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7.如圖所示,在第一象限內+x軸與OC之間分布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y軸與OC之間分布有沿+y方向的勻強電場.+x軸上與O點相距為d處有一粒子源S.某一時刻,從S平行于紙面向各個方向發(fā)射出大量帶正電的同種粒子(不計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等.經過一段時間有大量粒子從邊界OC射出磁場,已知OC與+x軸夾角為60°.從邊界OC射出的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最短時間等于$\frac{T}{6}$(T為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周期.為已知量).求:
(1)從邊界OC射比的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最長時間?
(2)若在磁場中運動最長時間的粒子經過電場后打在y軸上與O點相距為($\sqrt{3}$+1)d,求場強E與磁感應強度B的比值?

分析 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時間根據公式$t=\frac{θ}{2π}T$,軌跡圓心角最小時運動時間最短,軌跡弦最短,即S到OC邊距離最短,運動的最短時間$t=\frac{T}{6}$,圓心角為60°,半徑與弦長相,因為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等,半徑相等,從邊界OC射出的粒子時間最長時,弦最長,最長弦等于直徑即SP=2R,根據幾何關系,SP⊥OA,從而求出最長時間:時間最長的粒子進入電場做類平拋運動,根據類平運動的規(guī)律及圓周運動規(guī)律求出E和B的比值.

解答 解:(1)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得:$qvB=m\frac{{v}_{\;}^{2}}{r}$
得:$r=\frac{mv}{qB}$
粒子運動時間$t=\frac{θ}{2π}T$,時間最短的粒子軌跡圓心角最小,軌跡弦最短,即S到OC邊的距離最短
${t}_{min}^{\;}=\frac{T}{6}$,圓心角等于60°,r=SQ
時間最長帶電粒子軌跡弦最長,SP=2r,根據幾何關系知SP⊥OA,如圖
所以從邊界OC射出的粒子運動得最長時間${t}_{max}^{\;}=\frac{T}{2}$
(2)進入電場做類平拋運動,由幾何關系求得SP=$\sqrt{3}d$,
水平位移:x=d=vt…①
豎直位移:$y=(\sqrt{3}+1)d-\sqrt{3}d=\frac{1}{2}(\frac{qE}{m}){t}_{\;}^{2}②$
聯(lián)立①②得:$E=\frac{2m{v}_{\;}^{2}}{qd}$…③
在磁場中圓周運動SP=2r=$\sqrt{3}d$,得:$r=\frac{\sqrt{3}}{2}d$…④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得:$qvB=m\frac{{v}_{\;}^{2}}{r}$得:$r=\frac{mv}{qB}$…⑤
聯(lián)立④⑤得:$\frac{\sqrt{3}d}{2}=\frac{mv}{qd}$
解得:$B=\frac{2mv}{\sqrt{3}qd}$…⑥
$\frac{E}{B}=\sqrt{3}v$…⑦
根據$v=\frac{2πr}{T}$=$\frac{2π×\frac{\sqrt{3}d}{2}}{T}=\frac{\sqrt{3}πd}{T}$…⑧

⑧代入⑦得:$\frac{E}{B}=\frac{3πd}{T}$
答:(1)從邊界OC射比的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最長時間$\frac{T}{2}$
(2)若在磁場中運動最長時間的粒子經過電場后打在y軸上與O點相距為($\sqrt{3}$+1)d,求場強E與磁感應強度B的比值$\frac{3πd}{T}$

點評 本題是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運動的問題,涉及的知識點非常多,關鍵是根據題目要求,正確畫出粒子運動軌跡,根據幾何關系求半徑以及類平拋的水平和豎直位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電路研究電壓的變化與電流的變化的關系,電壓表電流表均為理想電表,C為電容器.閉合開關S至電路穩(wěn)定,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結果發(fā)現電壓表V1的示數改變量大小為△U1,電壓表V2的示數改變量大小為△U2,電流表A的示數改變量大小為△I,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frac{{△{U_1}}}{△I}$的值變大
B.$\frac{{△{U_2}}}{△I}$的值不變,且始終等于電源電阻
C.電壓表V1的示數與電流表A的比值$\frac{U_1}{I}$變大
D.滑片向左移動的過程中,電容器帶電量逐漸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8.在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時,讓小球多次沿同一軌道運動,通過描點法畫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
(1)為了能較準確地描繪運動軌跡,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將你認為正確的選項前面的字母填在橫線上AC.
A.通過調節(jié)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釋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須由靜止釋放小球
D.記錄小球位置用的鉛筆每次必須嚴格地等距離下降
(2)作出平拋運動的軌跡后,為算出其初速度,實驗中需測量的數據有小球從原點到某時刻的水平位移x和小球從原點到某時刻的豎直位移y.其初速度的表達式為v0=$x\sqrt{\frac{g}{2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一根木棒沿水平桌面從A運動到B,若棒與桌面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則棒對桌面的摩擦力和桌面對棒的摩擦力做的功各為( 。
A.-fs,-fsB.fs,-fsC.0,-fsD.-fs,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開關S原來是斷開的,當S閉合時( 。
A.若電池內阻為零.則電流表示數變大
B.若電池內阻為零.則電流表示數不變
C.若電池內阻不為零.則電流示數變小
D.若電池內阻不為零.則電流表示數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物體沿直線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若在第1s內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為2J.則(  )
A.1s~2s時間內合外力做功2JB.2s~5s時間內合外力做功-2J
C.2s~8s時間內合外力做功-6JD.前8s時間內合外力做功-4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將一薄鋼條的下端固定,如圖所示,分別用不同的力推它F1=F3=F4>F2,使其發(fā)生A、B、C、D各圖中所示的形變,則( 。
A.對比圖A和B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
B.對比圖B和D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C.對比圖A和D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
D.對比圖C和D只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A、D分別是斜面的頂端、底端,B、C是斜面上的兩個點,AB=BC=CD,E點在D點的正上方,與A等高.從E點以不同的水平速度拋出質量相等的兩個小球,球1落在B點,球2落在C點,兩球從拋出到落在斜面上的運動過程中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球1和球2動能增加量之比為1:2
B.球1和球2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1:2
C.球1和球2拋出時初速度大小之比為2:1
D.球1和球2運動的時間之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已知單縫與雙縫間的距離L1=100mm,雙縫與屏的距離L2=600mm,單縫寬d1=0.10mm,雙縫間距d2=0.20mm.用測量頭來測量光屏上干涉亮條紋到中心的距離.測量頭由分劃板、目鏡、手輪等構成,轉動手輪,使分劃板左右移動,讓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對準屏上亮紋的中心,(如圖2所示),記下此時手輪上的讀數為0.640mm,轉動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第7條亮紋的中心(如圖3所示)記下此時手輪上的讀數10.295mm.由此可以計算出這次實驗中所測得的單色光的波長5.4×10-7m(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在本實驗中如果增大雙縫與屏的距離則光屏上得到的條紋間距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