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一偏心輪繞垂直紙面的軸O勻速轉動,a和b是輪上的兩個質(zhì)點,則偏心輪轉動過程中a、b兩質(zhì)點(   )
A.角速度大小相等
B.線速度大小相等
C.周期大小相等
D.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AC

試題分析:同一物體繞軸轉動時,角速度相同,周期相同,半徑不同,線速度不同,向心加速度不同,A、C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所示,在光滑的圓錐頂端,用長為L=2m的細繩懸一質(zhì)量為m=1kg的小球,圓錐頂角為2θ=74°.求:
(1)當小球ω=1rad/s的角速度隨圓錐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細繩上的拉力.
(2)當小球以ω=5rad/s的角速度隨圓錐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細繩上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如圖所示,甲、乙兩水平圓盤緊靠在一起,大圓盤為主動輪,乙靠摩擦隨甲無滑動地轉動.大、小圓盤的半徑之比為3:1,兩圓盤和小物體m1、m2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m1距甲盤圓心O點2r,m2距乙盤圓心O′點r,當甲緩慢轉動且轉速慢慢增加時( 。
A.物塊相對盤開始滑動前,m1與m2的角速度之比為3:1
B.物塊相對盤開始滑動前,m1與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為2:9
C.隨轉速慢慢增加,m1先開始滑動
D.隨轉速慢慢增加,m2先開始滑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一傾斜的勻質(zhì)圓盤垂直于盤面的固定對稱軸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轉動,盤面上離轉軸距離2.5m處有一小物體與圓盤始終保持相對靜止,物體與盤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盤面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30°,g取10m/s2。則ω的最大值是
A.rad/sB.rad/sC.1.0rad/sD.0.5rad/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某轉彎處,規(guī)定火車行駛的速率為v0.火車通過此處,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當火車以速率v0行駛時,火車的重力與支持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沿水平方向
B.當火車的速率v>v0時,火車對外軌有向外的側向壓力
C.當火車的速率v>v0時,火車對內(nèi)軌有向內(nèi)的擠壓力
D.當火車的速率v<v0時,火車對內(nèi)軌有向內(nèi)側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兩個同學做體驗性實驗來粗略地驗證向心力公式Fn=mv2/r和Fn=mω2r。他們的做法如下:如圖甲,繩子的一端拴一個小沙袋(或其他小物體),繩上離小沙袋重心40cm的地方打一個繩結A,80cm的地方打另一個繩結B。同學甲看手表計時,同學乙按下列步驟操作:

操作一  手握繩結A,如圖乙,使沙袋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圓周運動,每秒運動1周。體會此時繩子拉力的大小。
操作二  手仍然握繩結A,但使沙袋在水平方向上每秒運動2周。體會此時繩子拉力的大小。
操作三  改為手握繩結B,使沙袋在水平方向上每秒運動1周。體會此時繩子拉力的大小。
根據(jù)以上操作步驟填空:操作一與操作三____(填“線速度”或“角速度”)相同,同學乙感到____(填“操作一”或“操作二”)繩子拉力比較大;操作二與操作三____(填“線速度”或“角速度”)相同,同學乙感到____(填“操作二”或“操作三”)繩子拉力比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物體A、B隨水平圓盤繞軸勻速轉動,物體B在水平方向所受的作用力有(     )

A.圓盤對B及A對B的摩擦力,兩力都指向圓心
B.圓盤對B的摩擦力指向圓心,A對B的摩擦力背離圓心
C.圓盤對B及A對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D.圓盤對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靜止在地面上的物體隨地球的自轉而運動,它們(  。
A.向心加速度都指向地心B.線速度隨物體所在緯度的增加而減小
C.角速度隨物體所在緯度的增加而減小D.同一緯度上物體的向心加速度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以表彰他們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強度最高的材料,為“太空電梯”纜線的制造打開了一扇“阿里巴巴”之門,使人類通過“太空電梯”進入太空成為可能.假設有一個從地面赤道上某處連向其正上方的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太空電梯”.則關于該“電梯”的“纜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纜線”上各處角速度相同
B.“纜線”上各處線速度相同
C.“纜線”上各質(zhì)點均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
D.“纜線”上各處重力加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