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油菜物種I(2n=20)與II(2n=18)雜交產(chǎn)生的幼苗經(jīng)秋水仙素處理后,得到一個油菜新品系(注:I的染色體和II的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中不會相互配對)。
(1)秋水仙素通過抑制分裂細胞中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加倍,獲得的植株進行自交,子代_______(會/不會)出現(xiàn)性狀分離。
(2)觀察油菜新品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應觀察分生區(qū)的細胞,處于分裂后期的細胞中含有______條染色體。
(3)該油菜新品系經(jīng)過多代種植后出現(xiàn)不同顏色的種子,已知種子顏色由一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對基因R/r影響。用產(chǎn)黑色種子植株(甲)、產(chǎn)黃色種子植株(乙和丙)進行以下實驗:
組別 | 親代 | F1表現(xiàn)型 | F1自交所得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 |
實驗一 | 甲×乙 | 全為產(chǎn)黑色種子植株 | 產(chǎn)黑色種子植株:產(chǎn)黃色種子植株=3:1 |
實驗二 | 乙×丙 | 全為產(chǎn)黃色種子植株 | 產(chǎn)黑色種子植株:產(chǎn)黃色種子植株=3:13 |
①分析以上實驗可知,當________基因存在時會抑制A基因的表達。實驗二中,F(xiàn)2代產(chǎn)黃色種子植株中雜合子的比例為________。
②有人重復實驗二,發(fā)現(xiàn)某一F1植株,其體細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體有三條(其中兩條含R基因)。讓該植株自交,理論上后代中產(chǎn)黑色種子的植株所占比例為________。
【答案】(1)不會
(2)76
(3)①R 10/13 ② 1/48
【解析】(1)由于物種I與II的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不會配對,所以加倍后獲得的是純合子,自交后代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
(2)獲得的新品種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20+18=38(條),則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后為76條。
(3)①實驗二中子二代表現(xiàn)型比例為3:13,類似于9:3:3:1的比例,說明F1基因型為AaRr(黃色),R基因存在會抑制A基因的表達.由以上可知,兩實驗中親本的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別為:AArr、aarr、AARR,F(xiàn)2代產(chǎn)黃色種子植株中,純合子只有1/13AARR、1/13aaRR、1/13aarr,故雜合子占10/13。
②實驗二中,乙、丙的基因型分別為aarr、AARR,原本F1基因型為AaRr,現(xiàn)發(fā)現(xiàn)子一代體細胞含有兩條染色體含R基因(基因型為AaRRr),說明丙植株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體未分離或丙植株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植株基因型為AaRRr,其自交可分解為兩個分離定律的問題來看,即Aa自交和RRr自交,Aa自交會產(chǎn)生3/4A_,1/4aa,RRr可產(chǎn)生4種類型的配子,分別為1/3Rr、1/3R、1/6RR、1/6r,故后代中產(chǎn)黑色種子(A_rr)的植株所占比例為1/6×1/6×3/4=1/48。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生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甲、乙、丙三種生物材料,其中有菠菜葉細胞、大腸桿菌和鼠的肝臟細胞。發(fā)現(xiàn)它們細胞內(nèi)有四種結構,分別為a、b,c、d,它們具有下列特征:a、b、c均有雙層膜,其中a的膜上有小孔,而b、c沒有小孔:d由囊狀結構重疊而成,其單層膜與核膜相連。根據(jù)觀察結果整理如下表,請判斷出三種生物材料的名稱并回答下列問題。(注:“+”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
細胞結構 | a | b | c | d |
材料甲 | - | - | - | - |
材料乙 | + | + | + | + |
材料丙 | + | + | - | + |
(1)三種生物材料的名稱分別是:
甲是 ,乙是 ,丙是 .
(2)生物甲不具有上述細胞結構,這說明它是一種 生物。此類生物應具有的細胞器是 。
(3)寫出四種結構的名稱:a 、b 、c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果蠅灰身(B)對黑身(b)為顯性。現(xiàn)將純種灰身果蠅與黑身果蠅雜交,F(xiàn)1代的雌雄個體再交配產(chǎn)生F2代,讓F2代中的灰身果蠅自由交配,產(chǎn)生F3代。那么F3代中灰身與黑身果蠅的比例是
A.3 : 1 B.5 : 1
C.8 : 1 D.9 :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對紅色(b)為顯性。如果基因型為BB的個體占15%,基因型為Bb的個體占72%,基因型為bb的個體占13%;駼和b頻率分別是
A.57%、43% B.41%、28%
C.72%、28% D.51%、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微生物接種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接種前要對接種環(huán)進行灼燒,其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
(2)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微生物時,培養(yǎng)基中應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 等營養(yǎng),同時還必須滿足微生物生長對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及特殊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要求。
(3)制備固體培養(yǎng)基的主要操作步驟為計算、稱量、溶化、_______、倒平板。制備固體培養(yǎng)基最常用的凝固劑___________。
(4)PCR技術中的引物是____________,DNA的解旋不依靠解旋酶,而是通過溫度控制來實現(xiàn)的。一個循環(huán)包括 ______________ 三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干擾素是抗病毒的特效藥,干擾素基因缺失的個體,免疫力嚴重下降。科學家利用胚胎干細胞(ES細胞)對干擾素基因缺失的患者進行基因治療。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干擾素的作用機理是:干擾素作用于宿主細胞膜上的相應受體,激活細胞核中基因表達產(chǎn)生多種抗病毒蛋白,其中有些蛋白可通過激活___________使病毒的RNA水解。
(2)ES細胞是由早期胚胎或___________中分離出來的—類細胞,這類細胞在形態(tài)上表現(xiàn)為__________等胚胎細胞的特性。
(3)將經(jīng)過修飾的腺病毒與干擾素基因重組形成的___________轉(zhuǎn)移到ES細胞中, 再篩選出成功轉(zhuǎn)移的細胞進行擴增培養(yǎng)。對改造的ES細胞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為防止細菌的污染,可向培養(yǎng)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培養(yǎng)液應定期更換,其目的是____________;當細胞分裂生長到表面相互接觸時,細胞會停止分裂增殖,這種現(xiàn)象稱為____________,此時在培養(yǎng)瓶內(nèi)會形成_____________層細胞。最后將培養(yǎng)的ES細胞輸入到患者體內(nèi),這種基因治療方法稱為_______________。
(4)由于干擾素在體外保存困難,可利用蛋白質(zhì)工程對干擾素進行改造,基本途徑是:預期蛋白質(zhì)功能→____________→推測應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對應的脫氧核甘酸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過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沒食子酸呈橙紅色。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過氧化物酶,設計實驗如下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管號 | 1%焦性沒食子酸/mL | 2%H2O2/mL | 緩沖液/mL | 過氧化物酶溶液/mL | 白菜梗提取液/mL | 煮沸冷卻后的白菜梗提取液/mL |
1 | 2 | 2 | 2 | — | — | — |
2 | 2 | 2 | — | 2 | — | — |
3 | 2 | 2 | — | — | 2 | — |
4 | 2 | 2 | — | — | — | 2 |
A.1號管為對照組,其余不都是實驗組>
B.2號管為對照組,其余都為實驗組
C.若3號管顯橙紅色,無需對照就能證明白菜梗中存在過氧化物酶
D.若4號管不顯橙紅色,可證明白菜梗中無過氧化物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苦馬豆素(SW)最早是從植物灰苦馬豆中分離獲得,為了研究SW對腫瘤細胞DNA復制的影響。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實驗思路:
(1)實驗分組:
甲組:培養(yǎng)液+腫瘤細胞+3H-TDR(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生理鹽水
乙組:培養(yǎng)液+腫瘤細胞+3H-TDR+SW(用生理鹽水配制),每組設置若干個重復樣品。
(2)分別測定兩組的CRD(細胞內(nèi)的放射性強度),求每組的平均值。
(3)將各樣品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合適時間后,測定CRD,求每組平均值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要求與說明:答題時用SW、CRD、3H-TDR表示相關名詞)請回答:
(1)腫瘤細胞DNA復制時所需的酶有 ,復制方式是 。
(2)預測實驗的可能結果及結論:若乙組CRD明顯高于甲組,則說明 ; ; 。
(3)實驗中每組設置若干個重復樣品的目的是 ,實驗中采用3H-TDR的原因是 ,可根據(jù) 的變化來判斷DNA復制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瑞典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一種促進脂肪生成的蛋白質(zhì)——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這一發(fā)現(xiàn)有望為治療肥胖癥開辟新途徑。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與脂肪的共有元素有C、H、O
B. 在適宜條件下,蛋白酶可以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解
C.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遇雙縮脲試劑呈現(xiàn)紫色
D. 理論上可以通過促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功能來治療肥胖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