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是平面α內(nèi)的一條線段, AC⊥α, BD⊥AB且和α成30°角, 又AC, BD在平面α同側(cè), 若AB=4, AC=BD=3, 則CD的長是

[  ]

A.3  B.5  C.7  D.9 

答案:B
解析:

解1: 過D作DE⊥平面α于E, 連結(jié)BE, AE.可求出

DE=,  BE=.

∵ BD⊥AB,  ∴  BE⊥AB(三垂線定理).

可求出AE=

∴  CD==5

解2: AB是異面直線AC, BD的公垂線段.

CD==5


提示:

注意AB是AC, BD的公垂線段, AC, BD成60°角. 利用教材中異面直線上兩點間距離公式求解.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棱長為2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M為AB的中點,P是平面ABCD內(nèi)的動點,且滿足條件PD1=3PM,則動點P在平面ABCD內(nèi)形成的軌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1)自圓O外一點P引切線與圓切于點A,M為PA中點,過M引割線交圓于B,C兩點.求證:∠MCP=∠MPB.
(2)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xOy中,已知四邊形ABCD的四個頂點A(0,1),B(2,1),C(2,3),D(0,2),經(jīng)矩陣M=
10
k1
表示的變換作用后,四邊形ABCD變?yōu)樗倪呅蜛1B1C1D1,問:四邊形ABCD與四邊形A1B1C1D1的面積是否相等?試證明你的結(jié)論.
(3)已知A是曲線ρ=12sinθ上的動點,B是曲線ρ=12cos(θ-
π
6
)
上的動點,試求AB的最大值.
(4)設(shè)p是△ABC內(nèi)的一點,x,y,z是p到三邊a,b,c的距離,R是△ABC外接圓的半徑,證明
x
+
y
+
z
1
2R
a2+b2+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安徽模擬)已知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2,E、F、G分別是AB,BC,B1C1的中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②③⑤
①②③⑤
 (寫出所有正確命題的編號).
①P在直線EF上運動時,GP始終與平面AA1C1C平行;
②點Q在直線BC1上運動時,三棱錐A-D1QC的體積不變;
③點M是平面A1B1C1D1上到點?和.距離相等的點,則點M的軌跡是一條直線;
④以正方體ABCD-A1B1C1D1的任意兩個頂點為端點連一條線段,其中與棱AA1異面的有10條;
⑤點P是平面ABCD內(nèi)的動點,且點P到直線A1D1的距離與點P到點E的距離的平方差為3,則點P的軌跡為拋物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江蘇同步題 題型:解答題

(附加題)
(1)自圓O外一點P引切線與圓切于點A,M為PA中點,過M引割線交圓于B,C兩點.
求證:∠MCP=∠MPB.
(2)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xOy中,已知四邊形ABCD的四個頂點A(0,1),B(2,1),C(2,3),D(0,2),經(jīng)矩陣表示的變換作用后,四邊形ABCD變?yōu)樗倪呅蜛1B1C1D1,問:四邊形ABCD與四邊形A1B1C1D1的面積是否相等?試證明你的結(jié)論.
(3)已知A是曲線ρ=12sinθ上的動點,B是曲線上的動點,試求AB的最大值.
(4)設(shè)p是△ABC內(nèi)的一點,x,y,z是p到三邊a,b,c的距離,R是△ABC外接圓的半徑,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