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5.甲車以4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乙車以10m/s的速度與甲車平行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經過甲車旁邊開始以0.5m/s2的加速度剎車,從乙車剎車開始計時,求:
(1)甲車在追上乙車前,兩車相距的最大距離
(2)甲車追上乙車所用的時間.

分析 (1)當兩車速度相等時,相距最遠,結合速度時間公式求出兩車速度相等經歷的時間,根據位移公式求出兩車間的最大距離.
(2)根據位移關系,結合運動學公式求出追及的時間.

解答 解:(1)兩車速度相等經歷的時間${t}_{1}=\frac{{v}_{2}-{v}_{1}}{a}=\frac{4-10}{-0.5}s=12s$,
則兩車的最大距離$△x=\frac{{{v}_{2}}^{2}-{{v}_{1}}^{2}}{2a}-{v}_{2}{t}_{1}$=$\frac{16-100}{-1}-4×12m$=36m.
(2)乙車速度減為零的時間$t′=\frac{0-{v}_{1}}{a}=\frac{-10}{-0.5}s=20s$,
此時甲車的位移x2=v2t′=4×20m=80m,乙車的位移${x}_{1}=\frac{0-{{v}_{1}}^{2}}{2a}=\frac{-100}{-1}m=100m$,
知乙車速度減為零時,甲車還未追上,
繼續(xù)追及的時間$t″=\frac{{x}_{1}-{x}_{2}}{{v}_{2}}=\frac{100-80}{4}s=5s$,
則追及時間t=t′+t″=20+5s=25s.
答:(1)甲車在追上乙車前,兩車相距的最大距離為36m.
(2)甲車追上乙車所用的時間為25s.

點評 本題考查了運動學中的追及問題,關鍵抓住位移關系,結合運動學公式靈活求解,知道速度相等時,有最大距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一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E中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電場方向豎直向下.若不計重力及空氣阻力,則它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能量變化情況為( 。
A.動能減小B.動能變化情況無法判斷
C.電勢能減少D.電勢能和動能之和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有兩個共點力,一個是40N,另一個力是F,已知這兩個力的合力是60N,則F的大小在下列各力中可能的是( 。
A.10NB.80NC.0ND.12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皮帶運輸機將物體勻速地送往高處,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傳送的速度越大,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B.物體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C.物體所受的摩擦力與傳送的速度有關
D.若勻速向下傳送貨物,物體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帶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用繩拴住木棒AB的A端,使木棒在豎直方向上靜止不動.在懸點A端正下方有一點C,距A端0.8m.若把繩輕輕剪斷,測得A、B兩端通過C點的時間差是0.3s,g=10m/s2,不計空氣阻力,則木棒AB的長度為( 。
A.0.75mB.0.7mC.0.65mD.0.6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彈簧,一端系在豎直放置的半徑為R的圓環(huán)頂點P,另一端系一質量為m的小球,小球穿在圓環(huán)上做無摩擦的運動.設開始時小球置于A點,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當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速率為v,對圓環(huán)恰好沒有壓力.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從A到B的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B.從A到B的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增加
C.小球過B點時,彈簧的彈力為mg+$\frac{m{v}^{2}}{R}$
D.小球過B點時,彈簧的彈力為mg-$\frac{m{v}^{2}}{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a)為某同學設計的“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的關系”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電火花計時器,C為裝有砝碼的小桶,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方形木板.在實驗中細繩對小車拉力F等于砝碼和小桶的總重力,小車運動加速度a可用紙帶上的點求得.

(1)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BC.
A.砝碼和小桶的總重力要遠小于小車的重力
B.為消除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可以把木板D的左端適當墊高
C.電火花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
D.木板D的左端被墊高后,圖中細線應保持水平
(2)圖(b)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0、1、2、3、4、5、6、7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圖中未標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根據圖中數(shù)據完成表格中空白處.
計數(shù)點123456
瞬時速度/(m/s)0.1650.2150.3140.3640.413
由紙帶求出小車的加速度a=0.5 m/s2  (加速度a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3)在“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時,保持砝碼和小桶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m,分別測得小車的加速度a與對應的質量m數(shù)據如表:
次數(shù)12345
小車的加速度a/( m•s-21.251.000.800.500.40
小車的質量m/kg0.4000.5000.6251.0001.250
小車質量的倒數(shù)m-1/kg-12.502.001.601.000.80
利用上表數(shù)據,在圖(c)坐標紙中選擇合適物理量為坐標軸建立坐標系,作出直觀反映a與m關系的圖象.
(4)上題中該小車受到的拉力F為0.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課題研究小組,收集了數(shù)碼相機、手機等用舊了的各種類型的電池,及從廢舊收音機上拆下的電阻、電容、電感線圈、薄的金屬圓片.現(xiàn)從這些材料中選取兩個待測元件,一是電阻R0(約為2kΩ),二是手機中常用的鋰電池(電動勢E標稱值為3.7V,允許最大放電電流為100mA).在操作臺上還準備了如下實驗器材:
A.電壓表V (量程4V,電阻RV約為4.0kΩ),
B.電流表A1(量程100mA,電阻RA1約為5Ω),
C.電流表A2(量程4mA,電阻RA2約為50Ω),
D.滑動變阻器R1(0~20Ω,額定電流1A),
E.開關S一只、導線若干,
F.游標卡尺,G.螺旋測微器.
(1)為了測定電阻R0的阻值,某小組的四位成員各自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電路原理圖,并選取了相應的器材(電源用待測的鋰電池),則電路設計正確且器材選取也妥當?shù)氖荄

(2)為了測鋰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請在如圖2的方框甲中畫出實驗原理圖,并在圖中標明所選用器材.

(3)某小組根據測得的數(shù)據,畫出了U-I圖線,如圖3所示,根據圖線,可求得:該鋰電池的電動勢U=3.5V,內阻r=25Ω.
(4)某同學用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分別測量薄金屬圓片的直徑和厚度.讀出圖中的示數(shù).該游標卡尺示數(shù)(圖4)為33.35mm.螺旋測微器示數(shù)(圖5)為3.265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物體A和B的重力分別為20N和3N,不計彈簧秤和細線的重力及一切摩擦,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彈簧秤的讀數(shù)為(  )
A.17NB.3NC.6ND.23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