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現(xiàn)提供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請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用鉤碼的重力G=mg的大小作為小車(質(zhì)量為M)所受拉力F的大小,能夠?qū)崿F(xiàn)這一設想的前提條件是M>>m;
(2)實驗中,圖2是打出的一條紙帶,A、B、C、D、E為五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有四個計時點沒有標出(電源頻率為50Hz),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上圖所示,則小車的加速度大小a=12.6m/s2,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vC=2.64m/s (結(jié)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在“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時,保持砝碼質(zhì)量不變,改變小車質(zhì)量M,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12345
 小車的加速度a/m•s-20.770.380.250.190.16
小車的質(zhì)量M/kg0.200.400.600.801.00
為了驗證猜想,請在圖3坐標系中作出最能直觀反映a與M之間關(guān)系的圖象.

分析 (1)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以推導出滑塊受到的合力與沙和沙桶的總重力大小基本相等的條件.
(2)應用勻變速運動的推論△x=at2求出加速度,利用:做勻變速運動的物體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該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B點的速度.
(3)利用描點法畫出圖象即可,再分析a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解答 解:(1)在該實驗中實際是:mg=(M+m)a,要滿足mg=Ma,應該使砝碼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滑塊的質(zhì)量,即M>>m.
(2)電源頻率為50Hz,相鄰計數(shù)點間有4個點沒有標出,則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0.02×5=0.1s,
由圖乙所示紙帶可知,加速度為:a=$\frac{{x}_{CE}-{x}_{AC}}{4{T}^{2}}$=$\frac{105.60-27.60-27.60}{4×0.{1}^{2}}×1{0}^{-2}$=12.6m/s2
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vC=$\frac{{x}_{BD}}{2T}$=$\frac{60.30-7.50}{2×0.1}×1{0}^{-2}$≈2.64m/s;
(3)先求出質(zhì)量的倒數(shù)分別為5;2.5;1.67;1.25;1.
利用描點法作a與 $\frac{1}{m}$的關(guān)系圖線,如圖:

據(jù)圖可知,是過原點的一條直線,結(jié)論是: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保持外力不變,物體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反比,
故答案為:(1)M>>m; (2)12.6,2.64;(3)如上圖所示.

點評 明確實驗原理和知道誤差來源是解題的關(guān)鍵,知道反映兩個物理量的關(guān)系是要找出這兩個量的線性關(guān)系圖象,即畫出直線圖象.該實驗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研究,即保持一個量不變,研究其他兩個量之間的關(guān)系.同時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即可求出加速度與瞬時速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如圖所示,曲線C1、C2分別是純直流電路中,內(nèi)、外電路消耗的電功率隨電流變化的圖線,由該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源的電動勢為4V
B.電源的內(nèi)阻為1Ω
C.電源被短路時,電源消耗的功率為16W
D.電源輸出功率最大值為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放在一固定斜面上,當斜面傾角θ為30°時恰能沿斜面勻速下滑.對物體施加一大小為F的水平向右的恒力,物體可沿斜面勻速向上滑行.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當斜面傾角增大并超過某一臨界角θ0時,不論水平恒力F多大,都不能使物體沿斜面向上滑行,試求:
(1)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這一臨界角θ0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如圖(甲)所示為一種研究高能粒子相互作用的裝置,兩個直線加速器均由k個長度逐個增長的金屬圓筒組成(整個裝置處于真空中,力中只畫出了6個圓筒,作為示意)它們沿中心軸線排列成一串,各個圓筒相間地連接到頻率為f、最大電壓值為U的正弦交流電源的兩端.設金屬圓筒內(nèi)部沒有電場,且每個圓筒間的縫隙寬度很小,帶電粒子穿過縫隙的時間可忽略不計.為達到最佳加速效果,應當調(diào)節(jié)至粒子穿過每個圓筒的時間恰為交流電的半個周期,粒子每次通過圓筒間縫隙時,都恰為交流電壓的峰值.
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e的正、負電子分別經(jīng)過直線加速器加速后,從左、右兩側(cè)被導入裝置送入位于水平面內(nèi)的圓環(huán)形真空管道,且被導入的速度方向與圓環(huán)形管道中粗虛線相切.在管道內(nèi)控制電子轉(zhuǎn)彎的是一系列圓形電磁鐵,即圖中的A1、A2、A3…An,共n個,均勻分布在整個圓周上(圖中只示意性地用細實線和細虛線了幾個),每個電磁鐵內(nèi)的磁場都是磁感應強度和方向均相同的勻強磁場,磁場區(qū)域都是直徑為d的圓形.改變電磁鐵內(nèi)電流的大小,就可改變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從而改變電子偏轉(zhuǎn)的角度.經(jīng)過精確的調(diào)整,可使電子在環(huán)形管道中沿圖中粗虛線所示的軌跡運動,這時電子經(jīng)過每個電磁鐵時射入點和射出點都在電磁鐵的一條直徑的兩端,如圖(乙)所示.這就為實現(xiàn)正、負電子的對撞作好了準備.
(1)若正電子進入第一個圓筒的開口時的速度為v0,且此時第一、二兩個圓筒的電勢差為U,正電子進入第二個圓筒時的速率多大?
(2)正、負電子對撞時的速度多大?
(3)為使正電子進入圓形磁場時獲得最大動能,各個圓筒的長度應滿足什么條件?
(4)正電子通過一個圓形磁場所用的時間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如圖甲所示,電子源能源源不斷地產(chǎn)生的電子,電子從電子源飛出時的速度可忽略不計,電子離開電子源后進入一加速電壓為U0的加速電場,再沿平行金屬板的方向從兩板正中間射入偏轉(zhuǎn)電場,當在兩板間加如圖乙所示的周期為2t0,幅值恒為U0的周期性電壓時,恰好能使所有電子均從兩板間通過.這些電子通過偏轉(zhuǎn)電場的時間為3t0;偏轉(zhuǎn)電場極板右端有足夠大的熒光屏(設電子的電荷量為e、質(zhì)量為m,電子的重力可忽略不計),求
(1)平行金屬板的長度l;
(2)平行金屬板的間距d;
(3)電子剛到達熒光屏時的最大動能和最小動能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8.某同學驗證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其實驗步驟如下:
A.易拉罐內(nèi)盛上適量細沙,用輕繩通過滑輪連接在小車上,小車連接紙帶,合理調(diào)整木板傾角,讓小車沿木板勻速下滑.
B.取下輕繩和易拉罐,分別測出易拉罐和細沙的質(zhì)量m及小車的質(zhì)量M.
C.取下輕繩和易拉罐,讓小車由靜止釋放,打出的紙帶如圖乙所示(中間部分未畫出),O為打下的第一點.
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為f,重力加速度為g.
(1)步驟C中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為mg.
(2)為驗證從O→C的過程中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做功與小車動能變化的關(guān)系,測出B、D間的距離為s,O、C間的距離為x,則C點的速度為$\frac{s}{2}$f,需要驗證的關(guān)系式為mgx=$\frac{M{s}^{2}f{\;}^{2}}{8}$.(用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3)如果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小車動能的變化量大于小車所受合外力所做的功,可能的原因是③.
①實驗中沒有滿足M遠大于m的條件
②實驗步驟A中調(diào)整木板傾角過大
③紙帶中的O點不是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個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一個物體先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1,接著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速度為零,加速度大小為a2,則( 。
A.前后兩段運動的時間之比為$\frac{{a}_{1}}{{a}_{2}}$
B.前后兩段運動的中間位置的速度之比為$\frac{{a}_{2}}{{a}_{1}}$
C.前后兩段運動的平均速度之比為$\frac{{a}_{1}}{{a}_{2}}$
D.前后兩段運動的位移之比為$\frac{{a}_{2}}{{a}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2.卡車原來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因為路口出現(xiàn)紅燈,司機從較遠的地方開始剎車,使卡車勻減速前進.當車減速到2m/s時,交通燈轉(zhuǎn)為綠燈,司機當即停止剎車,并且只用了減速過程的一半時間就加速到原來的速度,從剎車開始到恢復到原速過程用了12s.求減速與加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各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提出了慣性的概念
B.牛頓第二定律表達式a=$\frac{F}{m}$是加速度的比值定義式
C.現(xiàn)實生活中通常情況下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得快,是因為輕的物體下落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大
D.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表示,電壓的單位可寫作kg•m2/(A•S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