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下的計時數(shù)據(jù)指時間的是(  )
A.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每日19:00時開播
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C.李明同學每天早上6 h起床
D.由北京開往上海的某次列車于19h28min從北京站開出

分析 時間和時刻的區(qū)分,時間指的是時間的長度,是時間段;時刻指的是時間點,區(qū)分它們就看指的是時間的長度還是一個時間點.

解答 解:時間指的是時間的長度,時刻指的是時間點.
A、19時開播,很顯然這是一個時間點,所以指的是時刻.所以A錯誤.
B、某人用15s跑完100m,指的是時間的長度,是指時間,所以B正確.
C、早上6h起床,這是一個時間點,所以指的是時刻.所以C錯誤.
D、19h28min由北京開往上海,這是一個時間點,所以指的是時刻,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區(qū)分時間和時刻,就是看指的是時間的長度還是指時間點,有的學生不會區(qū)分,也是這個原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在“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
(1)在圖1方框中畫出實驗電路,按你所畫電路連接圖2實物圖;
(2)在圖2實物圖中,為避免燒壞電表,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于最左端(填“左”或“右”).
(3)圖3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的U-I圖象,由圖可知,電源的電動勢E=1.5V,內阻r=1.0Ω.
(4)本實驗誤差的主要原因(寫出兩個):電壓表的分流,電表的讀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對下列過程判斷正確的是(  )
A.通過用電器,電能不可能全部轉化為內能
B.在火力發(fā)電站中,燃料的內能能夠全部轉化為電能
C.熱機中,燃氣內能不可能全部轉化為機械能
D.在熱傳導中,熱量有可能自發(fā)地從低溫物體傳遞給高溫度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如圖所示,帶箭頭的線段表示某一電場中的電場線的分布情況.一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軌跡如圖中虛線所示.只受電場力,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若粒子是從A運動到B,則粒子帶正電;若粒子是從B運動到A,則粒子帶負電
B.不論粒子是從A運動到B,還是從B運動到A,粒子必帶負電
C.若粒子是從B運動到A,則其加速度增大
D.若粒子是從A運動到B,則電勢能一定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的兩個極板為A、B,B極板接地,A極板帶有電荷量+Q,板間電場有一固定點P,若將B極板固定,A極板下移一些,或者將A極板固定,B極板上移一些,在這兩種情況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A極板下移時,P點的電場強度不變,P點電勢不變
B.A極板下移時,P點的電場強度不變,P點電勢升高
C.B極板上移時,P點的電場強度減小,P點電勢降低
D.B極板上移時,P點的電場強度減小,P點電勢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關于速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汽車上的速度計顯示的速度可以看做瞬時速度
B.平均速度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
C.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時速度,它是矢量
D.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已知河水的流速大小為v1,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大小為v2,且v1>v2.用小箭頭表示小船船頭的指向,則能正確反映小船以最短位移渡河的情景圖示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實線為t時刻的波動圖線,虛線為t+△t時刻的波形圖線,若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則波的振動周期可能是( 。
A.$\frac{4△t}{4k+1}$B.$\frac{4△t}{4k+3}$C.$\frac{4(t+△t)}{4t+1}$D.$\frac{△t}{4k+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下暴雨時,有時會發(fā)生山體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某地有一傾角為θ=37°(sin37°=$\frac{3}{5}$)的山坡C,上面有一質量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與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圖所示.假設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總質量也為m(可視為質量不變的滑塊),在極短時間內,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減小為$\frac{3}{8}$,B、C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減小為0.5,A、B開始運動,此時刻為計時起點;在第3s末,C的上表面突然變?yōu)楣饣,?SUB>1保持不變.已知A開始運動時,A離B下邊緣的距離l=27m,C足夠長,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
(1)在第3s末時A和B的速度大小;
(2)判斷A能否滑離石板B?若能請求出A在B上運動的總時間;若不能請求出A距B上端的最大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