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在絕緣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個質(zhì)量為m、邊長為L的正方形線框,用一垂直于ab 邊的恒定外力將正方形線框以速率v1勻速拉進磁感應強度為B的有界勻強磁場區(qū)域,當正方形線框全部進入磁場后立即將外力撤去,線框最終能完全離開磁場,若測得cd邊剛要離開磁場時速率為v2,已知磁場方向豎直向下,寬度為5L,正方形線框每條邊的電阻均為R,求:
(1)恒定外力的大;
(2)線框ab邊剛進磁場到剛要出磁場時所用時間t和cd邊剛要離開磁場時的電勢差Ucd;
(3)整個過程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Q.
精英家教網(wǎng)
(1)線框ab邊剛進入磁場時,E1=Blv1
線框中感應電流  I1=
E1
4R
,
安培力F=BI1l,
線框進入磁場時做勻速運動,F(xiàn)=F
聯(lián)立以上各式得:外力F=
B2l2v1
4R

(2)線框ab邊剛進磁場時做勻速直線運動,撤去外力后完全進入磁場,沒有感應電流產(chǎn)生,不受安培力,在未出磁場前仍是勻速運動,則線框ab邊剛進磁場到剛要出磁場時所用時間t=
5l
v1

cd邊剛要離開磁場時,cd邊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動勢 E2=Blv2、
此時回路中感應電流  I2=
E2
4R
,
由歐姆定律得電勢差Ucd=I2?3R=-
3
4
Blv2(因為d點電勢低于c點電勢)
(3)進入磁場過程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等于克服安培力做功,即Q1=Fl=
B2l3v1
4R

穿出磁場過程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為Q2=
1
2
m
v21
-
1
2
m
v22

所以全過程產(chǎn)生的焦耳熱為Q=Q1+Q2=
B2l3v1
4R
+
1
2
m
v21
-
1
2
m
v22

答:
(1)恒定外力的大小是
B2l2v1
4R
;
(2)線框ab邊剛進磁場到剛要出磁場時所用時間t為
5l
v1

cd邊剛要離開磁場時的電勢差Ucd-
3
4
Blv2
(3)整個過程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Q是
B2l3v1
4R
+
1
2
m
v21
-
1
2
m
v2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在絕緣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個邊長為L的單匝正方形線框abcd,在外力的作用下以恒定的速率v向右運動進入磁感應強度為B的有界勻強磁場區(qū)域.線框被全部拉入磁場的過程中線框平面保持與磁場方向垂直,線框的ab邊始終平行于磁場的邊界.已知線框的四個邊的電阻值相等,均為R.求:
(1)在ab邊剛進入磁場區(qū)域時,線框內(nèi)的電流大;
(2)在ab邊剛進入磁場區(qū)域時,ab邊兩端的電壓;
(3)在線框被拉入磁場的整個過程中,線框中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在絕緣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兩個帶有等量同種電荷的小球P、Q,在PQ之間的M點由靜止釋放一帶電滑塊,則滑塊會由靜止開始向右運動到PQ之間的另一點N而速度減為零,在此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所示,在絕緣光滑水平面上,可視為質(zhì)點的A、B兩個帶正電的小球相距為r,帶電量分別為4q和q.B的質(zhì)量為m,在庫侖力作用下,兩球從靜止開始運動:起初,A的加速度大小為a、B的加速度大小為4a;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B的加速度大小為a,速度達到v.試計算這時:
(1)兩球間距是多少?
(2)A球的速度是多少?
(3)兩電荷的電勢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變化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所示,在絕緣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個質(zhì)量為m、邊長為L的正方形線框,用一垂直于ab 邊的恒定外力將正方形線框以速率v1勻速拉進磁感應強度為B的有界勻強磁場區(qū)域,當正方形線框全部進入磁場后立即將外力撤去,線框最終能完全離開磁場,若測得cd邊剛要離開磁場時速率為v2,已知磁場方向豎直向下,寬度為5L,正方形線框每條邊的電阻均為R,求:
(1)恒定外力的大小;
(2)線框ab邊剛進磁場到剛要出磁場時所用時間t和cd邊剛要離開磁場時的電勢差Ucd;
(3)整個過程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浙江模擬)如圖所示,在絕緣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兩個電量相等的異種點電荷A、B,其中A帶正電,B帶負電荷,它們的連線的中點是O,MN是AB在水平面內(nèi)中垂線上的兩點.空間中還有一個垂直于該水平面的磁場(圖中未畫出).現(xiàn)有一個帶電量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從M點沿MN方向射入,恰能沿中垂線由M點向N點運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