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一列平面波朝著兩種介質(zhì)的界面?zhèn)鞑,A1A2是它在介質(zhì)I中的一個波面,C1和C2位于兩種介質(zhì)的界面上,B1B2是這列平面波進入介質(zhì)II后的一個波面;A1C1和A2C2是它的兩條波線,入射角為θ1,折射角為θ2,波在I、Ⅱ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分別為v1和v2
(1)試根據(jù)惠更斯原理證明:$\frac{{sin{θ_1}}}{{sin{θ_2}}}=\frac{v_1}{v_2}$;
(2)若已知θ1=53°(sin 53°=0.8),A1A2的長度為0.6m,介質(zhì)I和介質(zhì)II中的波速之比為v1:v2=4:3,則:A1C1B1與A2C2B2的長度相差多少?

分析 (1)根據(jù)惠更斯原理畫出波面C1D1與C2D2,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得到入射角正弦和折射角的正弦.結(jié)合光傳播距離公式s=vt求解.
(2)根據(jù)光線在兩種介質(zhì)中的速度之比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通過幾何關(guān)系求出A1C1B1和A2C2B2的長度相差的距離

解答 解:(1)證明:如圖,根據(jù)惠更斯原理畫出波面C1D1與C2D2
在RT△C1D1C2和RT△C2D2C1中:∠C2C1D11,∠C1C2D22,有:
 $sin{θ_1}=\frac{{{D_1}{C_2}}}{{{C_1}{C_2}}}$,$sin{θ_2}=\frac{{{C_1}{D_2}}}{{{C_1}{C_2}}}$
又因為 D1C2=v1t,C1D2=v2t
所以聯(lián)立各式得:$\frac{{sin{θ_1}}}{{sin{θ_2}}}=\frac{v_1}{v_2}$ 得證
(2)根據(jù)$\frac{{sin{θ_1}}}{{sin{θ_2}}}=\frac{v_1}{v_2}$,v1:v2=4:3和θ1=53°得:θ2=37°
所以C1C2=1.0m,D1C2=0.8m,C1D2=0.6m
所以A1C1B1與A2C2B2的長度相差:△r=D1C2-C1D2=0.2m
答:(1)證明見上.
(2)A1C1B1與A2C2B2的長度相差0.2m.

點評 本題對數(shù)學幾何能力要求較高,關(guān)鍵要理解并掌握惠更斯原理,畫出波面,運用數(shù)學知識求解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一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3m/s,加速度為2m/s2,求:
(1)該物體在第3s末的速度;
(2)該物體在前3s內(nèi)的位移;
(3)該物體在第4s內(nèi)通過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圖中的四種情況中,對各粒子受洛倫茲力方向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垂直于v向上
B.
垂直紙面向里
C.
垂直紙面向外
D.
垂直紙面向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下列關(guān)于通電直導線在勻強磁場中受安培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安培力的大小只和磁場的強弱、電流大小有關(guān)
B.安培力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垂直,同時又與電流方向垂直
C.若通電導線所受磁場力為零,則導線所在處磁感應強度為零
D.若某段導線在磁場中取某一方向時受到的磁場力最大,此時導線必與磁場方向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為測定氣墊導軌上滑塊運動的加速度,在滑塊上安裝了寬度為3.00cm的遮光板,如圖所示.滑塊在牽引力作用下先后通過兩個光電門,配套的毫秒計記錄了遮光板完全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t1=0.30s,完全通過第二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t2=0.11s,遮光板從開始遮住第一個光電門到開始遮住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t=3.57s,則滑塊通過第一光電門時的速度為0.10m/s,滑塊通過第二光電門時的速度為0.27m/s,加速度為0.0476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氣墊導軌實驗裝置來探究合力一定時,物體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之間的關(guān)系.

(1)做實驗時,將滑塊從圖甲所示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shù)字計時器(圖中未畫出)可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1、2的時間(遮光條的遮光時間)分別為△t1、△t2;用刻度尺測得兩個光電門中心之間的距離x,用游標卡尺測得遮光條寬度d.則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l時的速度表達式v1=$\fraccci8kew{△{t}_{1}}$;經(jīng)過光電門2時的速度表達式v2=$\fracko4m4um{△{t}_{2}}$,滑塊加速度的表達式a=$\frac{{(\fracwyie4kg{△{t}_{2}})}^{2}-{(\fraciguc84g{△{t}_{1}})}^{2}}{2x}$.(以上表達式均用已知字母表示).如圖乙所示,若用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遮光條的寬度,其讀數(shù)為8.15mm.
(2)為了保持滑塊所受的合力不變,可改變滑塊質(zhì)量M和氣墊導軌右端高度h(見圖甲).關(guān)于“改變滑塊質(zhì)量M和氣墊導軌右端高度h”的正確操作方法是BC.
A.M增大時,h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積增大
B.M增大時,h減小,以保持二者乘積不變.
C.M減小時,h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積不變
D.M減小時,h減小,以保持二者乘積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某同學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帶滑輪的長木板水平放置.

(1)在該實驗中必須采用控制變量法,應保持木塊的質(zhì)量不變;
(2)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在某次實驗中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可畫出a-F關(guān)系圖線(如圖2所示).
a.經(jīng)過分析,發(fā)現(xiàn)這些點跡存在一些問題,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BC;
A.軌道與水平方向夾角太大
B.軌道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沒有平衡摩擦力
C.所掛鉤碼的總質(zhì)量太大,造成上部點跡有向下彎曲趨勢
D.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太大,造成上部點跡有向下彎曲趨勢
b.改正實驗所存在的問題后,圖線為過原點的一條直線
則直線的斜率物理含義是木塊質(zhì)量的倒數(shù)可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在質(zhì)量一定時,加速度與拉力成正比.
(3)實驗中打出的紙帶如圖3所示.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是0.1s,圖中長度單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是0.46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同學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采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為了完成實驗,除了圖1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以下實驗器材中的BDE
A.秒表   B.天平   C.彈簧測力計
D.毫米刻度尺       E.低壓交流電源
(2)探究小車加速度和力的關(guān)系:他先用墊木把長木板的一端墊高來平衡摩擦力.掛上小桶,每次往桶中加入適量的沙來改變小車受到的力,相應地測出小車獲得的加速度.在該實驗中,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某次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從比較清晰的某點起,取五個計數(shù)點,分別標明0、1、2、3、4.量得S1=2.15cm,S2=2.90cm,S3=3.70cm,S4=4.40cm,則打“3”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為0.405m/s,利用逐差法求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0.763m/s2(結(jié)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若甲、乙兩同學用同一裝置做實驗,為方便對比,兩個同學畫圖時橫、縱軸坐標的標度都是一樣的,各自得到了a-F圖象如圖3所示.圖象的斜率不同說明兩位同學使用器材中的小車質(zhì)量是不同的,且大小關(guān)系是m>m
(4)若丙同學多次測量做出a-F圖象如圖4所示,發(fā)現(xiàn)該圖線不通過原點,且圖線的BC段明顯偏離直線,分析可能的原因BD
A.摩擦力平衡過度        B.平衡摩擦力時傾角太小
C.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太大    D.所掛桶和沙的總質(zhì)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所示是研究某質(zhì)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得到的一條紙帶,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O、A、B…為所選取的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有4個點未畫出.用毫米刻度尺量出x1=1.20cm、x2=1.60cm、x3=2.00cm、x4=2.40cm、x5=2.80cm、x6=3.20cm.則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t=0.1s,打下E點時,物體的速度vE=0.30m/s,該質(zhì)點運動的加速度a=0.4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