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某類型腎病與腎小管細胞膜上兩種通道蛋白prp1和prp2有關,缺少某一種通道蛋白都會導致細胞轉運代謝產(chǎn)物異常而患病,需進行腎移植或者透析.研究發(fā)現(xiàn):
①控制prp1和prp2蛋白質的A、B基因獨立遺傳,且B、b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②同時缺少A和B基因時,受精卵無法發(fā)育.
回答以下問題:
某腎病患者家系譜圖如下(已知Ⅱ1為純合子):
 
若進一步確定Ⅲ2含有致病基因b,Ⅲ1和Ⅲ2結婚,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為
 
考點:常見的人類遺傳病
專題:
分析:1、Ⅰ2沒有病,其女兒Ⅱ2有病,Ⅰ3、Ⅰ4沒有病,其女兒Ⅱ4有病,說明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控制prp1和prp2蛋白質的A、B基因獨立遺傳,且B、b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且同時缺少A和B基因時,受精卵無法發(fā)育.說明患者只含有aa或只含有Xb,以此分析答題.
解答: 解:根據(jù)題意確定Ⅲ2含有致病基因b,且其母親是患者,所以Ⅲ2的基因型是AaXBXb;由于Ⅱ1為純合子,所以Ⅲ1基因型是AaXbY,他們生出孩子的基因型及概率為A_XB_(正常)
3
4
×
1
4
=
3
8
,aaXB_(患者)
1
4
×
1
2
=
1
8
,A_Xb_(患者)
3
4
×
1
4
=
3
8
,aaXb_(受精卵無法發(fā)育,不能發(fā)育成后代)
1
4
×
1
2
=
1
8
,所以,Ⅲ1和Ⅲ2結婚,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為(
3
8
+
1
8
)÷(1-
1
8
)=
4
7

故答案為:
4
7
點評:本題以人類某類型腎病為素材,考查伴性遺傳、人類遺傳病,要求考生能準確判斷圖中的遺傳方式,能根據(jù)子代推斷親代的基因型并進行相關概率的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酵母菌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能進行出芽生殖
B、在有氧條件和無氧條件下都能生存
C、既是真核生物又是異養(yǎng)生物
D、在有氧情況下產(chǎn)生二氧化碳,無氧情況下不產(chǎn)生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欲檢查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是否增加,最有效的方法是檢查(  )
A、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水量
B、植物體的葉綠素含量
C、CO2的耗用量
D、植物體糖類的生成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植物激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生長旺盛的器官中各種植物激素含量都增加
B、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噴灑棉株達到保蕾保鈴的效果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的發(fā)育和成熟
D、植物激素的產(chǎn)生部位和作用部位是一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中,甲圖所示為綠色植物細胞部分結構的某些代謝過程示意圖,乙圖為葉綠體內(nèi)部分結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甲圖中的三種細胞結構均由
 
結構包被,使之與細胞質分隔.此結構的基本組成成分包括
 
;在功能上都能利用自身所含有的
 
指導相應蛋白質的合成.甲圖中H所代表的與需氧呼吸有關的物質有
 

(2)研究人員利用從細胞中提取的葉綠體進行如下實驗:

組別
步驟
ABC
1破碎葉綠體膜,釋放出乙圖所示的結構處理同A,但去除乙圖所示的Ⅰ結構處理同A,但去除乙圖中所示的Ⅰ結構
2無CO2,光照后去除乙圖所示的Ⅰ結構無光照,加入ATP、NADPH無光照,不加入ATP、NADPH
3黑暗條件下加入14CO2
4檢測乙圖所示的Ⅱ結構中是否具有含14C的有機物
實驗結果
①乙圖所示的結構中,Ⅰ和Ⅱ分別是
 

②實驗結果說明,葉綠體合成有機物必需的物質有CO2
 
,利用CO2合成有機物
 
(需要,不需要)光.A組結果還表明,除CO2外,其他物質是在
 
過程中產(chǎn)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新物種形成最顯著的標志和生物進化的實質分別是( 。
①地理隔離 ②生殖隔離 ③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 ④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 。
A、基因重組
B、基因突變
C、染色體變異
D、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
 
,在植物體內(nèi),乙烯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假設某哺乳動物的精原細胞中兩對等位基因(Aa、Bb)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該細胞通過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精子時,在不發(fā)生基因突變的情況下,下面哪一個圖可表示其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體和基因的變化(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