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物體A從高h的P處沿光滑曲面從靜止開始下滑,物體B用細線豎直懸掛在O點釘子上,且剛好與水平面上的Q點接觸.物體B可繞釘子在豎直平面內(nèi)運動,曲面底部至Q點水平部分長為S,如果物體A、B大小形狀完全相同,且mA=mB,A、B碰撞無能量損失,且水平面光滑.求:
(1)A、B兩物體碰后的速度大。
(2)為使碰撞結(jié)束后物體A做方向向右勻速直線運動,懸線長l應滿足什么條件?
(3)若l=h,且物體A與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A、B碰撞的次數(shù)為多少?
(1)A與B碰撞前A的速度:mgh=mvA2,vA=,
因為mA=mB,碰撞無能量損失,兩球交換速度,
可知:vA′=0,vB′=vA=,
(2)設B球到最高點的速度為v,由B做圓周運動的臨界條件得:mBg=mB…①
又因 mBvB′2=mBv2+mBg•2L…②
由①②得:L=0.4h
即L≤0.4h時,A、B碰后B才可能做圓周運動,再次碰撞后,物體A做方向向右的勻速直線運動;
(3)由上面分析可知,當L=h時,A與B碰后,B只做擺動,
因水平面粗糙,所以A在來回運動過程中動能要損失.
設碰撞次數(shù)為n,由動能定理可得:mAgh﹣nmAgS=0
解得:n=;
答:(1)A、B兩物體碰后的速度大小分別為:vA′=0,vB′=vA=;
(2)為使碰撞結(jié)束后物體A做方向向右勻速直線運動,懸線長l應滿足是條件為L≤0.4h;
(3)若l=h,且物體A與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A、B碰撞的次數(shù)n=.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中,若僅將入射光由綠光改為紅光,則干涉條紋間距變寬
B.太陽能真空玻璃管采用鍍膜技術增加透射光,這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C.交通警察向行進中的汽車發(fā)射一個已知頻率的電磁波,波被運動的汽車反射回來,根據(jù)接收到的頻率發(fā)生的變化,就知道汽車的速度,以便于進行交通管理。這一技術應用了多普勒效應
D.托馬斯•楊通過光的單縫衍射實驗,證明了光是一種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一定質(zhì)量氣體,在等壓情況下從50℃加熱到100℃,則( )
A.氣體的體積為原來的2倍 B.氣體的體積比原來增加了
C.氣體的體積比原來增加了 D.氣體的體積為原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半圓形絕緣細環(huán)上、下圓弧上分別均勻帶電+q和﹣q,k為靜電力常量,則圓心O處的場強的大小為( )
A.0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甲所示,一物塊在t=0時刻,以初速度V0從足夠長的粗糙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物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t0時刻物塊到達最高點,3t0時刻物塊又返回底端.由此可以確定( )
A. 物體沖上斜面的最大位移 B. 物塊返回底端時的速度
C. 物塊所受摩擦力大小 D. 斜面傾角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裝置由AB、BC、CD三段軌道組成,軌道交接處均由很小的圓弧平滑連接,其中軌道AB、CD段是光滑的,水平軌道BC的長度x=5m,軌道CD足夠長且傾角θ=37°,A、D兩點離軌道BC的高度分別為h1=4.30m,h2=1.35m.現(xiàn)讓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自A點由靜止釋放.已知小滑塊與軌道BC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滑塊第一次到達C點時的速度大;
(2)小滑塊第一次與第二次通過C點的時間間隔;
(3)小滑塊從A點下落至最終停止運動整個過程在BC段的總路程;
(4)小滑塊最終停止位置距B點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地球繞太陽的運行軌道是橢圓,因而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隨季節(jié)變化.冬至這天地球離太陽最近,夏至最遠.下列關于地球在這兩天繞太陽公轉(zhuǎn)速度大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地球公轉(zhuǎn)速度是不變的 B.冬至這天地球公轉(zhuǎn)速度大
C. 夏至這天地球公轉(zhuǎn)速度大 D. 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