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7.千島湖是1960年為建設水電站而筑壩蓄水形成的大型人工湖,人工湖構建以來氣候變化相對穩(wěn)定,1998、1999年發(fā)生大面積藻類水華.為探究這次水華爆發(fā)的原因,研究者分析并調查了影響藻類數量變動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結果如圖.

(1)圖1所示箭頭所指方向不能(能、不能)表示能量流動的方向,鰱魚、鳙魚與浮游動物的關系是捕食、競爭.
(2)藻類水華的發(fā)生通常被認為是N、P污染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結果.水體富營養(yǎng)化后,水中含氧量降低,原因一是藻類大量增生,由于藻類的呼吸作用(細胞呼吸),導致夜間水體中含氧量明顯下降;另一原因是,藻類大量死亡,導致需氧型(填“需氧型”、“厭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體含氧量進一步減少.
表1 不同年份鰱魚、鳙魚數量相對值
年份鰱魚、鳙魚銀魚
1993-19976.665.43
1998-19992.167.72
(3)分析圖2發(fā)現,“水體富營養(yǎng)化”學說不能很好解釋1998、1999年千島湖水華發(fā)生的原因,依據是總N和總P量不是最高值(總N和總P量低于之前若干年).
(4)由表1、圖1、2綜合分析,湖中鰱魚、鳙魚主要捕食藻類,由于漁業(yè)的過度捕撈以及銀魚數量的增加可能會導致鰱魚、鳙魚數量及浮游動物數量下降,使藻類數量增加,最終導致了水華的發(fā)生.
(5)由于千島湖是人工湖泊,發(fā)育時間較短,因此生態(tài)系統的(營養(yǎng))結構簡單,穩(wěn)定性較差.千島湖水華現象警示我們,要降低人工湖泊水華發(fā)生的頻率,可以采用控制捕撈量、增加鰱魚、鳙魚的投放量、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措施.

分析 圖1表示影響藻類數量變動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其中NP增加藻類的生物量,鰱魚、鳙魚、銀魚與浮游動物抑制藻類的生物量;圖2表示千島湖1989-1999年N和P的含量.

解答 解:(1)圖1表示影響藻類數量變動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所示箭頭不是食物鏈的流動方向,則所指方向不能表示能量流動的方向,鰱魚、鳙魚都捕食浮游動物,則鰱魚、鳙魚存在競爭關系,因此鰱魚、鳙魚與浮游動物的關系是捕食和競爭.
(2)水體富營養(yǎng)化后,水中含氧量降低,原因一是藻類大量增生,由于藻類的呼吸作用(細胞呼吸),導致夜間水體中含氧量明顯下降;另一原因是,藻類大量死亡,導致需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體含氧量進一步減少.
(3)分析圖2發(fā)現,“水體富營養(yǎng)化”學說不能很好解釋1998、1999年千島湖水華發(fā)生的原因,依據是總N和總P量不是最高值(總N和總P量低于之前若干年).
(4)由表1、圖1、2綜合分析,湖中鰱、鳙主要捕食藻類,由于漁業(yè)的過度捕撈以及銀魚數量的增加可能會導致鰱魚、鳙魚數量及浮游動物數量下降,使藻類數量增加,最終導致了水華的發(fā)生.
(5)由于千島湖是人工湖泊,發(fā)育時間較短,因此生態(tài)系統的(營養(yǎng))結構簡單,穩(wěn)定性較差.要降低人工湖泊水華發(fā)生的頻率,可以采用控制捕撈量、增加鰱魚、鳙魚的投放量、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措施.
故答案為:
(1)不能    捕食、競爭(寫全給分)
(2)呼吸作用(細胞呼吸)    需氧型
(3)總N和總P量不是最高值(總N和總P量低于之前若干年)
(4)藻類    鰱魚、鳙魚數量及浮游動物數量下降
(5)(營養(yǎng))結構    控制捕撈量、增加鰱魚、鳙魚的投放量、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答出其中一項即得分)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群落結構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根據圖中的影響藻類數量變動的環(huán)境因素確定不同生物之間的種間關系,根據題干信息判斷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是某植株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和染色體上基因的模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
(2)細胞中屬于同源染色體的是1和2,3和4.
(3)細胞中屬于非同源染色體的是1和3,2和4,1和4,2和3.
(4)細胞中屬于等位基因的是A和a,B和b.
(5)該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發(fā)生分離的基因是A和a,B和b(等位基因);能進行自由組合的基因是A和B,a和b,A和b,a和B.
(6)經過減數分裂后,此細胞能形成2種精子,精子中的基因組成是AB和ab或Ab和aB
(7)該生物的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后能形成的卵細胞的基因組成是AB、ab、Ab和aB四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沒有核仁的細胞將不能正常形成核糖體
B.細胞中既能產生ATP又能產生[H]的場所只有葉綠體和線粒體
C.細胞間進行信息交流必須依賴細胞膜上的受體
D.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選擇進出的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關于探索DNA是遺傳物質實驗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格里菲思實驗中肺炎雙球菌R型轉化為S型是基因重組的結果
B.艾弗里實驗證明了S型細菌中的蛋白質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
C.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T2噬菌體的DNA是用32P直接標記的
D.赫爾希與蔡斯以噬菌體和細菌為研究材料,通過同位素示蹤技術區(qū)分蛋白質與DNA,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為某個哺乳動物的細胞分裂示意圖(假設該生物的體細胞有4條染色體,基因型為MMN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乙所示的細胞分裂過程中可發(fā)生基因重組
B.圖乙、丙、丁中均含有兩個染色體組,圖丁中不具有同源染色體
C.圖丁細胞的基因型為MmNN,說明該細胞在此之前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
D.圖丁細胞的名稱是次級精母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表是江蘇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qū)幾年中的麋鹿的數量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年份198719881989199019911992
出生率(%)17.927.329.622.724.930.2
存活數(只)4454667896122
A.由表中可以看出,麋鹿的物種豐富度逐年增大
B.若自然保護區(qū)進行麋鹿放生,可能降低麋鹿的遺傳多樣性
C.1991年麋鹿種群的死亡率大于1990年
D.若自然保護區(qū)對外開放,有可能改變保護區(qū)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下列關于實驗結果的分析,正確的是( 。
A.35S標記的T2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若攪拌不充分,離心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可能出現放射性
B.實驗室腐乳制作時,若酒的濃度偏大,則發(fā)酵時間會縮短
C.實驗室分離微生物培養(yǎng)時,需將培養(yǎng)皿倒置以防止空氣中雜菌污染
D.血細胞計數板洗滌后未經干燥處理而直接用于酵母菌的計數,結果會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為研究氮元素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科研人員利用缺氮的完全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玉米幼苗,一段時間后,分別測定各組玉米幼苗的氣孔導度(氣孔對水蒸氣、CO2等氣體的傳導度)和凈光合速率相對值,將結果繪成曲線如下.請據圖分析回答:
(1)隨著培養(yǎng)液中氮濃度的增加,氣孔導度先增加后不變,凈光合速率先增加后降低.玉米幼苗生長發(fā)育所需的最適氮濃度為8mmol/L.
(2)培養(yǎng)液中氮濃度為4mmol/L時,葉綠體光反應階段產生的O2部分(填“部分”或“全部”)擴散到線粒體中被消耗掉,原因是光合作用產生O2速率大于呼吸作用消耗O2速率(或凈光合速率大于0).
(3)當培養(yǎng)液中氮濃度由12mmol/L增加到16mmol/L時,玉米幼苗葉肉細胞的胞間CO2濃度變化趨勢是升高(填“降低”、“升高”或“不變”),合理的解釋是氣孔導度不變,但凈光合速率下降,CO2消耗速率降低.
(4)沙塵天氣影響玉米生長.一方面沙塵導致光照減弱直接影響葉綠體中ATP和[H]的產生,另一方面沙塵堵塞氣孔影響暗反應階段的CO2固定,導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人體的激素、酶和神經遞質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這三類物質都是( 。
A.在細胞內發(fā)揮作用B.由活細胞產生的蛋白質
C.與特定的分子結合起作用D.在發(fā)揮作用后仍保持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