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屬于人體內環(huán)境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漿、組織液和淋巴
②血紅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島素
④激素、遞質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用牛奶瓶培養(yǎng)黑腹果蠅,觀察成蟲數量的變化,結果如下表:
時間(天) | 1 | 5 | 9 | 13 | 17 | 21 | 25 | 29 | 33 | 37 |
成蟲數(只) | 6 | 10 | 28 | 71 | 131 | 207 | 270 | 302 | 327 | 341 |
根據表中數據分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第13~25天,成蟲數量增長快的主要原因是個體生長加快
B.第17~29天,成蟲增長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蟲增長率的下降與種群密度的改變有關
D.第1~37天,成蟲數量呈“J”型增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提取光合色素,進行紙層析分離,對該實驗中各種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未見色素帶,說明材料可能為黃化葉片
B.色素始終在濾紙上,是因為色素不溶于層析液
C.提取液呈綠色是由于含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b
D.胡蘿卜素處于濾紙最前方,是因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表述,錯誤的是
A.1665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發(fā)現的并不是完整的細胞
B.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組成
C.細胞學說表明了各種生物彼此之間存在著親緣關系
D.德國人施萊登和施旺認為新細胞由老細胞分裂而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細胞分化、癌變和衰老的共同表現是( )
A.細胞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上的變化
B.新陳代謝速度減慢
C.遺傳物質和細胞功能上發(fā)生改變
D.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圖為人體神經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神經細胞含有DNA的膜性細胞器是線粒體
B.該圖中③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C.該圖中④為突觸,共有5個
D.構成①的化學成分主要是脂質和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則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酪氨酸幾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這種差異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n個氨基酸共有m個氨基,則這些氨基酸縮合成的一個多肽中的氨基數必為m-n
D.甜味肽的分子式為C13H16O5N2,則甜味肽一定是一種二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兩段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雌蠶蛾能釋放一種性引誘劑,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蠶蛾吸引過來。雖然每只雌蛾所釋放的引誘劑的數量不到0.01 mg,但雄蛾卻仍對其作出反應。有趣的是雄蛾對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蛾雖然看得見,但卻無動于衷。
材料二 卡爾遜(Karison)和林茨(Liischer)于1959年倡議采用性外激素(Pheromone)這一術語。它是昆蟲分泌到體外的一種揮發(fā)性物質,是對同種昆蟲的其他個體發(fā)出的影響它們的行為的化學信號,故稱為信息素,目前已人工合成20多種性外激素,用于防治害蟲,效果顯著,如利用性外引誘劑“迷向法”防治害蟲。具體做法是,在田間釋放過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誘劑,使雄蟲無法辨認雌蟲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氣味感受器變得不適應或疲勞,不再對雌蟲有反應,從而干擾害蟲的正常交尾。
(1)材料一說明使雄蛾作出反應的性引誘劑屬于________信息,而不是________信息,不是由視覺引起的。
(2)材料一體現了信息傳遞的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量的引誘劑就可引起同種雄蛾的反應,這說明引誘劑具有______性和________性。
(4)從材料二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殺死害蟲,而是通過____________,從而使害蟲種群的____________率下降,降低對作物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9 如圖是用來研究溫度對酵母菌酒精發(fā)酵的影響裝置。廣口瓶內含有懸浮在2%蔗糖溶液中的2.5 g酵母,實驗記錄的是玻璃管中小液滴移動的距離(單位:cm),結果如下表所示!
時間/min | 5℃ | 10℃ | 20℃ | 35℃ | 55℃ |
1 | 0 | 0.2 | 0.4 | 0.7 | 0 |
2 | 0 | 1.0 | 1.3 | 1.6 | 0.1 |
3 | 0.1 | 1.8 | 2.2 | 2.8 | 0.2 |
4 | 0.2 | 3.1 | 3.3 | 4.4 | 0.3 |
5 | 0.3 | 4.0 | 4.4 | 4.4 | 0.4 |
依據該實驗裝置和實驗數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實驗裝置中小液滴移動的方向是向右
B.酵母菌中參與酒精發(fā)酵的酶的最適溫度為20℃
C.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隨溫度的升高,發(fā)酵作用增強
D.廣口瓶內的蔗糖完全被酵母菌利用至少需要5 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