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實驗中,如圖甲所示為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圖中A、B、C、D、E為相鄰的計數點,相鄰計數點的時間間隔為T=0.1s.  則有:

(1)在計時器打出B點時,小車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m/s

(2)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___ m/s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李講了一個龜兔賽跑的故事:龜、免從同一地點出發(fā),發(fā)令槍響后龜緩慢地向終點跑去,直至到達終點,兔自恃跑得快,讓龜跑了一段時間后才開始跑,當它超過龜后便在路旁睡起覺來,一覺醒來睜眼一看,龜快接近終點了,于是便奮力追去,但最終還是讓龜先到達了終點,據此,我們可以將龜兔賽跑的運動過程用位移一時間圖象來表示,在下圖中正確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關于“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用兩只彈簧秤和用一只彈簧秤拉橡皮筋時,結點必須拉到同一點

B、實驗過程中,彈簧的軸線必須與紙面平行

C、兩個拉力的方向必須垂直

D、作力的平行四邊形時,不同拉力的標度應該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一石塊由高出地面上方h處自由下落,當它的速度大小等于著地時速度的一半時,它距地面的高度為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有一質點從t=0開始由原點出發(fā),其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質點(    )

A.時,離原點的距離最大

B.時,離原點的距離最大

C.時,回到原點          

D.時,回到原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平直公路上汽車甲中的乘客看見窗外樹木向東移動,恰好此時看見另一汽車乙從旁邊勻速向西行駛,此時公路上兩邊站立的人觀察的結果是( 。

A. 甲車向東運動,乙車向西運動

B. 乙車向西運動,甲車不動

C. 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向東運動

D. 兩車均向西運動,乙車速度大于甲車

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一個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依次經過A、B、C三點,B為AC的中點,物體在AB段的加速度恒為a1,在BC段的加速度恒為a2,已知物體經過A、B、C三點的速度為vA、vB、vC,有vA<vC,vB=

則加速度a1和a2的大小為(  )

A.a1<a2 B.a1=a2 C.a1>a2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真空中有一個固定的點電荷,電荷量為+Q.圖中的虛線表示該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的四個等勢面。有兩個一價離子MN(不計重力,也不計它們之間的電場力)先后從a點以相同的速率v0射入該電場,運動軌跡分別為曲線apbaqc,其中p、q分別是它們離固定點電荷最近的位置。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M一定是正離子,N一定是負離子.

B.Mp點的速率一定大于Nq點的速率.

C.Mb點的速率一定大于Nc點的速率.

D.Mpb過程電勢能的增量一定小于Naq電勢能的增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人騎自行車由靜到動,除了要增加人和車的動能以外,還要克服空氣及其他阻力做功.為了測量人騎自行車的功率,某活動小組在操場的直道上進行了如下實驗:在離出發(fā)線5m、10m、20m、30m、…、70m的地方分別劃上8條計時線,每條計時線附近站幾個學生,手持秒表,聽到發(fā)令員的信號后,受測者全力騎車由出發(fā)線啟動,同時全體學生都開始計時,自行車每到達一條計時線,站在該計時線上的幾個學生就停止計時,記下自行車從出發(fā)線到該條計時線的時間.實驗數據記錄如下(每個計時點的時間都取這幾個同學計時的平均值):

運動距離s(m)

0

5

10

20

30

40

50

60

70

運動時間t(s)

0

2.4

4.2

6.3

7.8

9.0

10.0

11.0

12.0

各段速度(m/s)

2.08

4.76

6.67

8.33

10.0

10.0

(1)以縱軸代表自行車運動的距離s,橫軸代表運動的時間t,試作出s-t圖.

(2)根據(1)作出的s-t圖知,自行車在每一路段內的速度變化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用某一段的平均速度代替該段的速度.請計算出上述表格中空缺的①、②處的數據:①   ▲  m/s;

   ▲  m/s(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本次實驗中,設運動過程中學生和自行車所受阻力與其速度大小成正比,其比例系數為15Ns/m則在20m~30m路段的平均阻力f1與30m~40m路段的平均阻力f2之比f1f2=    ▲   ;若整個過程中該同學騎車的功率P保持不變,則P=   ▲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