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可以采用如圖所示的甲或乙方案來進行.
①比較這兩種方案,甲(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因為這個方案摩擦阻力小,誤差小,操作方便,所用實驗器材少.
②該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如圖丙所示,測得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中所示,已知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則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4.8m/s2;
該紙帶是采用乙(填“甲”或“乙”)實驗方案得到的.簡要寫出判斷依據(jù):因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③是采用甲方案時得到的一條紙帶如圖丁所示,現(xiàn)選取N點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是幾位同學分別用不同方法計算N點的速度,其中正確的是:D
A.vN=gnT    B.vN=g(n-1)T   C.vN=$\frac{{{s_n}+{s_{n+1}}}}{T}$D.vN=$\frac{{{d_{n+1}}-{d_{n-1}}}}{2T}$.

分析 ①解決實驗問題首先要掌握該實驗原理,了解實驗的儀器、操作步驟和數(shù)據(jù)處理以及注意事項,能夠根據(jù)實驗裝置和實驗中需要測量的物理量進行選擇;
②紙帶實驗中,若紙帶勻變速直線運動,測得紙帶上的點間距,利用逐差法可以求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③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大小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求出某點的瞬時速度.

解答 解:(1)機械能守恒的前提是只有重力做功,實際操作的方案中應該使摩擦力越小越好.故甲方案好一些.
(2)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xDE-xBC=2a1T2,
xCD-xAB=2a2T2,
a=$\frac{1}{2}$(a1+a2)=4.8 m/s2
因a遠小于g,故為斜面上小車下滑的加速度.所以該紙帶采用圖乙所示的實驗方案.
(3)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大小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求出某點的瞬時速度,可以求出N點的速度為:
 vN=$\frac{{s}_{n}+{s}_{n+1}}{2T}$=$\frac{{{d_{n+1}}-{d_{n-1}}}}{2T}$,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故答案為:(1)甲;因為這個方案摩擦阻力小,誤差小,操作方便,所用實驗器材少
(2)4.8 m/s2,乙;因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3)D

點評 書本上的實驗,我們要從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步驟、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實驗注意事項這幾點去搞清楚,同時我們要加強物理基本規(guī)律在實驗中的應用.要提高應用勻變速直線的規(guī)律以及推論解答實驗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練習中要加強基礎(chǔ)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大量的科學實驗促進了人們對微觀領(lǐng)域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湯姆孫通過對陰極射線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核是有復雜結(jié)構(gòu)的
B.盧瑟福通過a粒子轟擊氮核實驗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質(zhì)子
C.普朗克通過對黑體輻射的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光子的概念
D.德布羅意首先提出了物質(zhì)波的猜想,而電子衍射實驗證實了他的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輛汽車在4s內(nèi)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為2m/s,末速為10m/s,在這段時間內(nèi)(  )
A.汽車的加速度為2m/s2B.汽車的加速度為8m/s2
C.汽車在第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6m/sD.汽車的平均速度為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guān)于磁場及磁感應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磁場對運動電荷一定有力的作用
B.磁場對靜止電荷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C.磁感應線起于N極終于S極
D.磁感應線是實際存在于磁場中的閉合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電子束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軸線進入螺線管內(nèi),螺線管中通以方向隨時間而周期性變化的電流,如圖所示,則電子束在螺線管中做( 。
A.勻速直線運動B.勻速圓周運動
C.加速減速交替的運動D.來回振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圖1是“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O、A、B、C、D和E為紙帶上六個計數(shù)點,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①每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為0.04s,OD間的距離為1.20cm.
②圖2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的s-t2圖線(s為各計數(shù)點至同一起點的距離),斜率表示加速度的二分之一,其大小為0.933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為了測量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μ,某小組使用位移傳感器設計了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讓木塊從傾斜木板上一點A由靜止釋放,位移傳感器可以測出木塊到傳感器的距離.位移傳感器連接計算機,描繪出滑塊相對傳感器的位移s隨時間t變化規(guī)律,如圖2所示.

①根據(jù)上述圖線,計算0.4s時木塊的速度v=0.4m/s,木塊加速度a=1m/s2;
②為了測定動摩擦因數(shù)μ,還需要測量的量是斜面的傾角θ(或A點的高度);(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
③為了提高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μ的測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A.A點與傳感器距離適當大些
B.木板的傾角越大越好
C.選擇體積較大的空心木塊
D.傳感器開始計時的時刻必須是木塊從A點釋放的時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小船在200m寬的河中橫渡,水流速度為2m/s,船在靜水中的航速是4m/s,求:
(1)當小船的船頭始終正對對岸時,它將在何時、何處到達對岸?
(2)要使小船到達正對岸,應如何行駛(即船頭與河岸的夾角為多大)?歷時多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圖中所示是一理想變壓器的示意圖,鐵芯上繞有3個線圈,1為原線圈,2、3為副線圈,它們的匝數(shù)之間比為N1 :N2 :N3 =10:2:1,設三個線圈的繞線電阻均可忽略,副線圈2、3上分別接有阻值為8Ω和4Ω的負載電阻R2的R3,現(xiàn)在原線圈1上加上:u=20$\sqrt{2}$ sin100πt (V)的交變電壓,則(  )
A.通過原線圈3上的交變電流i3=0.5 sin100πt (A)
B.通過副線圈2和副線圈3的電流之比為1:1
C.R2上一分鐘內(nèi)產(chǎn)生的焦耳熱為240J
D.當R2電阻變?yōu)樵瓉矶稌r通過原線圈的電流有效值也隨之減小為原來的$\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