成立,則葉片黃綠色變異為隱性(顯性,隱性)突變.檢測該變異是否由單基因突變引起不能用測交實驗,理由是黃綠色植株開花前死亡.
③假設2所述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若在上述H品種玉米植株的幼嫩花藥中觀察到圖丙染色體圖象,此時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前(或四分體)期.則證明假設2可能成立.
(3)若綠色玉米種植在缺乏鎂元素的土壤中,也會出現(xiàn)黃綠色玉米植株,此現(xiàn)象屬于(屬于/不屬于)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關于染色體變異的易混易錯題組,注意染色體結構變異與數(shù)目變異的不同,結合遺傳規(guī)律計算解決問題

Ⅰ.家蠶是二倍體生物,含56條染色體,ZZ為雄性,ZW為雌性.幼蠶體色中的有斑紋和無斑紋性狀分別由Ⅱ號染色體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蠶由于吐絲多、絲的質(zhì)量好,更受蠶農(nóng)青睞,但在幼蠶階段,雌雄不易區(qū)分.于是,科學家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紋雌蠶”來解決這個問題.請回答:
(1)家蠶的一個染色體組含有28條染色體,其組成為27+X或27+Y.
(2)圖中變異家蠶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變異中的結構變異(易位),圖中的限性斑紋雌蠶的基因型為aaZWA,染色體變異可發(fā)生在細胞的哪種分裂方式中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均可.
Ⅱ.玉米葉片的非甜(H)對甜(h)為顯性,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H-和h-表示該基因所在染色體發(fā)生部分缺失(缺失區(qū)段不包括H和h基因),缺失不影 響減數(shù)分裂過程.染色體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體缺失的卵細胞可育.
(1)現(xiàn)有基因型為HH、Hh、H-h、hh-、hh的5種玉米,欲設計實驗驗證“染色體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體缺失的卵細胞可育”的結論,可選擇基因型為H-h×hh的測交親本組合進行正交或反交實驗.
(2)若上述結論成立,以Hh-個體為母本,H-h個體為父本雜交得F1,則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是非甜:甜=1:1.
(3)若某玉米植株出現(xiàn)了新的性狀,科研人員不清楚此性狀的出現(xiàn)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還是由染色體變異引起的,請設計最簡單的實驗加以證明(只寫出實驗設計思路)取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制成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染色體結構、數(shù)目是否改變.
Ⅲ.對植物進行一定時間的低溫(如4℃)處理,是否也能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請回答有關實驗對問題進行探究.
(1)依據(jù)所學知識,你作出的最合理實驗假設是低溫可能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2)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
(3)在實驗過程中將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洋蔥隨機平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將實驗組放入冰箱(4℃),對照組在室溫(25℃)下培養(yǎng),其他培養(yǎng)條件保持一致,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剪取根尖先用卡諾氏液處理,其作用固定細胞形態(tài),再用95%的酒精沖洗,然后制成臨時裝片,包括解離、漂洗、染色、制片4個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植物的微型繁殖技術是指(  )
A.基因工程育種B.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
C.嫁接D.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快速繁殖的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關于用塑料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為了將葡萄清洗干凈,應先反復沖洗再除去枝梗
B.酵母菌可以在缺氧、呈堿性的環(huán)境生長繁殖
C.制作果醋的菌種只能從菌種保藏中心購買
D.隨著酒精度數(shù)的提高,紅葡萄皮的色素也進入發(fā)酵液,使得葡萄酒呈現(xiàn)深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