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關于力、重力和彈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畫力的圖示時,力的作用點可不畫在受力物體上

B.把一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靜止,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木塊受的重力

C.把一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靜止,木塊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木塊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

D.形狀規(guī)則的任何物體的重心都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答案】C

【解析】

A.在畫力的圖示時,力的作用點必須畫在受力物體上。故A錯誤;

B.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靜止,由平衡條件和牛頓第三定律分析得知,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在數值上等于木塊受的重力,但壓力與重力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力,不能說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木塊受的重力。故B錯誤;

C.木塊對桌面的壓力是彈力,是由于施力物體木塊發(fā)生形變對桌面產生的彈力。故C正確;

D.只有形狀規(guī)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重心才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故D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當飛機離地面某一高度靜止于空中時,運動員離開飛機自由下落,運動一段時間后打開降落傘,展傘后運動員以5m/s2的加速度勻減速下降.則在運動員減速下降的任一秒內( )

A.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5m/s

B.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0.2

C.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5m/s

D.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科學家2016211日宣布,他們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是實驗驗證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最后一塊缺失的“拼圖”,相對論在一定范圍內彌補了經典力學的局限性。關于經典力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經典力學完全適用于宏觀低速運動

B.經典力學取得了巨大成就,是普遍適用的

C.隨著物理學的發(fā)展,經典力學將逐漸成為過時的理論

D.由于相對論、量子論的提出,經典力學已經失去了它的應用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開普勒關于行星運動的描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所有的行星軌道的半長軸的二次方跟公轉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B.所有的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圓,太陽處在圓心上

C.所有的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D.行星繞太陽運動的速度大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它問世后200多年間,一直是全部天文學和宇宙學思想的基礎。天體的運行、潮水的漲落和彗星的出沒,所有這一切都可以用同一規(guī)律來解釋。這確實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它的影響超出了天文學和物理學的范圍!薄八钡膯柺

A. 揭示了宇宙的基本法則

B. 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理論基礎

C. 確立了太陽中心說理論

D. 闡明了時間空間的本質屬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靜止放在桌面上的書對桌面的壓力是因為書發(fā)生了彈性形變

B.人隨秋千擺到最低點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

C.跳高的人起跳以后在上升過程中處于超重狀態(tài)

D.勻速圓周運動是勻變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木箱內的地板上放置一個5kg的物體,鋼繩吊著木箱靜止在某一高度處。從計時時刻開始鋼繩拉著木箱向上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4m/s2,至第3s末鋼繩突然斷裂,此后木箱先向上做勻減速運動,到達最高點后開始豎直下落,7s末落至地面。木箱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地板始終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取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秒末物體的重力增大到70N

B.4秒末物體對木箱地板的壓力為70N

C.4秒末物體對木箱地板的壓力為50N

D.6秒末物體對木箱地板的壓力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研究神舟十一號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過程時,神舟十一號天宮二號可視為質點

B.兩個運動物體的位移大小相等,路程也一定相等

C.一個物體的位移為零,路程有可能不為零

D.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必須選取地面為參考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時間201689日,里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決賽,來自中國浙江的選手傅園慧以5876的成績榮獲銅牌,打破了亞洲記錄,已知標準泳池長為50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00米指的是位移大小

B.5876指的是時間間隔

C.由題中的數據可求出傅園慧到達終點瞬間的速度

D.在研究傅園慧的游泳姿勢時,可把她視為質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