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是△ABC內的一點,
AP
=
1
3
AB
+
AC
),則△ABC的面積與△ABP的面積之比為(  )
分析:作出△ABC的BC邊上的中線AD,如圖所示.由向量加法法則與三角形中線的性質算出
AP
=
2
3
AD
,得到P是AD的一個三等分點.分別作DE⊥AB于E、PF⊥AB于F,利用平行線的性質和三角形面積公式算出S△ABP=
2
3
S△ABD,由AD是△ABC的中線得S△ABD=
1
2
S△ABC,可得S△ABP=
1
3
S△ABC,由此可得△ABC的面積與△ABP的面積之比.
解答:解:設D為BC中點,連結AD,可得
AP
=
1
3
AB
+
AC
),
AD
=
1
2
AB
+
AC
),
AP
=
2
3
AD
,即P是AD上靠近D點的一個三等分點.
分別過D、P作AB的垂線,垂足分別為E、F,則PF∥DE,
PF
DE
=
AP
AD
=
2
3
,可得
S△ABP
S△ABD
=
1
2
×AB×PF
1
2
×AB×DE
=
PF
DE
=
2
3
,
得S△ABP=
2
3
S△ABD,
∵AD是△ABC的中線,可得S△ABD=
1
2
S△ABC
∴S△ABP=
2
3
×
1
2
S△ABC=
1
3
S△ABC
因此,△ABC的面積與△ABP的面積之比為3.
故選:A
點評:本題給出△ABC內部一點P滿足的向量式,求△ABC的面積與△ABP的面積之比.著重考查了向量的加法法則、三角形的中線的性質和三角形面積公式等知識,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設p是△ABC內的一點,x,y,z是p到三邊a,b,c的距離,R是△ABC外接圓的半徑.
證明
x
+
y
+
z
1
2R
a2+b2+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P是△ABC內的一點,
AP
=
1
3
(
AB
+
AC
)
,則△ABC的面積與△ABP的面積之比
3:1
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自圓O外一點P引切線與圓切于點A,M為PA中點,過M引割線交圓于B,C兩點.求證:∠MCP=∠MPB.
(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四邊形ABCD的四個頂點A(0,1),B(2,1),C(2,3),D(0,2),經(jīng)矩陣M=
10
k1
表示的變換作用后,四邊形ABCD變?yōu)樗倪呅蜛1B1C1D1,問:四邊形ABCD與四邊形A1B1C1D1的面積是否相等?試證明你的結論.
(3)已知A是曲線ρ=12sinθ上的動點,B是曲線ρ=12cos(θ-
π
6
)
上的動點,試求AB的最大值.
(4)設p是△ABC內的一點,x,y,z是p到三邊a,b,c的距離,R是△ABC外接圓的半徑,證明
x
+
y
+
z
1
2R
a2+b2+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0•淄博一模)P是△ABC內的一點
AP
=
1
3
AB
+
AC
),則△ABC的面積與△ABP 的面積之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