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實驗過程中,存在錯誤的是( 。
A.脂肪的鑒定:切取花生子葉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觀察
B.觀察細胞中的線粒體:取黑藻小葉→制片→觀察
C.觀察質(zhì)壁分離:撕取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制片→觀察→滴加蔗糖溶液→觀察
D.觀察有絲分裂:解離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觀察

分析 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
1.實驗原理
(1)葉綠體主要分布于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呈綠色,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細胞質(zhì)中,可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其形態(tài)和分布.
(2)線粒體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無色,成短棒狀、圓球狀、線形或啞鈴形等.
(3)健那綠染液能專一性地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現(xiàn)藍綠色,而細胞質(zhì)接近無色.通過染色,可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生活狀態(tài)的線粒體的形態(tài)和分布.
2.實驗操作
制作臨時裝片→低倍顯微鏡下找到細胞結構→高倍顯微鏡下觀察.
3.特別提示
(1)實驗過程中的臨時裝片要始終保持有水狀態(tài)
(2)用口腔上皮細胞觀察線粒體時,要漱凈口腔,防止食物碎屑對觀察物像的干擾.
(3)線粒體和葉綠體在細胞中的分布不均勻,線粒體在需能多的部位分布多,葉綠體在葉的向光面分布多.

解答 解:A、脂肪的鑒定:切取花生子葉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觀察,A正確;
B、觀察細胞中的葉綠體:取黑藻小葉→制片→觀察,觀察線粒體時應該選擇無色或接近白色的細胞,B錯誤;
C、觀察質(zhì)壁分離:撕取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制片→觀察→滴加蔗糖溶液→觀察,C正確;
D、觀察有絲分裂:解離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觀察,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實驗、檢測脂肪實驗、觀察植物細胞的質(zhì)壁分離及復原、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現(xiàn)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人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大小、形態(tài)不完全相同,但存在著同源區(qū)(Ⅱ)和非同源區(qū)(Ⅰ、Ⅲ)(如圖所示).由此可以推測( 。
A.紅綠色盲的致病基因位于Ⅲ片段上,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紅綠色盲的致病基因位于Ⅰ片段上,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C.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致病基因位于Ⅰ片段上,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D.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致病基因位于Ⅱ片段上,女性患病率等于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神經(jīng)細胞、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不是都有細胞周期,但化學成分卻不斷更新;
②T2噬菌體、肺炎雙球菌、煙草都含有DNA;
③抑制細胞膜載體活性及線粒體功能的因素,都會影響自由擴散;
④藍藻細胞中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所以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⑤人體內(nèi)不再分裂的體細胞中共有92個DNA分子;
⑥蛙的成熟紅細胞常被選為獲取純凈細胞膜的材料;
⑦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細胞器只有中心體.
A.①②⑤B.③④⑥C.②④⑦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為了解基因結構,通常選取一特定長度的線性DNA分子,先用一種限制酶切割,通過電泳技術將單酶水解后的片段分離,計算相對大;然后再用另一種酶對單酶水解片段再進行降解,分析片斷大。卤硎悄承〗M進行的相關實驗.
已知一線性DNA序列共有5000bp(bp為堿基對)第一步水解(單位bp)第二步水解產(chǎn)物
A酶切割3500將第一步水解產(chǎn)物分離后,分別用B酶切割 1500   2000
10001000
500500
B酶切割2000將第一步水解產(chǎn)物分離后,分別用A酶切割500  1500
30002000  1000
經(jīng)A酶和B酶同時切割2000    1500    1000      500
(1)該實驗中體現(xiàn)出限制酶的作用特點是酶的專一性.
(2)由實驗可知,在這段已知序列上,A酶與B酶的識別序列分別為2個和1個.
(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請在圖1中用箭頭標出相應限制酶的酶切位點.
(4)已知BamHⅠ與BglⅡ的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如圖2所示,用這兩種酶和DNA連接酶對一段含有數(shù)個BamHⅠ和BglⅡ識別序列的DNA分子進行反復的切割、連接操作,若干次循環(huán)后序列明顯增多,該過程中DNA連接酶催化磷酸二酯鍵鍵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有關細胞中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有些酶的元素組成與DNA相同
B.纖維素和麥芽糖均是多糖,但組成單位不同
C.胰島素、抗體、性激素都是蛋白質(zhì)
D.蛋白質(zhì)及其組成單位均可與雙縮脲發(fā)生紫色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對核輻射損傷很敏感,主要表現(xiàn)在核輻射會誘導免疫細胞凋亡.人白細胞介素18(IL-18)能促進免疫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組開展了“IL-18對核輻射誘導小鼠脾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選取若干實驗小鼠,隨機分成三組:①組無輻射損傷;②組輻射損傷(60Co照射,下同);③組先輻射損傷,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別取各組小鼠脾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了Oh、12h、24h、48h后,進行細胞凋亡檢測,得到的細胞凋亡相對值如表:
組別處理方法0h12h24h48h
無輻射損傷0.0460.0560.0480.038
輻射損傷0.4600.4200.5300.520
輻射損傷+IL-180.2390.2650.2790.269
(1)選擇脾細胞作為本實驗材料,是因為脾臟是機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已知IL-18是一種淋巴因子,淋巴因子與抗體(溶菌酶)都屬于免疫活性物質(zhì).
(2)細胞凋亡是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編程性(程序性)死亡.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細胞凋亡相對值越小,說明發(fā)生凋亡的脾細胞數(shù)目越少;從②③(組別)兩組數(shù)據(jù)可知,IL-18能夠抑制脾細胞凋亡.
(3)科研小組還設置了第④組實驗,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進行輻射損傷,14天后的實驗操作同前三組.與第③組相比,設置第④組的目的是比較核輻射前后注射IL-18對抑制脾細胞凋亡的影響.
(4)在作物育種中,可用60Co放出的γ射線使作物發(fā)生基因突變,從中篩選出優(yōu)良的變異類型,這種育種方法叫做誘變(輻射)育種,其特點是提高變異頻率,加快育種進程;變異不定向,盲目性大;優(yōu)良變異類型少(至少答出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是某轉基因煙草的培育過程,箭頭表示相關限制酶的酶切位點.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已知幾種限制酶識別序列及其切割位點如表所示:
限制酶BamHⅠHindⅢEcoRⅠSmaⅠ
識別序列及
其切割位點
圖中①、②過程為減少質(zhì)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環(huán)化,并使插入片段盡可能小,應選用限制酶EcoRI和HindⅢ對外源DNA、質(zhì)粒進行切割.圖中所示的質(zhì)粒分子經(jīng)Sma I切割后含有2個游離的磷酸集團.若需要對Sma I切割過后的末端進行連接,應使用    DNA連接酶處理.
(2)經(jīng)⑥過程形成不同的組織器官,是細胞分裂和分化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云天化中學高二下期中文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種群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是( )

A.性別比例 B.年齡組成

C.出生率 D.種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高二4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一項重要生物技術的關鍵步驟,X是獲得外源基因并能夠表達的細胞。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X是能合成胰島素的細菌細胞

B.質(zhì)粒是細胞核或擬核外能自主復制的小型環(huán)狀DNA

C.目的基因與質(zhì)粒的重組只需要DNA連接酶

D.該細菌的性狀被定向改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