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一般過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chǎn)、c兩過程中都發(fā)生細胞的增殖
B.此技術依據(jù)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利用此過程獲得的試管苗可能為雜合子
C.若用此技術進行工廠化生產(chǎn)紫草素,將細胞培養(yǎng)到b階段即可
D.多倍體植株的培育、單倍體育種均需經(jīng)過上圖所示過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核膜是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完全分開 | |
B. | 染色質主要是由 DNA 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 |
C. | 核仁與某種 RNA 的合成及線粒體的形成有關 | |
D. | 細胞核通過核膜實現(xiàn)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氧氣進入肺泡細胞 | |
B. | 紅細胞中血紅蛋白變?yōu)檠鹾涎t蛋白 | |
C. | 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 |
D. | K+、Na+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9}{16}$ | B. | $\frac{3}{8}$ | C. | $\frac{1}{2}$ | D. | $\frac{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安徽六安新安中學南溪中學高二4月聯(lián)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014年1月,美國政府宣布將斥資180億美元耗時25年來防止五大湖遭到“亞洲鯉魚”的入侵,回答下列問題:
(1)“亞洲鯉魚”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鯉魚、鰱魚等8種魚的統(tǒng)稱。美國于20世紀70年代從中國進口這些魚類,以改善生態(tài),但隨著數(shù)量的增加,亞洲鯉魚已在五大湖水域出現(xiàn),并危害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圖中曲線 符合“亞洲鯉魚”初期瘋狂增長的趨勢。這充分體現(xiàn)了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中所描述的生物有 的傾向。
(2)依據(jù)自然界“種群增長”的特點,人類進行狩獵或海洋捕撈作業(yè)時,應將種群數(shù)量控制在圖中 點,而不能過度捕撈,原因是 。
(3)若圖中曲線II可用于表示某地蟑螂種群數(shù)量變化,如果滅蟑螂時只采用毒餌誘殺的辦法,則蟑螂的數(shù)量會很快恢復到原有數(shù)量,請依據(jù)圖提出更有效地控制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安徽六安新安中學南溪中學高二4月聯(lián)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示為某物種遷入新環(huán)境后,種群數(shù)量增長速率(平均值)隨時間(單位:年)的變化。經(jīng)調查在第5年時該種群的數(shù)量為200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由圖可知,該物種遷入新環(huán)境后,其種群數(shù)量一直呈“J”型增長
B.理論上該種群在此環(huán)境中的環(huán)境容納量約為400只
C.導致第5年到第9年這段時間內種群數(shù)量增長速率下降、種群數(shù)量減少的因素主要包括天敵、生活空間和資源有限等
D.如果該種群為某種作物害蟲,則在第5年防治最有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體溫由37℃升至39℃的過程中,機體汗腺分泌減少 | |
B. | 體溫由37℃上升至39℃以后,體溫調定點開始上升 | |
C. | 體溫由39℃降至37℃的過程中,機體散熱大于產(chǎn)熱 | |
D. | 體溫恢復正常是神經(jīng)-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wǎng)絡作用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用雙縮脲試劑鑒定小分子a | B. | 小分子b共有8種 | ||
C. | HIV的遺傳信息儲存在大分子B中 | D. | 大分子A控制大分子B的合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