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zhì)量m=0.2Kg的小物體,帶電荷量q=+0.1C,靜止在摩擦系數(shù)μ=0.2的足夠大水平絕緣桌面上的A點.當在O點左側(cè)加上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后,小物體在水平桌面上以加速度a=1m/s2做勻加速運動,5秒后到達O點.
試求:
(1)O所加電A點到O點的距離為多少?
(2)所加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為多大?
(3)小物體在水平桌面上運動的時間.
(1)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由x=
1
2
at2
得,x=
1
2
×5×12
m=12.5m
(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qE-μmg=ma,得E=
μmg+ma
q

代入解得  E=6N/C
(3)物體到達O時速度為v=at=5×1m/s=5m/s.到達O點后物體在滑動摩擦力作用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
μmg
m
=μg
=2m/s2
則物體滑行的時間為t′=
v
a′
=
5
2
s=2.5s,所以小物體在水平桌面上運動的時間為t總=t+t′=7.5s
答:
(1)O所加電A點到O點的距離為12.5m.
(2)所加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為6 N/C.
(3)小物體在水平桌面上運動的時間為7.5s.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右端有固定擋板的滑塊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的質(zhì)量M=0.8kg,右端離墻壁的距離L=0.09m.在B上靠近擋板處放一個質(zhì)量m=0.2kg的小金屬塊A.A和擋板之間有少量炸藥.A和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μ=0.2.點燃炸藥,瞬間釋放出化學能.設有Eo=0.5J的能量轉(zhuǎn)化為A和B的動能.當B向右運動與墻壁發(fā)生碰撞后,立即以碰撞前的速率向左運動.A始終未滑離B.g=10m/s2.求:
(1)A和B剛開始運動時的速度vA、vB
(2)最終A在B上滑行的距離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一質(zhì)量M=0.2kg的長木板靜止在水平面上,長木板與水平面間的滑動摩擦因數(shù)μ1=0.1,一質(zhì)量m=0.2kg的小滑塊以v0=1.2m/s的速度從長木板的左端滑上長木板,滑塊與長木板間滑動摩擦因數(shù)μ2=0.4(如圖所示).求:
(1)經(jīng)過多少時間小滑塊與長木板速度相同?
(2)從小滑塊滑上長木板到最后靜止下來的過程中,小滑塊滑動的距離為多少?(滑塊始終沒有滑離長木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上海)電阻可忽略的光滑平行金屬導軌長S=1.15m,兩導軌間距L=0.75m,導軌傾角為30°,導軌上端ab接一阻值R=1.5Ω的電阻,磁感應強度B=0.8T的勻強磁場垂直軌道平面向上.阻值r=0.5Ω,質(zhì)量m=0.2kg的金屬棒與軌道垂直且接觸良好,從軌道上端ab處由靜止開始下滑至底端,在此過程中金屬棒產(chǎn)生的焦耳熱Qr=0.1J.(取g=10m/s2)求:
(1)金屬棒在此過程中克服安培力的功W;
(2)金屬棒下滑速度v=2m/s時的加速度a.
(3)為求金屬棒下滑的最大速度vm,有同學解答如下:由動能定理W-W=
12
mvm2
,….由此所得結(jié)果是否正確?若正確,說明理由并完成本小題;若不正確,給出正確的解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所示,兩個相同的質(zhì)量m=0.2kg的小球用長L=0.22m的細繩連接,放在傾角為30°的光滑斜面上.初始時刻,細繩拉直,且繩與斜面底邊平行.在繩的中點作用一個垂直于繩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2.2N.在F的作用下兩小球向上運動,小球沿F方向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式為s=kt2(k為恒量).經(jīng)過一段時間兩個小球第一次碰撞,又經(jīng)過一段時間再一次發(fā)生碰撞….由于兩小球之間有粘性,每一次碰撞后,小球垂直于F方向的速度將損失0.3m/s.當力F作用了2s時,兩小球發(fā)生最后一次碰撞,且不再分開.取g=10m/s2,求:
(1)最后一次碰撞后,小球的加速度
(2)最后一次碰撞后瞬間,小球的速度
(3)整個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
(4)兩小球相碰的總次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某星球表面,宇航員做了裝置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豎直平面內(nèi)的光滑軌道由軌道AB和圓弧軌道BC組成.現(xiàn)將質(zhì)量m=0.2kg的小球,從軌道AB上高H處的某點靜止滑下,用壓力傳感器測出小球經(jīng)過C點時對軌道的壓力F,改變H的大小,可測出相應的F大小,F(xiàn)隨H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求圓軌道的半徑R及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