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①②所示,在用“插針法”測定玻璃磚折射率的實驗中,甲同學(xué)在紙上畫出的界面bb’沒有與玻璃磚下表面重臺;乙同學(xué)在紙上畫出的法線與界面不垂直,出現(xiàn)了傾斜;他們的其它操作均正確.則:甲、乙兩位同學(xué)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為( 。
分析:用插針法測定玻璃磚折射率的實驗原理是折射定律n=
sini
sunr
,作出光路圖,確定折射光線的偏折情況,分析入射角與折射角的誤差,來確定折射率的誤差.
解答:解:如右圖所示.作出光路圖,實線是實際光路,虛線是作圖時采用的光路,可知測定折射率時,玻璃中折射角r增大,而入射角i沒有改變,則由n=
sini
sinr
,得知甲測得的折射率偏小;
根據(jù)乙同學(xué)的操作可知,測得的入射角i和折射角r都偏大,而且增大相同的角度.
玻璃磚的折射率為:n=
sini
sinr
,運用特殊值法分析:
假設(shè)若法線與界面垂直時,入射角為i=45°,折射角為r=30°,則折射率為:n=
sini
sinr
=
sin45°
sin30°
=
2
≈1.41
若法線與界面不垂直時,入射角與折射角都增大15°,則折射率為:n′=
sin(45°+15°)
sin(30°+15°)
=
6
2
≈1.22,可見,n的測量值將偏小.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對于實驗誤差,要緊扣實驗原理,用作圖法,確定出入射角與折射角的誤差,即可分析折射率的誤差.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所示,在用斜槽軌道做“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實驗中,
(1)斜槽末端的切線必須是水平的,這樣做的目的是
B
B

A.保證小球飛出時,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證小球飛出時,速度沿水平方向
C.保證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每次都相等
D.保證小球運動的軌道是一條拋物線.
(2)實驗簡要步驟如下:
A.讓小球多次從
同一位置/同一高度
同一位置/同一高度
  釋放,在一張白紙記下小球經(jīng)過的一系列位置,如圖2中a、b、c、d所示.
B.按圖安裝器材時,注意讓斜槽
斜槽末端切線水平
斜槽末端切線水平
,記下平拋初位置O點和過O點的豎直線.
C.取下白紙,以O(shè)為原點,以豎直線為y軸建立坐標(biāo)系,用平滑曲線畫平拋運動物體的軌跡.
①上述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
BAC
BAC

②某同學(xué)做“研究平拋物體運動”實驗時在白紙上畫出小球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中的數(shù)據(jù),計算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v0=_
0.14
0.14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所示,在用斜槽軌道做“探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的實驗時讓小球多次沿同一軌道運動,通過描點法畫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

(1)為了能較準(zhǔn)確地描出運動軌跡,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正確的是
ACD
ACD

A、通過調(diào)節(jié)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釋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須由靜止釋放小球
D、小球運動時不應(yīng)與木板上的白紙(或方格紙)相接觸
(2)圖2中A、B、C、D為某同學(xué)描繪的平拋運動軌跡上的幾個點,已知方格邊長為L.則小球的初速度v0=
2
gL
2
gL
;B點的速度大小vb=
41gL
2
41gL
2
.(重力加速度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所示,在“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實驗中,某次實驗時,該同學(xué)調(diào)節(jié)分劃板的位置,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齊某亮紋的中心,如圖2 所示,此時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為
2.270
2.270
mm.轉(zhuǎn)動手輪,使分劃線向一側(cè)移動到另一條亮紋的中心位置,再次從螺旋測微器上讀數(shù).若實驗測得4條亮紋中心間的距離為△x=0.960mm,已知雙縫間距為d=1.5mm,雙縫到屏的距離為L=1.00m,則對應(yīng)的光波波長λ為
4.8×10-7m
4.8×10-7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如圖1所示,在用“自由落體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下面列舉了該實驗的幾個操作步驟,你認(rèn)為沒有必要進(jìn)行的或者操作不恰當(dāng)?shù)牟襟E是(填字母代號)
 

A.按照圖示的裝置正確安裝好實驗器材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學(xué)生電源的直流輸出端上
C.用天平測量出重錘的質(zhì)量
D.先放開手上紙帶和重錘下落,再接通電源開關(guān)
(2)某次實驗中要設(shè)計一電路來測量電流表A1的內(nèi)阻r1,實驗給出了如下備選器材.
A.待測電流表(A1):量程10mA,內(nèi)阻r1約40Ω
B.電流表(A2):量程300μA,內(nèi)阻r2=1.4kΩ
C.電壓表(V):量程5V,內(nèi)阻r3=10kΩ
D.定值電阻(R1):阻值約100Ω,作保護(hù)電阻用
E.滑動變阻器(R2):總阻值約10Ω
F.電池(E):電動1.5V,內(nèi)阻很小
G.開關(guān)(K)
H.導(dǎo)線若干
實驗中甲乙兩個實驗小組分別設(shè)計了甲、乙兩個不同的實驗設(shè)計方案,實驗電路圖如圖2虛線框內(nèi)所示.
①實驗中要求方法簡捷,盡可能提高測量精度,并能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請在甲乙實驗電路中選出最佳的實驗方案
 
(填甲或乙).
②若選用最佳實驗方案所測得的測量數(shù)據(jù)中的一組來計算r1,則電表內(nèi)阻的表達(dá)式r1=
 
,式中各直接測得量的意義是
 

③按①中選擇的設(shè)計電路在如圖3所示實物中正確連線.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a所示,在“用DIS系統(tǒng)測量小車的加速度”實驗中,將水平軌道一端墊高5cm形成斜面.從軌道一端靜止釋放質(zhì)量0.5kg的小車后得到圖b的v-t圖象,忽略小車與軌道末端碰撞停下所用的時間,則
(1)小車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
(2)小車從開始運動至剛到達(dá)軌道末端過程中機械能損失了
 
J,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