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調(diào)查統(tǒng)計的方法被廣泛應用于生物科學研究之中。請回答:

(1)目前調(diào)查種群密度的方法一般有 和標志重捕法。為了模擬標志重捕法測定種群密度,小馬同學對某池塘中的鯽魚進行了調(diào)查:第一次捕獲105條,做上標記后放回,第二次捕獲鯽魚90條,其中有標記的25條,則該池塘中鯽魚大概共 條。

(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通過資料查找發(fā)現(xiàn):在15~35℃范圍內(nèi),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增長較快。為了探究酵母菌種群增長的最適溫度是多少,他們設置了5組實驗,每隔24 h取樣檢測一次,連續(xù)觀察7天。本實驗中,某學生的部分實驗操作過程是這樣的:

①把酵母菌培養(yǎng)液放置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第7天開始取樣計數(shù);

②用無菌吸管從靜置試管中吸取酵母菌培養(yǎng)液少許;

③加入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室,再蓋上蓋玻片,并用濾紙吸去多余菌液。

請糾正該同學實驗操作中的三個錯誤。

① ;

② ;

③ ;

(3)在培養(yǎng)后期,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前,通常需要將酵母菌樣液稀釋,這是因為 。對于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應如何計數(shù)? 。

①每隔24小時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養(yǎng)液,用血球計數(shù)板在顯微鏡下進行細胞計數(shù),并以多次計數(shù)的平均值估算試管中酵母菌種群密度,這種方法稱為__________法。

②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增長的最適溫度約是_____℃。

③圖中96h后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開始呈下降趨勢,究其原因是 。

 

(1)樣方法 378 (2)①第一天開始取樣計數(shù),連續(xù)七天 ②取樣前振蕩試管

③先蓋上蓋玻片,再加入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室

(3)酵母菌密度太大 計上不計下,計左不計右(左上原則)(相鄰兩邊及其頂角)

【解析】

試題分析:(1)目前調(diào)查種群密度的方法一般有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該池塘中鯽魚數(shù)N:105=90:25,N=378。

(2)①應該連續(xù)7天都取樣計數(shù)。

②取樣前振蕩試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勻。

③先蓋上蓋玻片,再加入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室。

(3)在培養(yǎng)后期,酵母菌密度太大,故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前,需要將酵母菌樣液稀釋;對于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應取頂邊,左側邊及其夾角的個體計數(shù)。

(4)①利用血球計數(shù)板估算酵母菌種群密度的方法是抽樣檢測法。

②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種群增長的最適溫度”,則自變量是溫度。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增長的最適溫度約是25℃。

③隨著酵母菌數(shù)量的增加,培養(yǎng)液中營養(yǎng)物質(zhì)、養(yǎng)分等越來越少,種內(nèi)斗爭加劇,所以96h后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開始下降。

④K值是指環(huán)境不受破壞的情況下,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最大值。該柱形圖的橫坐標是溫度,縱坐標是K值。

考點:本題考查考查種群密度的調(diào)查以及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nèi)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能力;能對一些簡單的實驗方案做出恰當?shù)脑u價和修訂能力及作圖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淮安市高二上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光裸的巖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是( )

A.地衣 B.苔蘚 C.土壤微生物 D.草木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一上第一次檢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明顯的區(qū)別在于

A.有無核物質(zhì) B.有無細胞質(zhì) C.有無細胞膜 D.有無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一上第一次檢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生物細胞內(nèi)重要的細胞器,下列關于線粒體和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相聯(lián)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從結構上看,二者都有雙層膜

B.從功能上看,二者都與細胞的能量代謝有關

C.從所含物質(zhì)上看,二者都含有少量DNA

D.從結構上看,二者增大膜面積的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一上第一次檢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蛋白質(zhì)、DNA和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依次是

A.氨基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B.核苷酸、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脫氧核苷酸 D.氨基酸、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江陰市五校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7分)下列簡圖表示人體特異性免疫的過程,圖中數(shù)字分別代表相應的生理活動,據(jù)圖回答:

(1)上圖中I表示 。

(2)②過程表示 細胞對抗原進行攝取和處理,并傳遞給T細胞

(3)當“病毒”侵入到組織細胞中后,機體一定要通過 免疫,使宿主細胞破裂,釋放出病毒,然后再通過 免疫,才能最終清除病毒。

(4)HIV病毒侵入人體后,破壞 細胞,逐漸使人的免疫系統(tǒng)癱瘓。

(5)已免疫的機體,再次遭遇同種病毒侵入時,其免疫過程主要是 (填圖中數(shù)字)。

(6)注射從已經(jīng)康復的SARS患者體內(nèi)取得的血清,對SARS有治療作用,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江陰市五校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雙選題

如圖表示三個神經(jīng)元及其聯(lián)系,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共有3個完整的突觸

B.興奮在整個反射弧上傳導的速度與突觸數(shù)量多少有關

C.在箭頭處施加一強刺激,可在①③點測到膜電位變化

D.在箭頭處施加一強刺激,可在④②點測到膜電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江陰市五校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zhì)中不屬于內(nèi)環(huán)境的是

A.神經(jīng)遞質(zhì) B.氨基酸 C.血紅蛋白 D.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上學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如圖是小麥育種的一些途徑。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抗。≧)對易感病(r)為顯性,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親本基因型為ddrr和DDRR,在培育矮稈抗病小麥品種過程中,F(xiàn)1自交產(chǎn)生F2,F(xiàn)2中矮稈抗病類型所占的比例是 。

(2)E→F→G途徑的育種方法是 ,其中F過程是 ,G過程常用的方法是 。

(3)要使小麥獲得燕麥抗銹病的性狀,應該選擇圖中 (填字母)表示的技術手段最合理,該育種方法是 。

(4)圖中能產(chǎn)生新基因的育種途徑是 (填字母)。

(5)請寫出基因工程的第二個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