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玉米(2N=20)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請分析回答下列有關(guān)遺傳學問題:
(1)某玉米品種2號染色體上的基因?qū)、s和M、m各控制一對相對性狀,基因S在編碼蛋白質(zhì)時,控制最前端幾個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圖1所示.已知起始密碼子為AUG或GUG.

①基因S發(fā)生轉(zhuǎn)錄時,作為模板鏈的是圖1中的b鏈.若基因S的b鏈中箭頭所指堿基對G/C缺失,則該處對應(yīng)的密碼子將改變?yōu)镚UU.
②某基因型為SsMm的植株自花傳粉,后代出現(xiàn)了4種表現(xiàn)型,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的變異的類型屬于基因重組,其原因是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2)玉米的高桿易倒伏(H)對矮稈抗倒伏(h)為顯性,抗。≧)對易感病(r)為顯性,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圖2表示利用品種甲(HHRR)和乙(h hrr)通過三種育種方法(Ⅰ~Ⅲ)培育優(yōu)良品種(hhRR)的過程.
①利用方法I培育優(yōu)良品種時,獲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為花藥離體培養(yǎng),這種植株由于長勢弱小且高度不育,須經(jīng)誘導染色體加倍后才能用于生產(chǎn)實踐.圖2所示的三種方法(Ⅰ~Ⅲ)中,最難獲得優(yōu)良品種(hhRR)的是方法Ⅲ,其原因是基因突變頻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②用方法Ⅱ培育優(yōu)良品種時,先將基因型為HhRr的植株自交獲得子代(F2),F(xiàn)2代植株中自交會發(fā)生性狀分離的基因型共有5種,這些植株在全部 F2代中的比例為$\frac{3}{4}$.若將F2代的全部高稈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代矮稈抗病植株的花粉隨機授粉,則雜交所得子代中的純合矮稈抗病植株占$\frac{4}{27}$.

分析 1、分析題圖1:該圖是基因的部分結(jié)構(gòu),已知起始密碼子為AUG或GUG,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轉(zhuǎn)錄起始密碼子的模板鏈是TAC或CAC,分析基因中的a鏈和b鏈,兩條鏈都不含有CAC,b鏈中含有TAC,因此轉(zhuǎn)錄的模板鏈是b鏈;如果箭頭所指堿基對G/C缺失,則模板鏈中的該堿基序列由CA TAC GTT CAG AGG變成CA TAC GTT CAA GG,因此該處對應(yīng)的密碼子將由GUC改變?yōu)?GUU.
2、分析圖2:該圖是幾種育種方法,其中Ⅰ是單倍體育種,原理是染色體變異;Ⅱ是雜交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Ⅲ是誘變育種,原理是基因突變.

解答 解:(1)①起始密碼子為AUG或GUG,則轉(zhuǎn)錄起始密碼子的模板鏈是TAC或CAC,分析基因中的a鏈和b鏈,ATC位于b鏈,因此轉(zhuǎn)錄的模板鏈是b鏈;基因S的b鏈中箭頭所指堿基對G/C缺失,轉(zhuǎn)錄形成的mRNA該該處順延一個堿基,該處的密碼子變成GUU.
②由題意知,S、s和M、m各控制一對相對性狀,且同位于2號染色體上,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如果基因型為SsMm的植株自花傳粉,后代出現(xiàn)了4種表現(xiàn)型,最可能的原因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該變異屬于基因重組中的交叉互換型.
(2)①Ⅰ是單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過程中獲取單倍體植株hR常用的方法是花藥(花粉)離體培養(yǎng);由于單倍體長勢弱小而且高度不育,須經(jīng)誘導染色體加倍后才能用于生產(chǎn)實踐;由于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頻性,采用方法Ⅲ最難獲得優(yōu)良品種(hhRR).
②將基因型為HhRr的植株自交獲得子代(F2),F(xiàn)2代植株中自交后代基因型共有9種,其中純合體為4種,雜合體即發(fā)生性狀分離的基因型為5種;由于純合體共占$\frac{1}{4}$,故這些植株在全部 F2代中的比例為1-$\frac{1}{4}$=$\frac{3}{4}$;若將F2代的全部高稈抗病植株基因型為H_R_,矮稈抗病植株基因型為hhR_.其中RR占$\frac{1}{3}$,Rr占$\frac{2}{3}$.則R的頻率為$\frac{2}{3}$,r的頻率為$\frac{1}{3}$.隨機授粉所得RR占$\frac{2}{3}$×$\frac{2}{3}$=$\frac{4}{9}$,故后代中純合矮稈抗病植株hhRR概率為$\frac{4}{27}$.
故答案為:
(1)①b       GUU
②基因重組   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2)①花藥離體培養(yǎng)     長勢弱小且高度不育Ⅲ基因突變頻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②5       $\frac{3}{4}$       $\frac{4}{27}$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轉(zhuǎn)錄過程,基因突變特點,單倍體育種、雜交育種、誘變育種的過程和原理,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和應(yīng)用,旨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都內(nèi)在聯(lián)系并學會根據(jù)題干信息進行推理、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根據(jù)圖回答問題:

(1)該圖中,A表示氨基,B表示肽鍵.
(2)該圖所示化合物的名稱是四肽;合成此肽鏈時消耗了3種氨基酸.該化合物的基本單位的結(jié)構(gòu)通式是
(3)如果圖中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80,則該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66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guān)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醋酸桿菌基因的轉(zhuǎn)錄僅發(fā)生在擬核區(qū)
B.藍藻沒有葉綠體,但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C.細胞內(nèi)的脂肪、糖原和淀粉都是貯能物質(zhì)
D.酵母菌的細胞核和線粒體內(nèi)可進行DNA復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表示用滅活的病毒促使細胞融合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滅活的病毒仍具有極強的感染能力
B.滅活的病毒已完全死亡,死亡的病毒可以讓細胞聚集
C.滅活的病毒已失去感染活性,不會破壞各種動物細胞,但所保留的融合活性能使不同的動物細胞進行融合
D.滅活的病毒帶有目的基因,通過融合可以讓雜合細胞帶有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根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1)圖中A、D、E分別表示氨基、羧基、肽鍵.
(2)該化合物形成時失去2水分子,是由3個氨基酸分子而形成的,被稱為三肽,這種反應(yīng)叫做脫水縮合.
(3)圖中結(jié)構(gòu)形成空間結(jié)構(gòu)后稱為蛋白質(zhì)對其鑒定所用試劑是雙縮脲試劑,出現(xiàn)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為DNA分子結(jié)構(gòu)的一條長鏈.請根據(jù)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真核細胞中DNA分布在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圖中1代表磷酸,3代表含氮堿基,在DNA中含有而RNA中沒有的堿基為胸腺嘧啶.
(2)洋蔥內(nèi)表皮細胞中由A、T、U構(gòu)成的核苷酸有4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衡水中學高三下學期猜題卷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植物激素對某植物果實發(fā)育、成熟、衰老和脫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A.B.C代表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激素A對細胞伸長生長具有促進作用

B.高濃度的生長素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C.果實成熟時激素B直接參與細胞內(nèi)的代謝活動

D.激素C在幼嫩的組織和器官中含量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诤蠋煷蟾街泻?谥袑W高三第五次模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噬菌體與細菌保溫時間長短與放射性高低的關(guān)系圖可能如下,下列關(guān)聯(lián)中最合理的是(35S標記的噬菌體記為甲組,32P標記的噬菌體記為乙組)

A.甲組-上清液-b B.乙組-上清液-a

C.甲組-沉淀物-c D.乙組-沉淀物-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長春外國語高一下期中生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DNA分子結(jié)構(gòu)模式圖,請寫出有關(guān)的名稱,并按要求回答下面的問題。

(1)填寫名稱: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2)有人形象的將DNA的平面結(jié)構(gòu)比喻為一架“梯子”,那么組成這個“梯子”“扶手”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形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相當于兩個“扶手”間“階梯”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__,它的形成靠_________相連,并嚴格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