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題圖可知:白色基因型為aa__,紫色為A_bb,紅色為A_Bb,粉紅色為A_BB,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1)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給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現(xiàn)為紅花,即aa__×A_bb→A_Bb,所以親本白花的基因型為aaBB,紫花植株為AAbb,F(xiàn)1的基因型為AaBb.F1自交所得到的F2中,白色(aaB_+aabb):紫色(A_bb):紅色(A_Bb):粉紅色(A_BB)=(3+1):3:6:3=4:3:6:3.其中aaB_、aabb、AAbb、AABB后代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占總數(shù)的比例為:$\frac{3}{16}$+$\frac{1}{16}$+$\frac{1}{16}$+$\frac{1}{16}$=$\frac{3}{8}$.
(2)根據(jù)題意,子代有四種花色,即____×____→aa__,A_bb,A_Bb,A_BB,所以親本為_aBb×_aBb,又因為親本花色不同,所以一個是白色,一個是紅色,即基因型為aaBb×AaBb,子代中新出現(xiàn)的花色為紫色和粉紅色.
(3)要確定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常染色體上,可將多對矮莖雌性植株與突變型高莖雄性植株作為親本進行雜交.
①若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相關基因用D、d表示),則矮莖的基因型為XdXd,高莖的基因型是XDY,雜交后代雄株全為矮莖,雌株全為高莖;
②若突變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相關基因用D、d表示),則矮莖的基因型為dd,高莖的基因型為Dd,雜交后代雌、雄株均有矮莖和高莖.
故答案為:
(1)aaBB 4:3:6:3 $\frac{3}{8}$
(2)白色和紅色
(3)多對矮莖雌性植株與高莖雄性植株
①雄株全為矮莖,雌株全為高莖
②雌、雄株均有矮莖和高莖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能根據(jù)圖中信息判斷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之間的對應關系,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屬于考綱理解和應用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酶的催化效率總是高于無機催化劑
B.酶可以脫離生物體起作用
C.酶提供反應所需的活化能
D.酶的本質(zhì)是蛋白質(zhì),具有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吞噬細胞與肌肉細胞相比,溶酶體的含量較多 | |
B. | 肝細胞膜上有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受體 | |
C. | 漿細胞屬于高度分化的細胞,無增殖能力 | |
D. | 核糖體、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都含有核酸和遺傳物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 |
B. | 能夠控制物質(zhì)進出細胞 | |
C. | 細胞膜是動物細胞的邊界,細胞壁是植物細胞的邊界 | |
D. | 細胞膜的兩側結構不是完全對稱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導致了生物適應性變異的產(chǎn)生 | |
B. | 在進化過程中,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 |
C. | 共同進化就是不同生物之間相互影響而進化 | |
D. | 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就是種群中基因型頻率的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接種脊髓灰質(zhì)炎疫苗預防小兒麻痹癥 | |
B. | 器官移植時運用免疫抑制劑可提高成活率 | |
C. | 用熒光抗體標記技術研究細胞膜的流動性 | |
D. | 親子鑒定時采用DNA指紋技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性激素減少時促進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屬于負反饋調(diào)節(jié) | |
B. | 生長素促進乙烯合成,從而促進莖段細胞伸長屬于反饋調(diào)節(jié) | |
C. | 負反饋調(diào)節(jié)有利于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 |
D. | 被污染水體中生物的大量死亡使污染加劇屬于正反饋調(diào)節(ji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