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集合A=a1,a2,a3,…,an,其中ai∈R(1≤i≤n,n>2),l(A)表示和ai+aj(1≤i<j≤n)中所有不同值的個數(shù).
(Ⅰ)設集合P=2,4,6,8,Q=2,4,8,16,分別求l(P)和l(Q);
(Ⅱ)若集合A=2,4,8,…,2n,求證:l(A)=
n(n-1)2
;
(Ⅲ)l(A)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這個最小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分析:(Ⅰ)直接利用定義把集合P=2,4,6,8,Q=2,4,8,16中的值代入即可求出l(P)和l(Q);
(Ⅱ)先由ai+aj(1≤i<j≤n)最多有
C
2
n
=
n(n-1)
2
個值,可得l(A)≤
n(n-1)
2
;再利用定義推得所有ai+aj(1≤i<j≤n)的值兩兩不同,即可證明結論.
(Ⅲ)l(A)存在最小值,設a1<a2<<an,所以a1+a2<a1+a3<…<a1+an<a2+an<…<an-1+an.由此即可證明l(A)的最小值2n-3.
解答:解:(Ⅰ)根據(jù)題中的定義可知:由2+4=6,2+6=8,2+8=10,4+6=10,4+8=12,6+8=14,得l(P)=5.
由2+4=6,2+8=10,2+16=18,4+8=12,4+16=20,8+16=24,得l(Q)=6.(5分)
(Ⅱ)證明:因為ai+aj(1≤i<j≤n)最多有
C
2
n
=
n(n-1)
2
個值,所以l(A)≤
n(n-1)
2

又集合A=2,4,8,,2n,任取ai+aj,ak+al(1≤i<j≤n,1≤k<l≤n),
當j≠l時,不妨設j<l,則ai+aj<2aj=2j+1≤al<ak+al,
即ai+aj≠ak+al.當j=l,i≠k時,ai+aj≠ak+al
因此,當且僅當i=k,j=l時,ai+aj=ak+al
即所有ai+aj(1≤i<j≤n)的值兩兩不同,
所以l(A)=
n(n-1)
2
.(9分)
(Ⅲ)l(A)存在最小值,且最小值為2n-3.
不妨設a1<a2<a3<…<an,可得a1+a2<a1+a3<…<a1+an<a2+an<…<an-1+an,
所以ai+aj(1≤i<j≤n)中至少有2n-3個不同的數(shù),即l(A)≥2n-3.
事實上,設a1,a2,a3,,an成等差數(shù)列,
考慮ai+aj(1≤i<j≤n),根據(jù)等差數(shù)列的性質(zhì),
當i+j≤n時,ai+aj=a1+ai+j-1
當i+j>n時,ai+aj=ai+j-n+an;
因此每個和ai+aj(1≤i<j≤n)等于a1+ak(2≤k≤n)中的一個,
或者等于al+an(2≤l≤n-1)中的一個.
所以對這樣的A,l(A)=2n-3,所以l(A)的最小值為2n-3.(13分)
點評:本題考查集合與元素的位置關系和數(shù)列的綜合應用,綜合性較強,解題時注意整體思想和轉化思想的運用,解題時要認真審題,仔細解答,避免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集合A={a1,a2,…,ak(k≥2)},其中ai∈Z(i=1,2,…,k),由A中的元素構成兩個相應的集合:S={(a,b)|a∈A,b∈A,a+b∈A},T={(a,b)|a∈A,b∈A,a-b∈A}.其中(a,b)是有序數(shù)對,集合S和T中的元素個數(shù)分別為m和n.若對于任意的a∈A,總有-a∉A,則稱集合A具有性質(zhì)P.
(Ⅰ)檢驗集合{0,1,2,3}與{-1,2,3}是否具有性質(zhì)P并對其中具有性質(zhì)P的集合,寫出相應的集合S和T;
(Ⅱ)對任何具有性質(zhì)P的集合A,證明:n≤
k(k-1)2

(Ⅲ)判斷m和n的大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集合A={a1,a2,…,ak}(k≥2),其中a1∈Z(i=1,2,L,k),若對于任意的a∈A,總有-a∉A,則稱集合A具有性質(zhì)P.
設集合T={(a,b)|a∈A,b∈A,a-b∈A)},其中(a,b)是有序數(shù)對,集合T 中的元素個數(shù)分別為n.
(Ⅰ)檢驗集合{0,1,2,3}與{-1,2,3}是否具有性質(zhì)P并對其中具有性質(zhì)P的集合,寫出相應的集合T;
(Ⅱ)對任何具有性質(zhì)P的集合A,求n的最大值(用k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北京高考真題 題型:解答題

已知集合A={a1,a2,…,ak(k≥2)},其中ai∈Z(i=1,2,…,k),由A中的元素構成兩個相應的集合:S={(a,b)|a∈A,b∈A,a+b∈A},T={(a,b)|a∈A,b∈A,a-b∈A},其中(a,b)是有序數(shù)對,集合S和T中的元素個數(shù)分別為m和n,若對于任意的a∈A,總有-aA,則稱集合A具有性質(zhì)P。
(1)檢驗集合{0,1,2,3}與{-1,2,3}是否具有性質(zhì)P并對其中具有性質(zhì)P的集合,寫出相應的集合S和T;
(2)對任何具有性質(zhì)P的集合A,證明: n≤;
(3)判斷m和n的大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月考題 題型:解答題

已知集合A={a1,a2,…,ak(k≥2)},其中ai∈Z(i=1,2,…,k),由A中的元素構成兩個相應的集合:S={(a,b)|a∈A,b∈A,a+b∈A},T={(a,b)|a∈A,b∈A,a﹣b∈A}.其中(a,b)是有序數(shù)對,集合S和T中的元素個數(shù)分別為m和n.若對于任意的a∈A,總有﹣aA,則稱集合A具有性質(zhì)P.
(I)檢驗集合{0,1,2,3}與{﹣1,2,3}是否具有性質(zhì)P并對其中具有性質(zhì)P的集合,寫出相應的集合S和T;
(II)對任何具有性質(zhì)P的集合A,證明: ;
(III)判斷m和n的大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07年北京市高考數(shù)學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集合A={a1,a2,…,ak(k≥2)},其中ai∈Z(i=1,2,…,k),由A中的元素構成兩個相應的集合:S={(a,b)|a∈A,b∈A,a+b∈A},T={(a,b)|a∈A,b∈A,a-b∈A}.其中(a,b)是有序數(shù)對,集合S和T中的元素個數(shù)分別為m和n.若對于任意的a∈A,總有-a∉A,則稱集合A具有性質(zhì)P.
(I)檢驗集合{0,1,2,3}與{-1,2,3}是否具有性質(zhì)P并對其中具有性質(zhì)P的集合,寫出相應的集合S和T;
(II)對任何具有性質(zhì)P的集合A,證明:
(III)判斷m和n的大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