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數學 > 題目詳情
17.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CC1⊥底面ABC,CC1⊥底面ABC,AC⊥CB,點D是AB的中點.
(Ⅰ)求證:AC⊥BC1;
(Ⅱ)求證:AC1∥平面CDB1
(Ⅲ)設AB=2AA1,AC=BC,在線段A1B1上是否存在點M,使得BM⊥CB1?若存在,確定點M的位置;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分析 (I)先證明CC1⊥AC,又AC⊥BC,BC∩CC1=C,可證AC⊥平面BCC1B1,從而可證AC⊥BC1
(Ⅱ)設CB1與C1B的交點為E,連結DE,可證DE∥AC1.即可判定AC1∥平面CDB1
(Ⅲ)可證AA1⊥CD,CD⊥AB,從而證明CD⊥平面AA1B1B,取線段A1B1的中點M,連接BM.可證CD⊥BM,BM⊥B1D,即可證明BM⊥平面B1CD,從而得證BM⊥CB1

解答 (本小題滿分14分)
證明:(I)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因為CC1⊥底面ABC,AC?底面ABC,
所以CC1⊥AC.
又AC⊥BC,BC∩CC1=C,
所以AC⊥平面BCC1B1
而BC1?平面BCC1B1,
則AC⊥BC1.…(4分)
(Ⅱ)設CB1與C1B的交點為E,連結DE,
因為D是AB的中點,E是BC1的中點,
所以DE∥AC1
因為DE?平面CDB1,AC1?平面CDB1,
所以AC1∥平面CDB1.…(9分)
(Ⅲ)在線段A1B1上存在點M,使得BM⊥CB1,且M為線段A1B1的中點.
證明如下:因為AA1⊥底面ABC,CD?底面ABC,
所以AA1⊥CD.                            
由已知AC=BC,D為線段AB的中點,
所以CD⊥AB.
又AA1∩AB=A,
所以CD⊥平面AA1B1B.
取線段A1B1的中點M,連接BM.
因為BM?平面AA1B1B,所以CD⊥BM.
由已知AB=2AA1,由平面幾何知識可得BM⊥B1D.
又CD∩B1D=D,所以BM⊥平面B1CD.
又B1C?平面B1CD,
所以BM⊥CB1.…(14分)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考查了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已知橢圓C:$\frac{{x}^{2}}{{a}^{2}}$+$\frac{{y}^{2}}{^{2}}$=1(a>b>0)的左頂點為A,上項點為B,M(1,0),N(n,0),|MB|=$\sqrt{2}$,|AM|=3.過點M作直線l(與x軸不重合),直線l與橢圓C相交于P,Q兩點,且有NP⊥NQ.
(Ⅰ)求橢圓C的方程;
(Ⅱ)求實數n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已知函數$f(x)=\left\{{\begin{array}{l}{3{x^2}-4,x>0}\\{2,x=0}\\{-1,x<0}\end{array}}\right.$,則f(f(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已知數列{an}中,a1=1,且滿足an+1=an+2n,n∈N+,則a10=( 。
A.19B.91C.101D.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設等差數列{an}的前n項和為Sn,若a3+a6=12,S4=8,則a9的值是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已知點O為坐標原點,點M(2,1),點N(x,y)滿足不等式組$\left\{\begin{array}{l}{x-2y+2≥0}\\{x+y-2≥0}\\{x≤4}\end{array}\right.$,則$\overrightarrow{OM}$•$\overrightarrow{ON}$的最大值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設f(x)=cosx-sinx,把f(x)的圖象按向量$\overrightarrow{a}$=(m,0)(m>0)平移后,圖象恰好為函數y=-f′(x)的圖象,則m的值可以為( 。
A.$\frac{π}{4}$B.$\frac{3}{4}$πC.πD.$\frac{π}{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下列事件是隨機事件的是①④(填序號).
①連續(xù)兩次擲一枚硬幣,兩次都出現正面向上;
②異性電荷相互吸引;
③在標準大氣壓下,水在1℃時結冰;
④任意擲一枚骰子朝上的點數是偶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在復平面內復數$z=\frac{ai+1}{1-i}$對應的點在第一象限,則實數a的取值可以為(  )
A.0B.1C.-1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