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9.某同學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測量了一些數(shù)據,其中的一組數(shù)據如下所示.
(1)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擺線的長時,將擺線平放,如圖(A)所示,刻度尺讀數(shù)是99.00cm,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卡尺游標位置如圖(B)所示,可知擺球直徑是1.940cm,如圖所示測出的擺長偏小(偏大,偏。,正確的測量方法是將小球的擺線懸掛后測量

(2)該同學用秒表記錄了單擺振動30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如圖C所示,則秒表所示讀數(shù)為56.9s.單擺的周期是1.90s(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為了提高實驗精度,在試驗中可改變幾次擺長L,測出相應的周期T,從而得出一組對應的L與T的數(shù)值,再以l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將所得數(shù)據連成直線如圖D所示,T2與l的關系式T2=$\frac{4{π}^{2}l}{g}$,利用圖線可求出圖線的斜率k=$\frac{4{π}^{2}}{g}$,再由k可求出g=9.86m/s2
(4)如果他測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AB
A.未掛小球就測量繩長,然后與小球半徑相加作為擺長
B.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
C.開始計時,秒表過遲按下        
D.實驗中誤將29次全振動數(shù)記為30次.

分析 (1)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擺線的長時,讀數(shù)需要一位估讀;游標卡尺先讀出固定刻度部分,再讀出游標尺讀數(shù),然后求和;
(2)秒表分針與秒針示數(shù)之和是秒表示數(shù).
(3)由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根據數(shù)學知識分析T2-l圖線斜率的意義.
(4)根據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得g=$\frac{4{π}^{2}}{{T}^{2}}$l,然后分析即可.

解答 解:(1)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是1mm,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擺線的長時,讀數(shù)需要一位估讀,所以讀數(shù)為:99.00cm;
游標卡尺的固定刻度為:19mm,可動刻度的第8格與上面對齊,游標尺的最小分度是0.05mm,總讀數(shù)為:19mm+0.05×8mm=19.40mm=1.940cm
將擺線平放測量,擺長的測量值偏小,因為擺球懸掛后擺動,擺線有形變,正確的測量方法是將小球的擺線懸掛后測量.
(2)秒表的分針已經超過半分鐘,接近1分針;秒針的示數(shù)為26.90s,所以總讀數(shù)為:t=30s+26.90s=56.90s;
則單擺的周期為 T=$\frac{t}{30}$=$\frac{56.90}{30}$=1.90s
(3)根據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得T2=$\frac{4{π}^{2}}{g}$l,可知,T2-l圖線應該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其斜率:k=$\frac{4{π}^{2}}{g}$
則g=$\frac{4{π}^{2}}{k}$;
若根據所得數(shù)據連成的直線的延長線過坐標原點,l=1m時T2=4s2,所以:k=4s2/m.
所以g=$\frac{4{π}^{2}}{k}$=$\frac{4×3.1{4}^{2}}{4}$=9.86m/s2
(4)根據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得g=$\frac{4{π}^{2}}{{T}^{2}}$l,分析知:
A、未掛小球就測量繩長,然后與小球半徑相加作為擺長,使得擺長的測量值比實際值偏小,則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偏。蔄正確.
B、擺動后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所測中期T偏大,所測重力加速度偏小,故B正確.
C、開始計時,秒表過遲按下,測得時間偏小,得到周期的偏小,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C錯誤.
D、實驗中將29次全振動數(shù)成30次全振動,測得周期偏小,則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D錯誤.
故選:AB.
故答案為:(1)99.00;1.940;偏。粚⑿∏虻臄[線懸掛后測量;
(2)56.9;1.90; 
(3)$\frac{4{π}^{2}l}{g}$,$\frac{4{π}^{2}}{g}$,9.86m/s2;
(4)AB

點評 常用儀器的讀數(shù)要掌握,這是物理實驗的基礎.掌握單擺的周期公式,從而求解加速度,擺長、周期等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單擺的周期采用累積法測量可減小誤差.對于測量誤差可根據實驗原理進行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如圖所示,與水平面夾角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質量m=1.0kg的物體.細繩的一端與物體相連,另一端經摩擦不計的定滑輪與固定的彈簧秤相連.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4.9N.關于物體受力的判斷(取g=9.8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大小為4.9 N,方向沿斜面向上
B.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大小為零
C.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大小為4.9$\sqrt{3}$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D.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大小為4.9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重20N的物體從離地面40m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若空氣阻力是物體重力的0.2,那么下落到地面的過程中重力做的功為800J,阻力所做的功為-160J,物體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為16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mA和mB的A、B兩小球帶有同種電荷,電荷量分別為qA和qB,用絕緣細線懸掛在天花板上.平衡時,兩小球恰處于同一水平位置,細線與豎直方向間夾角分別為θ1和θ2(θ1>θ2),細線對A、B兩球的拉力大小分別為T1和T2,兩球所受到的庫侖力大小分別為F1和F2則( 。
A.mA一定小于mBB.qA一定小于qBC.T1一定大于T2D.F1一定大于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同學想測繪標有“3.8V  0.4A”字樣的小燈泡的燈絲電阻R隨電壓U變化的圖象,除了導線和開關外,有下列一些器材可供選擇:
A.電源E(電動勢為4V,內阻約為0.04Ω)
B.電壓表V (0~5V,內阻約為5kΩ)
C.電流表A1(0~100mA,內阻約為2Ω)
D.電流表A2(0~0.6A,內阻約為0.3Ω)
E.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為5Ω)
F.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為100Ω)
G.開關及導線若干
(1)為了調節(jié)方便,測量準確,實驗中應選用電流表D,滑動變阻器E(填器材前面的選項代號)
(2)選好器材后,該同學按照該實驗要求連接電路,請完成下圖甲中的實物連線.

(3)該同學根據實驗數(shù)據,計算并描繪出R-U的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象可知,此燈泡在不工作時,燈絲的電阻為1.3Ω;
(4)任何實驗過程中均存在誤差,已知本實驗中所用的測量儀器均已校準.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CD.
A.該實驗中的誤差來源主要是電流表的分壓作用
B.由于電表內阻引起的誤差屬于偶然誤差,可以通過作圖法消除
C.若將電表的內阻計算在內,可以消除由測量儀表引起的系統(tǒng)誤差
D.用該實驗裝置測得的燈泡電阻比相應狀態(tài)的電阻的真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AB兩回路中各有一電鍵K1、K2,且回路A中接有電源,回路B中接有靈敏電流計(如圖),下列操作及相應的結果可能實現(xiàn)的是( 。
A.先閉合K2,后閉合K1的瞬間,電流計指針偏轉
B.先閉合K1,后閉合K2的瞬間,電流計指針偏轉
C.K1、K2閉合后,在斷開K2的瞬間,電流計指針偏轉
D.K1、K2閉合后,在斷開K1的瞬間,電流計指針偏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最早測出元電荷e數(shù)值的是美國物理學家( 。
A.密立根B..伽利略C.庫侖D.牛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關于自感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感應電流一定和原電流方向相反
B.線圈中產生的自感電動勢較大時,其自感系數(shù)一定較大
C.對于同一線圈,當電流變化較快時,線圈中的自感系數(shù)較大
D.對于同一線圈,當電流變化較快時,線圈中的自感電動勢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某物體在四個共點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其中F4的方向沿逆時針轉90°而保持其大小不變,其余三個力保持不變,則此時物體所受合力大小為( 。
A.$\sqrt{2}$F4B.2F4C.F4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